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79篇
  免费   0篇
各国政治   8篇
工人农民   4篇
世界政治   4篇
外交国际关系   7篇
法律   283篇
中国共产党   3篇
中国政治   130篇
政治理论   24篇
综合类   516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47篇
  2013年   43篇
  2012年   59篇
  2011年   66篇
  2010年   54篇
  2009年   84篇
  2008年   67篇
  2007年   65篇
  2006年   61篇
  2005年   93篇
  2004年   90篇
  2003年   51篇
  2002年   58篇
  2001年   55篇
  2000年   23篇
  1999年   5篇
  1997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国家工作人员涉黑犯罪是与黑社会性质组织相勾结的官员腐败,是影响最恶劣、危害最严重的腐败。近年来,随着我国黑社会性质组织的膨胀壮大及其犯罪的日益猖獗,国家工作人员涉黑犯罪更加滋生蔓延,严重地破坏了社会的安定、经济的发展和政府的廉洁形象。所以要加强侦查对策的研究,以遏制其势头。国家工作人员涉黑犯罪侦查理论研究上的滞后现象和它在遏制腐败、倡导廉洁方面的重要作用,决定了开展国家工作人员涉黑犯罪侦查对策研究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相似文献   
102.
通过介绍美国犯罪调查的历史,对美国犯罪调查的两种形式即官方犯罪统计和被害调查进行了比较,在此基础上总结出二者的优缺点,并结合我国的犯罪统计实际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03.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的经济体制发生了深刻的变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建立和完善,刑法观念也发生了一系列的内在变革:从政治功能观到经济功能观;从对经济犯罪的过度介入到适度调整;从对公有制经济的重点保护到对非公经济的平等保护;从罪刑心定到罪刑法定;从把刑法视为“刀’把子”偏重于打击犯罪到打击犯罪与人权保障并重;从对经济犯罪的重刑主义到宽严适度等等。刑法观念的变革必将进一步促进刑事立法的不断完善,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提供有力的保障。  相似文献   
104.
目前DNA技术在侦破凶杀、强奸等重大案件中已成为常规的突破方法,但在发案率高,打防难度大的各类侵财型案件侦破中应用还较少,生物物证的提取意识也较差。近年来,英美等发达国家非常重视DNA技术在侦破多发性侵财案件中的拓展应用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应借鉴国外的成功经验,着力消除当前实际工作中制约DNA充分发挥作用的各种不利因素,在多发性侵财案件侦破中充分利用DNA技术高个体识别力和高灵敏度的优势来提高侦破效率,使DNA技术真正成为侵财型案件新的破案增长点。  相似文献   
105.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政府对农村建设等方面的投资力度不断加大,对农村集体土地的征用量也不断增加。在农村集体土地征用补偿工作中出现了新情况:征地补偿工作中职务犯罪的发案率日渐突出。分析征地补偿工作中职务犯罪产生的原因,积极寻找相应对策,对农村建设具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106.
近年北京市流动人口犯罪比例较高.流动人口犯罪的防控,关乎奥运会的安全.随着宪法的修正以及<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的发布,流动人口管理和流动人口犯罪的防控面临新的挑战.  相似文献   
107.
当前中国腐败现象较为严重,职务犯罪处于高发态势,犯罪手段不断升级,证据获取困难重重,这与检察机关缺乏有效的技术侦查措施有内在联系。可借鉴其他国家的合理做法,完善检察机关职务犯罪技术侦查权,并严格规定其适用范围、审批程序、执行程序和救济程序。相关程序的合理建构,有利于有效收集诉讼证据,落实刑事程序法治,顺应科技强检趋势,对接国际公约。  相似文献   
108.
在信用卡犯罪案件的侦查过程中,侦查部门可以从卡基的制造工艺和获取信用卡信息资料的途径入手开展侦查,从信用卡的交易信息入手开展侦查,从犯罪嫌疑人的遗留信息入手开展侦查。  相似文献   
109.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文明的进步,女性在社会和家庭中地位不断提高,并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女性暴力犯罪也日益突出并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因此,研究女性暴力犯罪问题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110.
侵犯商业秘密罪辩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所谓侵犯商业秘密罪, 是指行为人以盗窃、利诱、胁迫或其他不正当手段侵犯他人的商业秘密,给商业秘密权利人造成重大损失的行为。该罪能否成立, 可以从主体、客体、主观和客观要件等方面对它的构成特征进行分析, 要在司法实务中划清本罪与假冒专利罪、非法获取国家秘密罪的界限, 还要注意对行为人利用职务之便, 非法侵占、擅自转让商业秘密的行为进行具体分析和认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