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93篇
  免费   209篇
各国政治   230篇
工人农民   73篇
世界政治   46篇
外交国际关系   267篇
法律   496篇
中国共产党   344篇
中国政治   496篇
政治理论   207篇
综合类   1243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36篇
  2021年   61篇
  2020年   91篇
  2019年   41篇
  2018年   21篇
  2017年   35篇
  2016年   47篇
  2015年   69篇
  2014年   261篇
  2013年   270篇
  2012年   235篇
  2011年   278篇
  2010年   242篇
  2009年   220篇
  2008年   227篇
  2007年   213篇
  2006年   206篇
  2005年   183篇
  2004年   176篇
  2003年   162篇
  2002年   125篇
  2001年   96篇
  2000年   57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31.
汉字有三千四百多年的历史,它是中国文化的瑰宝。汉字与拼音文字相比优势在于:汉字体现了表达信息所能达到的最高效果;汉字的重复利用率非常高,表达、传递信息的优势一目了然;汉字具有独特的书法艺术,魅力无穷。只要中华民族存在,中华文化存在,汉字的发展趋势就是不断地简化,朝着更为易读、易解、易写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32.
我国积极应对绿色壁垒的法律对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金明 《行政与法》2006,(7):109-111
随着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深入人心以及全球性环境保护运动的开展,加之贸易保护主义的抬头,绿色壁垒作为一种技术性贸易壁垒的新形式为广大发达国家所利用,这对发展中国家特别是我国的对外贸易提出了挑战。本文分析了绿色壁垒的涵义、成因及表现形式,指出了绿色壁垒对我国的影响,提出了我国应对绿色壁垒的法律对策。  相似文献   
33.
中国特色生态文明的理论定位、特质与建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特色生态文明是马克思主义生态理论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阶段跨越性、历史传承性、人文关怀性以及超越时空性等特点。新时期建设中国特色生态文明,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两型社会"建设为载体,以发展生态经济为支撑,以生态制度创新为保障,以健全社会参与机制为突破口。  相似文献   
34.
通过介绍两个与中国法律或中国法院判决有关的案例,对中国法在外国的适用以及外国法院尤其是英国法院如何看待中国法院的判决进行了介绍和评析。  相似文献   
35.
尹绍亭 《思想战线》2004,30(2):94-97
1973年河姆渡遗址发现后,中日两国学者对稻作起源的研究有了突破性进展,对稻作起源年代的认定更为明确,尤其是两国学者对稻作起源区域的高度认同以及研究方法、内容上的互补,大大丰富了稻作文化的内涵。  相似文献   
36.
人才竞争已是经济全球化竞争中的核心,海外归国留学人员(以下简称"海归"人才)成为我国人才战略的重点.本文以广东省为例,利用有关资料,系统分析了"海归"人才对广东省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作用,并对广东省未来如何更好地吸引"海归"人才提出了若干政策建议 .  相似文献   
37.
儒、道、佛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三大体系,它们中的许多精髓都被衍生成中国绘画的重要理论,对中国绘画的艺术创作、审美原则、艺术风格都产生了重要影响,构成了中国绘画艺术的根基,因此,论述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绘画艺术必须从儒、道、佛的视角着手。  相似文献   
38.
围绕新中国建国50多年来的国际体育外交发展历程,分析、评价了新中国对外体育交往在不同历史时期对国家外交战略的作用和贡献。中国参与国际体育事务在国家外交实践中有其特殊地位,对拓展中国全方位、多层次总体外交做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39.
由经济全球化引起的文化全球化正在形成 ,它反映了人类文化交流进一步扩大的发展趋势。虽然西方国家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推行强势文化咄咄逼人 ,但世界文化的多样性与差异性又是文化发展的特征。中华传统文化要在继承、弘扬传统文化和博采各民族文化之中不断创新 ,建立起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相似文献   
40.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生命力、中华文化的感召力和吸引力、独立自主和平外交的国际影响力是我国重要的软实力。制度、文化、外交 (行为 )三位一体 ,紧密联系。社会制度是核心 ,文化是支撑 ,外交是手段 ,构成了我国对外政治斗争的强大力量 ,对当前国际政治产生了积极而深远的影响。我们的国际政治战略是 ,维护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 ,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以中华文化为支撑 ,充分施展外交手段 ,最大限度地实现我国的国家权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