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7篇
  免费   1篇
世界政治   1篇
外交国际关系   154篇
法律   31篇
中国共产党   1篇
中国政治   2篇
综合类   9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25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6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91.
应用杂交瘤技术,建立了两株分泌抗 H 的单克隆抗体细胞株 H_(2-6)H_8和 B_(2-5)D_9。经体外培养半年以上,生物学性状稳定。两株细胞分泌的抗体属 IgM 类,特异性识别 H 型物质,与几种常见动物的红细胞无交叉反应。培养上清液和腹水的抗体效价最高分别达1024倍和1.28×10~5倍,可用在中和试验、免疫斑点法中,在实际办案中应用理想。  相似文献   
192.
将广西骡株伊氏锥虫通过生物增殖,DEAE纯化,反复冻融,10000r/min离心30分钟,得到伊氏锥虫可溶性抗原(SAg),在10℃,1500V,3OmA,25W的条件下进行起薄层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离,考马斯亮蓝R250染色,结果出现18条蛋白带。各自的等电点为4.62、4.82、4.96、5.03、5.10、5.13、5.22、5.32、5.44、5.51、5.65、5.72、5.96、6.02、6.09、6.30、6.56、7.3。各条蛋白带的绝对含量为0.02、0.04、0.02、0.04、0.71、0.02、0.80、0.42、6.00、10.54、9.97、7.92、11.84、15.18、9.78、3.43、3.06、3.18μg。等电点在5.44~6.09之间的蛋白分子是伊氏锥虫可溶性抗原的主体。  相似文献   
193.
用肝片吸虫成虫粗制抗原经葡聚糖凝胶(Sephadex G-200)分离到4个蛋白峰,以间接血凝法(IHA)测定各峰抗原活性,除第Ⅳ峰外,其余各峰均有活性,以Ⅱ、Ⅲ两峰的特异性最强。提纯抗原能检出人工感染10~100个囊蚴14天以上的羊抗体。提纯抗原保存60个月,其效价不变。  相似文献   
194.
采用溶葡萄球菌酶消化菌体释放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336型多糖(Type 336polysaccharides,336PS),梯度乙醇浓度浸提和用不同酶消化进行粗提,通过凝胶过滤层析纯化得到了336PS多糖,并对其纯度进行检测。将336PS通过ADH间桥法与BSA连接制备偶联抗原,采用凝胶过滤层析纯化,200~400nm波长扫描鉴定,从层析波峰和检定波长判定偶联成功。加佐剂制备成疫苗免疫小鼠,进行抗体检测和小鼠免疫保护试验。结果表明,纯化的336PS纯度为685.1g/kg;偶联抗原波峰较BSA前移,其原最高吸收波峰为212nm,从206nm向280nm偏移。偶联抗原336PS-BSA可以刺激小鼠产生抗336PS的免疫应答反应,并能够对免疫小鼠提供免疫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95.
Ⅰ型鸭肝炎病毒间接免疫酶染色检测方法的建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蔗糖密度梯度离心提纯的Ⅰ型鸭肝炎病毒(DHV-Ⅰ)免疫兔制备兔抗DHV-Ⅰ抗体,建立了检测石蜡组织切片中DHV-Ⅰ抗原的间接免疫酶染色(indirect immunoperoxidase staining,IIS)方法,并对DHV-Ⅰ强毒人工感染死亡或濒死雏鸭的各个组织器官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IIS与DHV-Ⅰ感染死亡或濒死雏鸭的肝等呈现阳性反应,与鸭瘟病毒、鸭疫里默氏杆菌、大肠杆菌、沙门菌、多杀性巴氏杆菌感染发病和死亡雏鸭的肝以及健康雏鸭的肝呈现阴性反应。感染DHV-Ⅰ死亡或濒死雏鸭的肝、脾、肾、心、胸腺、腔上囊、胰腺、十二指肠、盲肠、空肠、回肠、直肠的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呈阳性或强阳性,DHV-Ⅰ抗原主要分布于感染细胞的细胞质。该IIS法具有良好的特异性,可用于DHV-Ⅰ在感染雏鸭组织细胞中的亚细胞定位、DHV-Ⅰ感染雏鸭的实验室诊断、甲醛固定组织的回顾性诊断。  相似文献   
196.
使用培养的狭义伯氏疏螺旋体B31菌株制备可溶性抗原,建立羊莱姆病血清抗体的间接ELISA诊断方法。应用伯氏疏螺旋体阴性、阳性血清评价该方法的特异性和敏感性。根据所建立的方法对从甘肃省甘南地区采集的450份羊血清进行检测。结果显示,该方法对羊莱姆病的阳性检出率和阴性符合率分别为90.1%和90.0%,与羊霉形体、布鲁氏菌、弓形虫以及羊无浆体、巴贝斯虫、泰勒虫等常见蜱传播病原的阳性血清之间没有交叉反应。甘肃省甘南地区夏河县、临潭县和卓尼县羊莱姆病的感染率分别为3.3%、6.1%和4.1%,甘南地区的平均感染率为5.1%。结果表明,本研究所建立的方法能够用于羊莱姆病的血清学诊断,甘南地区可能存在莱姆病的自然疫源地。  相似文献   
197.
为研究猪瘟病毒多表位疫苗,参照GenBank及文献中已发表的猪瘟病毒抗原表位,结合计算机分析软件进行优化和组合。将重组的多表位基因BT23人工合成克隆至pMD18-T质粒中,利用BamHⅠ和EcoRⅠ双酶切并回收BT23基因,将BT23基因片段亚克隆插入pGEX-6P-1表达载体中,构建了猪瘟病毒复合多表位抗原基因的原核表达质粒pGEX-BT23,经酶切和测序鉴定正确后转化感受态细胞BL21(DE3),并进行了IPTG诱导表达。经SDS-PAGE分析,以终浓度为0.9mmol/L的IPTG进行诱导,8h后表达量最高,表达产物为融合蛋白,并且以包涵体形式存在,分子质量约36ku,表达产量约占菌体总蛋白的30%。Western-blot检测结果表明,表达的融合蛋白能与猪瘟病毒阳性血清发生特异性反应,说明表达产物具有良好的反应原性。免疫攻毒试验结果表明,复合多表位融合蛋白具有免疫保护作用,这为应用该融合蛋白制备猪瘟病毒免疫血清学诊断试剂和多表位疫苗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98.
目的:了解琼玉膏对化疗实验肺癌小鼠转移抑制基因(nm23)基因蛋白表达及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的影响。方法:使用细胞培养,接种造模及免疫组化等方法。结果:琼玉膏可增加化疗实验肺癌小鼠癌组织nm23基因蛋白表达及降低癌组织PCNA的表达。结论:琼玉膏可能通过抑制癌细胞增殖及肿瘤转移等机制,提高化疗高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