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441篇 |
免费 | 7篇 |
专业分类
各国政治 | 36篇 |
工人农民 | 44篇 |
世界政治 | 127篇 |
外交国际关系 | 20篇 |
法律 | 919篇 |
中国共产党 | 36篇 |
中国政治 | 224篇 |
政治理论 | 164篇 |
综合类 | 878篇 |
出版年
2024年 | 4篇 |
2023年 | 6篇 |
2022年 | 10篇 |
2021年 | 23篇 |
2020年 | 43篇 |
2019年 | 29篇 |
2018年 | 30篇 |
2017年 | 39篇 |
2016年 | 43篇 |
2015年 | 21篇 |
2014年 | 101篇 |
2013年 | 161篇 |
2012年 | 171篇 |
2011年 | 158篇 |
2010年 | 135篇 |
2009年 | 133篇 |
2008年 | 212篇 |
2007年 | 210篇 |
2006年 | 231篇 |
2005年 | 187篇 |
2004年 | 182篇 |
2003年 | 113篇 |
2002年 | 77篇 |
2001年 | 64篇 |
2000年 | 42篇 |
1999年 | 12篇 |
1998年 | 7篇 |
1997年 | 2篇 |
1996年 | 1篇 |
1991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24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61.
《违法行为教育矫治法》法案理应搁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把多层次和多向度的人身强制做法塞入一个法案之中,不如终止《违法行为教育矫治法》的草拟,通过司法层面的犯罪化将已故意实施严重危害社会行为且有再犯之虞的人纳入刑法调整;借《禁毒法》改变原有强制隔离戒毒格局,促使劳动教养退出现制;将工读教育和精神病人的强制治疗交由教育法和医疗法调整;尽可能考虑运用综合抑制手段而不宜匆匆确认对特定出狱人的收容处分。 相似文献
962.
台湾地区行政命令的违法审查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台湾,行政命令是指行政机关根据法律授权或者基于职权针对未来的一般事项制定和发布的抽象规范。为了解决行政命令的违法、“违宪”问题,台湾地区健全了行政命令的违法审查制度,其主要特点是:一,厘清行政命令与法律之间的关系,为规范审查提供基础;二,强化立法审查,确认法院的司法审查权。此制度虽有明显的进步,但仍有检讨的余地。 相似文献
963.
薛刚 《上海行政学院学报》2009,(1):66-74
地方政府公共决策中的短期行为是一种错综复杂的行政现象,它产生和形成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本文将地方政府在公共决策中造成的短期行为划分为两大类:主观无意造成的短期行为和主观有意造成的短期行为.主观无意短期行为形成的原因主要有两种:(1)决策问题的关键信息缺失;(2)决策主体认知能力不足.主观有意短期行为的形成主要由内在因素和外在因素两种因素所导致.内在因素包括地方政府官员谋取自身利益倾向和多重责任义务冲突中的不恰当选择倾向;外在因素是指地方政府官员所处的会对自身决策产生重要影响的环境因素,主要包括制度缺陷和不良社会历史文化氛围.主观有意短期行为的现实发生是地方政府官员内在因素与外在环境因素相互作用的最终结果. 相似文献
964.
袁周斌 《湖北警官学院学报》2008,(6):47-51
由于网络犯罪的隐蔽性、远程性、无地域性等特点,致使传统刑法在规制网络犯罪之时往往举步维艰。本文从网络犯罪的刑法界定引出,通过有针对性地考察西方主要发达国家的网络犯罪刑事立法和打击网络犯罪的国际公约,归纳域外刑法规制网络犯罪的有效经验,通过比较和借鉴,分析我国现行刑法在规制网络犯罪方面的诸多缺陷。进而提出了完善我国现行刑法的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965.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人权保障立法评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作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劳动人民当家作主的新型政权,在人权保障立法方面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并取得了瞩目的成就。这些探索和努力,不仅在中国共产党局部执政的区域内构筑起较为系统的法律体系,也为新中国人权保障立法提供了经验和借鉴。 相似文献
966.
由于我国社会保障法律制度体系中没有一部系统的社会保障法,有关农民工养老保险立法大多是授权地方立法来规定的,由此形成了统一立法、单独立法和综合立法三种模式。在实践上,各地立法不一,农民工养老保险待遇不尽相同,缺少养老保险衔接转移的相关权利义务规定.从而使农民工养老保险很难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967.
梁亮 《天水行政学院学报》2008,(6):118-119
从加强立法监督,完善立法程序,严格控制行政立法范围,建立民主立法机制以及立法责任制等角度控制行政立法,对建设法治政府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68.
任洁 《甘肃政法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8,(6)
对待死亡的态度正是安乐死立法的价值核心,我国传统文化中没有对安乐死的内在需求。儒家文化是一种乐生文化,而不是乐死文化,儒家所深切关怀的是人的现世的感性生活,而不是人死后的世界。对生命价值的尊重是安乐死立法的价值内涵,我国目前在认识上还需要提高。家族意识是儒家传统生死观的支柱意识,其与安乐死立法核心相背离。中国传统文化不支持安乐死立法。 相似文献
969.
涂富秀 《福建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3):98-102
福建省的行业协会在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由于法制不健全、政策不配套、管理体制滞后等原因,致使福建省行业协会功能发育不全,功能发挥不到位。因此,必须在明确性质的基础上,尽快制定地方法规,为行业协会的发展提供良好的制度保障。 相似文献
9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