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27篇
  免费   90篇
各国政治   187篇
工人农民   54篇
世界政治   131篇
外交国际关系   137篇
法律   1085篇
中国共产党   73篇
中国政治   212篇
政治理论   349篇
综合类   98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36篇
  2021年   63篇
  2020年   110篇
  2019年   66篇
  2018年   91篇
  2017年   85篇
  2016年   71篇
  2015年   77篇
  2014年   159篇
  2013年   306篇
  2012年   172篇
  2011年   147篇
  2010年   159篇
  2009年   207篇
  2008年   202篇
  2007年   219篇
  2006年   217篇
  2005年   185篇
  2004年   167篇
  2003年   160篇
  2002年   111篇
  2001年   98篇
  2000年   60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81.
“以德治国”必先“以德治官”,这是新世纪全球竞争对构筑民族“精神力”的客观要求;是开发传统德治资源、借鉴中外历史实践经验,推进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必然选择;是新形势下领导干部道德建设的政治性、先进性、示范性等本质特性的要求。“以德治官”,新时期领导干部道德建设,必须将认知与践行相结合,将德治与法治相统一。  相似文献   
982.
The Penalisation of Poverty and the rise of Neo-Liberalism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This article explicates and extends the analyses put forth by the author in his book, Prisons of Poverty, which argues that the generalised increase of carceral populations in advanced societies is due to the growing use of the penal system as an instrument for managing social insecurity and containing the social disorders created at the bottom of the class structure by neo-liberal policies of economic deregulation and social-welfare retrenchment. It retraces the steps whereby this neo-liberal penality was elaborated in the United States and then diffused throughout the world, but contends that European countries are not blindly following the American road to mass imprisonment: Europe's path to the penal state entails the conjoint intensification of both social and penal treatments of poverty and the activation of the policing functions of welfare services leading to a form of social panoptism. Only the building of a Europe-wide social state can check the spread of the penalisation of poverty and its deleterious social consequences.  相似文献   
983.
关于刑法中“国家工作人员”的法律辨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国家工作人员的概念是随着时代发展呈现动态变化的,要从"从事公务"与"职务身份"两特征同时把握.通过从国家政治体制、经济体制的改革方向论证说明国家工作人员的概念只能是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这一观点.  相似文献   
984.
当前,工会组织要以自身的工作实际,切实贯彻实践江泽民总书记提出的"三个代表"重要要求,就必须以维护职工群众合法权益为基本权益,尤其是要特别关心那些处于弱势地位的工人群众,维护其合法权益,解决好他们遇到的问题,做好他们的工作.  相似文献   
985.
“一国两制”在我国正式实施,使回家政权的社会基础更加广泛,人民的范围更加扩大,政治上层建筑的基础发生了某些变化。国家机器不仅要服务于大陆为主体的社会主义制度,而且也要服务于特别行政区资本主义制度。因此,国家政权机关的职能必须适应这些新变化,以促进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不断发展。  相似文献   
986.
岳志强 《思想战线》2001,27(2):26-28
凯恩斯宏观经济理论对于美国及发达国家的经济干预起到了积极而有效的作用,美国政府运用该理论的基本原理实施了"罗斯福新政",即通过刺激总需求拉动社会生产,使经济由萧条很快转为复苏.1996年后,中国政府依据凯恩斯经济学原理制定了一系列促进经济增长的政策,但成效远不如在美国那样显著.究其根源,是中美两国的国情不同,中国市场经经济发育尚未成熟,且市场化程度不高.  相似文献   
987.
中国农村土地流转问题的法律思考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近些年土地流转在广大农村悄然兴起 ,它是继安徽凤阳县小岗村土地承包改革之后 ,来自农村的又一创新之举。它是市场经济在农村土地承包制度改革中的进一步深化 ,它不仅抑制了农村土地抛荒 ,而且还解决了农村土地资源的有效配置。但同时又存在着这样那样的问题 ,诸如 ,土地流转无法可依、农民土地承包权得不到有效保障、土地流转形式较乱、造成了一些纠纷等。当务之急是加强农村土地流转的法制建设 ,确认、巩固土地流转改革成果和解决存在的问题。首先是修改现存法律有关内容 ,其次尽快出台《农村土地承包法》 ,再是尽早制定《农村土地流转法》 ,明确土地流转的原则、形式、程序、监管和责任 ,使农村土地流转纳入法制轨道。  相似文献   
988.
新合同法若干制度及规则的解释与适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崔建远 《法律科学》2001,(3):120-124
新合同法就格式条款、缔约过失责任、债权人的代位权及无权处分等民事制度作了规定 ,应采用体系解释 ,目的解释等民法解释方法来把握各项规则 ,以准确地适用法律。  相似文献   
989.
The mass media is conventionally assumed to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welfare state politics. So far, however, we have very little systematic theorizing or empirical evidence of when and how the mass media reports on welfare state reforms. Building on news value theory and the welfare state reform literature, we develop a set of hypotheses about mass media reporting on welfare state reforms. We argue that mass media attention is conditioned not only by the direction of reforms, with cuts getting more attention than expansions, but also by the election platform that the incumbent party ran on in the last election as well as by the policy reputation of the government. Drawing on a new dataset including about 4,800 news articles in British, Danish and German quality newspapers from 1995 to 2014, we find supporting empirical evidence of our expectations.  相似文献   
990.
虽然司法实践中学校已经被纳入司法审查的范围,但是对于学校的法律地位的界定在理论界仍然存在着争论,不管是特殊的民事主体理论,还是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理论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对该问题难以自圆其说。这其中有一些高校不作为的情形:拒发毕业证、学位证等,由于表现形式多样,进行相应的司法救济和要求国家赔偿虽然非常必要但也有很多困难,因此借鉴其他国家的公务法人理论有助于我国较好地解决该问题,为司法实践工作提供理论上的依据,也符合我国进行的事业单位改革的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