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篇
  免费   4篇
外交国际关系   1篇
法律   12篇
中国共产党   1篇
中国政治   17篇
政治理论   1篇
综合类   12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论新形势下钓鱼岛争端的解决策略——以法律手段为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对钓鱼岛之主权,有着充分的理据。“搁置争议、共同开发”方针是中国对钓鱼岛争端的重大善意释放,然而时下种种迹象表明,中国缔造的中日互信机制已面临困境。采用法律手段解决钓鱼岛争端势在必行,中国应作好充分的准备将钓鱼岛争端提交国际仲裁或司法解决。  相似文献   
12.
揭示现代理性资本主义精神的宗教起源和追索现代理性资本主义所承载的伦理精神,乃韦伯论题的一体两面,而重塑现代资本主义的伦理精神则是潜藏在韦伯竭力避免“价值判断和信仰判断”的科学话语之下的一个意图。余英时对“韦伯论题”的承接,一方面纠正了韦伯在一定程度上对于中国宗教特别是对于近世儒家工作伦理的误读;另一方面他试图得出“恰好与韦伯相反”的结论,即中国近世的宗教伦理,尤其是儒家伦理,能够“为中国资本主义的出现提供精神的基础”的努力,则并不完全成功。而余英时对“韦伯论题”论述方向的转换,则通过对明清儒学、儒士之“转向”的考察分析,表达了一个与韦伯不一样的关怀,那就是,在新的政治社会生态下,何处是儒学、儒士,特别是作为儒士后代传人的现代知识人新的出路、新的安身立命之所。  相似文献   
13.
揭傒斯著《奎章政要》一书的说法,最早见于元末陶宗仪《辍耕录》"奎章政要"条。根据与揭傒斯同时的欧阳玄为揭傒斯写的墓志铭、黄溍为揭傒斯写的神道碑可以确定,《奎章政要》是讹窜揭傒斯的《太平政要》所致。"奎章政要"条的描述逻辑乖谬,基本是杜撰,这与元季人士对虞集、揭傒斯才华的估定以及对他们的熟稔程度有关。人们以揭傒斯在《范先生诗序》中所提供的虞集关于"元诗四家"的诗评为导火索,对虞、揭关系的解读逐渐偏离事实,引发出许多讹谬。  相似文献   
14.
新时期以来,人们对明末清初著名文学家李渔的评价已发生很大的变化.本文反思鲁迅先生之视李渔为“帮闲”此李渔研究中一个比较重要的学术命题,试图对李渔其人作出相对公允的评价.本文认为,李渔与那些以帮闲为职业的人并不相同,他的思想、个性等等其实有着诸多很不“帮闲”的地方;“帮闲”主要是李渔人生后期的社会形象.李渔之沦落为帮闲,主要归因于他竭力崇尚享乐、奉行趋时善变的市井实用主义人生哲学及由此形成的人格上的“无特操”.  相似文献   
15.
李军锋 《青年论坛》2010,(5):128-130
在中国古典小说发展史上,"尚奇"是一种悠久的传统,并形成尚奇观理论。这种观念不仅体现在清代李渔小说集《连城璧》《十二楼》的人物形象和题材内容之中,同时在小说的艺术手法中也有着不同程度的展现。这也是李渔超出以往任何时代小说家的显著地方,也是他突出的艺术贡献。  相似文献   
16.
台湾新世代女诗人零雨的后现代诗歌写作,极富“知性”与“理性”以及由此而来的“反抒情”、“反历史”等审美特征。具体表现为对历史合理性与合法性的尖锐质疑,对主体丧失后的悲情进行形象观照,对权力话语的深度解构,表现日常生活的庸常性和凡俗性。从而在后现代的文化版图上,展现了人类生存的悲凉处境。  相似文献   
17.
本文一方面通过对翁闹和郁达夫的文学创作个案比较研究,揭示出二者与日本文化的密切联系,探讨在日本特定场景下,中国知识分子的创作情态及其作品中呈现出的"日本形象";另一方面力求揭示翁闹作为弱势族群和被殖民地作家无所皈依的创作心理,由此而产生的颓废意识和情绪书写,翁闹的文学创作典型地代表了20世纪30年代台湾文学的另类叙事.  相似文献   
18.
人们都认为韩愈因《论佛骨表》而贬潮州,然而这只是表面现象。其实,《平淮西碑》被废,李逢吉、令狐楚、皇甫镈一方与裴度、韩愈一方的斗争,才是韩愈贬潮的深层次的政治原因。  相似文献   
19.
检视"阿云之狱"所引发的关于宋代刑法中的自首制度,比较古今刑法中的自首和坦白制度以及相关规定.旨在把握自首制度的历史渊源和传承脉络,以期当今的刑法制度臻于完善.  相似文献   
20.
鱼玄机自充任侍妾被弃之后,一生之中都在苦苦寻觅自己的感情寄托,但是终究无法获得眷顾。在时间的流转更替中,她越加觉得生命孤独无助,诗歌中关注了大量有关岁月流逝的意象,如春秋日夜等。本应过着枯寂的道观生活,但她却和诸多的世俗士子交往甚密,放荡不羁,纵情声色。其实,她二元相悖的生活正源于她苦苦追寻爱情而不得的生命孤独。她这样的生活状态成为了唐代社会开放、追求精神自由的一个有力注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