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4篇
  免费   7篇
各国政治   2篇
工人农民   2篇
外交国际关系   4篇
法律   21篇
中国共产党   15篇
中国政治   22篇
政治理论   9篇
综合类   46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颐和园乾隆皇帝御制"西师诗"碑文刻于乾隆二十三年(1758年),目前放置于万寿山前山的清华轩的碑亭中,主要内容为从康熙皇帝至乾隆皇帝为了国家的统一,边疆的稳定而平定准噶尔的全过程,它是研究清代西北边疆和民族关系极为重要的历史资料。"西师诗"的特点及价值表现在它是以诗证史、诗史互映,被认为开创了清代边塞诗的先河。《西师诗》《平定准噶尔勒铭伊犁之碑》《平定准噶尔后勒铭伊犁之碑》和《万寿山五百罗汉堂记》刻于同一块碑上,这在全国是独一无二的,具有唯一性。  相似文献   
72.
在15世纪前期复杂多变的中越关系史上,黎澄(胡元澄)的一生和其官宦生涯历经变故,跌宕起伏。他先是越南胡朝王子,官居高位,后降于明朝,因献"神枪法"、督造火药兵器,为宣宗和英宗器重,以明朝廷臣终其生。他为仕颇有政绩,也是火器专家、文学家,著《南翁梦录》传世,对中越两国友好交往和文化交流作出了诸多贡献。  相似文献   
73.
哲学的根本任务就是求"是".中国哲学的一大特色就是善于在"实""事""史""时""势"中来求"是"."实""事""史""时""势"构成了中国哲学对"是"进行理解和阐释的整体语境.从"实""事""史""时""势"来求"是",体现了中国哲学富于实践性、人文性、辩证性的特色.  相似文献   
74.
<建康实录>是一部重要的六朝史料集,关于其作者与成书时代,旧说纷纭,迄今未有定论.其中有前人所谓的"穆宗长庆中材料",一直是个谜.事实上,"长庆"纪年有误,这段材料的主人公"李千里"是揭开谜底的关键.确定"长庆"为讹文,则旧说不攻自破,而<建康实录>为许嵩一人所纂且成书于肃宗之世,亦从此再无疑议.  相似文献   
75.
张振国 《法律科学》2007,25(5):32-41
胡适和张君劢终其一生都是坚定的宪政主义者,但是,两人的宪政思想并不尽然相同:他们的自由主义分属于消极自由和积极自由的不同谱系;他们都强烈谴责国民党政府摧残人权的行径,但胡适的人权论一直是个人主义的,而张君劢主张社会主义的人权;胡适没有提出具体的政治设计方案,张君劢则完成了庞大的"立国之道"的设计.  相似文献   
76.
胡锦涛同志对做好培养选拔年轻干部工作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思考,对正确认识做好培养选拔年轻干部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正确把握年轻干部的成长特点和培养选拔的规律、加强对年轻干部的培养教育以及年轻干部的自我锻炼修养等问题进行了深刻的论述,得到了规律性的认识,构成了系统的理论体系,这一思想丰富和发展了党的干部队伍建设理论。  相似文献   
77.
对苦难的坦然接受、对困境中的人的意义分析、对目的预设、过程创造的强调、对爱情的救赎力量的肯定,构成了史铁生的存在主义心理治疗方案.从中我们既看到他生存的智慧,也能注意到他所提供的意义分析对突破人生困境的有效性.形成其存在主义心理学的精神资源,既有西方基督教文化的身影,也有中国传统文化的因素.虽然他对后者很少提及,但他对生存智慧的强调、对乐感的追求,特别是对人自身努力的注重,分明显示出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史铁生的文学创作既使他完成了对自我灵魂的救赎,也将为中国本土大众的心理疗伤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78.
张福庆 《外交评论》2004,(2):102-107
苏轼是以一个改革者的姿态登上政治舞台的,他在进入仕途之初,就曾对北宋王朝的因循守旧、苟且偷安的作风,提出了尖锐的批评,响亮地提出“涤荡刷新而卓然有所立”的口号。苏轼与王安石的政见分歧,实质上是“怎样改革”的路线之争。由于政治地位和客观生活环境的改变,由于统治阶级的残酷迫害,苏轼晚年逐步改变了对封建君主所抱的幻想,他的忠君思想发生了明显的动摇。  相似文献   
79.
20世纪初,以胡适为代表的自由主义者和以李大钊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者围绕"问题与主义"进行了一场规模不大但影响深远的争论.争论双方虽然观点不同,但对外来学理和主义要适应"中国今日的时势"的命题却形成了共识.马克思主义者们在争论中吸收了胡适的部分观点,开始了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问题的最初探索并取得了重要进展.  相似文献   
80.
胡锦涛的统一战线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统一战线理论的继承、发展和创新。近年来,学者们对胡锦涛的统一战线思想进行了系统、综合、详细的论证和研究,从其对前人统一战线理论的继承关系、思想内容、特点及特色、提出的背景条件、独到的创新之处、历史地位和作用以及胡锦涛对统一战线的作用和领导权的论述、对党的民族理论政策、多党合作理论政策、台港澳侨工作理论政策的解读等等方面入手,全面深入地对胡锦涛的统一战线思想做出了概括和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