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55篇
  免费   53篇
各国政治   5篇
工人农民   20篇
世界政治   1篇
外交国际关系   32篇
法律   631篇
中国共产党   9篇
中国政治   490篇
政治理论   78篇
综合类   114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29篇
  2019年   23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20篇
  2015年   49篇
  2014年   159篇
  2013年   135篇
  2012年   112篇
  2011年   165篇
  2010年   159篇
  2009年   209篇
  2008年   189篇
  2007年   175篇
  2006年   181篇
  2005年   178篇
  2004年   166篇
  2003年   154篇
  2002年   118篇
  2001年   72篇
  2000年   24篇
  1999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3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网络环境下的高校科技查新途径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因特网的出现及电子信息资源建设的快速发展,加快了信息的交流与传播,也给查新工作带来挑战和机遇。解决网络环境下的高校科技查新工作存在的问题,加强文献资源建设、完善检索方法、注重查新队伍建设及建立学科馆员制度,完善高校科技查新途径,已成为新时期查新工作必须解决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72.
在我国刑事诉讼司法实践中,存在因补充侦查而造成超期羁押的现象。这不仅严重侵犯了犯罪嫌疑人的合法权益,而且产生了极大的社会负面影响。应当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正确适用补充侦查措施,避免由此而造成超期羁押。  相似文献   
73.
网上侦查是以计算机网络为支撑、以刑事犯罪情报信息数据库及相关管理信息为核心开展破案的侦查方式,其最基本的运作模式是网上信息查询。  相似文献   
74.
论侦查机关的告知义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刑事追诉机关在初次讯问犯罪嫌疑人或对其羁押时,应当告知其享有的诉讼权利.这是受刑事追究者获得告知的权利,也是刑事追诉机关的告知义务.现代人权保障制度的发展,不仅要求侦查、检察机关履行告知义务,而且应当依法允许犯罪嫌疑人行使其诉讼权利,并为其权利的实现提供保障.以侦查阶段的初次讯问为对象,对告知义务进行考查,比较美英加法德等国以及我国台湾刑事诉讼法对初次讯问时的告知义务的规定,剖析我国相关法律规定的问题所在,进而对完善我国侦查阶段初次讯问时的告知义务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75.
我国的侦查监督制度与西方国家的侦查监督制度相比较,在侦查监督主体、侦查监督的权源、侦查监督范围等有明显的不同.我国的侦查监督制度的框架体系虽然已经建立,但仍然相当粗疏,必须通过进一步增强检察机关的侦查监督权、建立刑事案件报案制度、将提前介入制度化、建立检察引导机制等措施,完善我国的侦查监督制度.  相似文献   
76.
公安部将2006年定为“基层基础建设年”,要求全国公安机关“抓基层、打基础、苦练基本功”,打牢公安事业长远发展的基石,提高公安工作和公安队伍建设的整体水平。如何把握这一机遇,深入开展刑侦“三基”工程建设,真正实现“固本强基”的根本目的,是当前各级公安机关特别是刑侦部门亟待思考和解决的问题。笔者认为抓好刑侦“三基”工程建设,应重点在深化认识上下功夫,切实增强抓刑侦“三基”工程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科技强侦上下功夫,不断提高侦查破案的科技含量;在信息导侦上下功夫,努力培育新的破案增长点;在刑侦专业基础上下功夫,增强破案打击的发展后劲;在教育培训上下功夫,努力适应新的执法环境。  相似文献   
77.
爆炸案件现场勘查是获取爆炸信息的重要环节,由于爆炸案件现场的特点决定着勘查必须拟定相应的勘查预案,规范勘查程序。在保证勘查人员安全的情况下,根据案件的实际特点进行物证的发现、固定、提取等工作,并从证据学意义上对物证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78.
我国刑事错案追究制度自实行以来,其运用的合理性以及有效性一直饱受争议。从侦查机关的视角考察,错案追责情况主要存在纠正程序不具体、追责程序透明度不高等相关问题。结合我国实际情况考虑,从内部制度与外部监督入手考虑设立独立的错案追究机关来进行解决是可行的,同时可从细化错案责任追究的相关程序、明晰实体责任性质的认定标准、建立健全办案质量终身责任追究制度和建立追责程序相关信息发布机制等方面来完善刑事错案追究制度。  相似文献   
79.
80.
《Science & justice》2020,60(2):145-150
Footwear may be found at crime scenes as physical evidence. Such footwear often has impression features of the wearer’s foot on the insole of the shoe. Scientific research and literature have established that footprints are distinct. This study compares two-dimensional measurements on bare footprints to foot impressions on insoles to determine if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or similarities exist. Dynamic footprints were collected from 51 donors using the Identicator® Inkless Shoe Print Model LE 25P system. Seven foot length and width measurements were taken based on the Reel linear measurement method. Footprint measurements between bare footprints and foot impressions on the insoles were compared. Only two differences (p > 0.05) were observed between the various bare footprint and insole foot impression measurements on the right and left side for most of the measurements, CALC (p < 0.001) and A1 (p = 0.04). Bare footprint and insole A5 measurements on the left side were also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p = 0.015). The results of the study have implications in the forensic analysis of foot impression evidence on insoles in footwear in assisting with identifying the wearer of said footwear. Situations may arise in the forensic context when comparing the foot impression on the insole of footwear to a suspect’s bare footprint or a footprint from post-mortem remains. This study contributes to the scant literature available on the topic and to understanding the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observed in the various linear measurements that may be utilized in the comparison process of footprint impressions on shoe insoles to bare footprint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