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48篇
  免费   117篇
各国政治   104篇
工人农民   293篇
世界政治   83篇
外交国际关系   109篇
法律   1675篇
中国共产党   104篇
中国政治   335篇
政治理论   297篇
综合类   1265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42篇
  2021年   34篇
  2020年   85篇
  2019年   71篇
  2018年   77篇
  2017年   81篇
  2016年   89篇
  2015年   69篇
  2014年   219篇
  2013年   329篇
  2012年   313篇
  2011年   233篇
  2010年   247篇
  2009年   313篇
  2008年   357篇
  2007年   345篇
  2006年   341篇
  2005年   309篇
  2004年   259篇
  2003年   168篇
  2002年   114篇
  2001年   88篇
  2000年   37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3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对魏伊丝代际公平说的全面反思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卫先 《现代法学》2011,33(2):152-160
为保护地球环境资源而创设的代际公平理论是建立在两个错误认识的基础上的,即把集合概念的人类视为类概念的人类和把地球环境资源财产化。假如没有后代人,人们也同样应该承担保护地球环境的义务。魏伊丝舍今世而求助于后代人及其权利,其原因在于权利时代所型塑出来的权利思维模式和路径依赖。虽然代际公平理论能够给我们提供观察和解决环境问题的时间视角,但它本身并不是什么新的法律理念,无法担负起指导现代环境法制建设和环境保护实践的重任。  相似文献   
992.
我国对农传播中农村居民的受众角色与地位一直是人们关注和探讨的问题。从受众本位论的角度来看,农村居民的受众角色获得及受众权利保障既具有可能性又具有必要性。在目前我国对农传播中农村居民受众角色缺席的背后,实际上是媒体责任和政府义务的双重缺位。承认且保障农村居民受众权利,本质上是对其公民权和公共物品选择权的尊重。实行多元治理与商业逻辑的协商与共谋,是确立农村居民受众地位和提高对农传播效果的必然之路。  相似文献   
993.
The Co-Reach Workshop on ISP Liability on December 7, 2010 was organised by the Co-Reach IPR in New Media at the Herbert Smith Conference Center in London. The policy-making workshop was co-hosted by Computer Law and Security Review, as part of its aim to position itself at the forefront of policy discussion drawing upon the high quality scholarly contributions to the journal from leading experts around the world.  相似文献   
994.
In the second of our series of articles considering the EU’s limited harmonisation of the laws regulating the activities of businesses using the Internet, we look at the rules governing contracting and selling online. We consider the circumstances in which three key EU directives apply, the rights, under these directives, of consumers who contract online and the effect of electronic signatures as used for online contracting.  相似文献   
995.
管晓峰 《政法论丛》2011,(3):113-119
近年一些影视作品中混入一些与故事情节没有关联的广告画语,突兀的广告打断了故事和观赏愉悦感,引起了消费者反感。植入广告的原则应当是艺术性第一,广告性第二,制片方不可在影视作品中肆意植入广告,这应当是影视作品制造业商业伦理的一个基本内容,以不惹受众反感为基本标准。商业道德在任何产业都是存在的,它没有明确具体的量化标准,没有文字规范,只是以争议是否得到多数人的褒贬来判断其是否有瑕疵,监管部门可以适当干预。  相似文献   
996.
管伟 《政法论丛》2011,(4):23-29
新农村建设关键在于要围绕提高、尊重农民权利为中心而展开相应的制度创新。其中心主要从"放权"、"限权"和"保权"三个方面展开。所谓"放权",即要营造实现农民与国家之间对称性互动的良性机制;所谓"限权",即明确国家权力与农民自治权利之间的界限,实现由指令型政府到服务型政府的转变;所谓"保权",即通过相关的制度创新和立法,保障农民各项权利平等的实现以及完善相应的权利救济体制。  相似文献   
997.
环境损害既包括对环境本身的损害,也包括经由环境污染造成的人身和财产损害。以环境损害为救济对象的各种公民环境权利理论,不能为环境权利的独立存在提供正当理由,因而也遭到公益权论者和人类权论者的怀疑和批评。理论上,环境权利仅仅旨在维护和增进环境公共利益,预防和减少对环境本身的损害。以环境公共利益为保护目标的环境权利理论,可以为环境权利的独立存在提供正当理由,因而也可以回应公益权论者和人类权论者的质疑和批评。这种理论既可以区分公法上的环境权利和现有的各种人权,也可以区分私法上的环境权利和现有的环境人格权、环境相邻权、环境侵权。  相似文献   
998.
劳动权在现实中被侵害的现象非常严重,现行刑法对劳动权的保护在范围、犯罪主体、惩罚措施等方面均有不足之处。通过刑法修正案的形式在刑法中设立专门篇章,内容上增设罪名、增设危险犯、加大单位犯罪和罚金刑的适用.可以更好地保护劳动权。  相似文献   
999.
家事服务是一兼具老旧与新颖的行业,而台湾在面对高龄化社会的来临,从事家事劳务为主的劳动需求,历年来呈现持续增加的趋势。但雇用本国劳工从事家事劳动,一方面成本太高,二方面配合度不够,因此,外籍家事劳动者的引进遂成为解决上述问题的主要方法,但在外籍家庭帮佣与外籍看护工从1992年开放引进以来,却因劳动基准法并不适用于此等家事劳动者,亦未有家事服务法之制定,致使其相关劳动权益未获保障。本文主要针对台湾家事劳动者之运用状况、家事劳动者的劳动权益问题、家事劳动者权益促进之方向、家事劳动者相关法律规定、家事劳动者之管理促进、是否需要制定家事服务法等方面进行探讨,期能提升对家事劳动者劳动权益的重视。  相似文献   
1000.
Claims to human rights protection made by displaced persons are displaced from the universe of humanity and rendered ineffective by the geopolitical character of modern international human rights law, in favour of the protection of citizens' rights claims. In response, there is increasing interest in leveraging respect for and protection of the rights of displaced persons through extension of the rights enjoyed and supposedly borne by emplaced citizens. However, it is a mistake to assume that humans as citizens bear human rights or that the freedoms that they may be able to extend beyond state boundaries are universalisable. The extension of the right to citizenship functions to displace questions of human rights themselves. The question of the human in rights is in fact always displaced, as long as the human subject is acted upon as if it could possess rights. In paying attention to the critical perspectives with which displaced persons confront the citizen, she or he may come to appreciate the fact that the universality of human rights is served where one does not claim to have rights but, rather, actively engages, without limits, with others in the struggle for rights and their respec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