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9篇
  免费   128篇
工人农民   2篇
世界政治   1篇
外交国际关系   52篇
法律   116篇
中国共产党   1篇
中国政治   3篇
政治理论   2篇
综合类   170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21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25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71.
目的:观察分部针刺法治疗急性期肩关节周围炎的疗效和作用规律。方法:60例急性期肩关节周围炎患者按临床就诊顺序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治疗组选取阿是穴、第4~6颈夹脊、合谷、足三里,对照组选取肩髃、肩前、肩贞、阿是穴、阳陵泉、中平穴。电针刺激,每次30 m in,每周2~3次,共2周。比较观察两种疗法治疗急性期肩关节周围炎的疗效。结果:首次治疗后,治疗组有效率为86.67%,对照组有效率为63.33%,治疗组首次治疗疗效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疗程治疗后,治疗组有效率为96.67%,对照组有效率为93.33%,治疗组疗程治疗疗效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进一步用两组数字疼痛量表(NRS)和描述疼痛量表(VRS)分析可知,两组首次治疗前后NRS和VRS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或P<0.05);治疗组首次治疗前及疗程治疗前NRS和VRS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治疗组首次治疗后NRS和VRS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而治疗组疗程治疗后NRS和VRS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分部针刺法治疗急性期肩关节周围炎疗效确切,收效快捷,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2.
目的 探讨桃红四物汤对产后血瘀证大鼠血清溶血磷脂酸(lysophosphatidic acid,LPA)水平的影响。方法 采用米非司酮(8.3 mg/kg)和米索前列醇(0.1 mg/kg)灌胃早孕鼠,复制血瘀证大鼠模型,将模型复制成功的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益母草颗粒组(4.3 g/kg)及桃红四物汤高(18.0 g/kg)、中(9.0 g/kg)、低(4.5 g/kg)剂量组,并设立正常对照组;测定血液流变学指标以判定桃红四物汤治疗血瘀证的疗效,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血清LPA含量。结果 模型组全血黏度、血浆黏度、血清LPA均较正常对照组显著增高(P<0.05,或P<0.01);桃红四物汤中剂量组及益母草颗粒组大鼠全血低切变率黏度和高切变率黏度显著降低(P<0.05),各药物组大鼠血浆黏度显著降低(P<0.05,或P<0.01);桃红四物汤中剂量组及益母草颗粒组大鼠LPA水平显著降低(P<0.05)。结论 桃红四物汤祛瘀作用显著,其治疗作用可能与降低血清LPA的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173.
目的:观察益气活血汤治疗气虚血瘀证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方法:选择气虚血瘀证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44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均常规给予抗血小板、抗凝、调脂、抗心绞痛及对症治疗,治疗组在给予上述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益气活血汤分早晚2次口服,1剂/d。两组均分别观察其疾病疗效及心绞痛、心电图、中医证候疗效,同时观察治疗前后血糖、血脂等指标变化。结果:治疗组中医证候疗效、心绞痛症状疗效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在降低TG、Tch、LDL-c方面较对照组明显(P<0.05,P<0.01),在疾病疗效、心电图疗效、降糖、升高HDL-c方面与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益气活血汤可有效防治不稳定型心绞痛,并具有一定的改善脂质代谢作用。  相似文献   
174.
目的 探究缺血性脑卒中发病节气与证型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21年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住院病历系统中4 838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使用频数分布统计法对其性别、年龄、发病节气、中医证型等信息进行分析,计算患者的发病日期对应的发病节气,然后分析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病节气与中医证型的相关性;使用圆形分布统计法探究发病节气、中医证型的高峰点。结果 4 838例患者中,男性3 233例(66.8%),女性1 605例(33.2%);60~69岁有1 814例(37.5%),为发病人数最多的年龄段;阴虚动风证2 268例(46.9%),风痰阻络证1 231例(25.4%),两者为最常见的证型;清明为发病率最高的节气,总体发病节气无绝对高峰期,惊蛰为阴虚动风证发病高峰,小满为风痰阻络证发病高峰。结论 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男性多于女性,60~69岁年龄段发病人数最多,整体发病不存在绝对高峰节气,阴虚动风、风痰阻络两种证型的发病存在高峰期,阴虚动风证的发病高峰节气是惊蛰,风痰阻络证的发病高峰节气为小满,提示二十四节气内均可发病,重点人群要积极且持续的预防。  相似文献   
175.
目的 观察头针结合强制负重训练对脑卒中后倾斜综合征患者倾斜症状及平衡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40例脑卒中后倾斜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0例;两组患者均进行常规康复训练,在此基础上对照组患者进行强制负重训练,观察组患者采用头针治疗结合强制负重训练,两组疗程均为4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Burke倾斜量表(Burke lateropulsion scale,BLS)评分、平衡仪压力中心X轴数值、Berg平衡量表(Berg balance scale,BBS)评分、健侧腓肠肌内侧头平均肌电值(averaged electromyography,AEMG)、改良Barthel指数(modified Barthel index,MBI)。结果 治疗4周后,两组BLS评分、平衡仪压力中心X轴数值、AEMG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BBS评分、MBI较治疗前均明显升高(P<0.05);两组BLS评分、平衡仪压力中心X轴数值、健侧腓肠肌内侧头AEMG、BBS评分、MBI差值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头针结合强制负重训练可显著改善患者倾斜症状及平衡功能,提高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相似文献   
176.
目的 观察化痰降浊逐瘀方治疗2型糖尿病痰浊瘀阻证合并血脂异常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0例2型糖尿病痰浊瘀阻证合并血脂异常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二甲双胍和血脂康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化痰降浊逐瘀方,疗程为16周。评价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血脂变化。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较治疗前均明显下降(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差值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的分布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实验室指标较治疗前均显著改善(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各项实验室指标差值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化痰降浊逐瘀方可改善2型糖尿病痰浊瘀阻证合并血脂异常患者的症状,降低其血糖水平,调节血脂。  相似文献   
177.
目的 :观察冠心病“痰瘀”辨证与外周血单核细胞 (PBMC)血小板衍化生长因子A(plateletderivedgrowthfactorA ,PDGF A)mRNA表达的内在联系。方法 :冠心病病人 30例 ,随机分为 3组 ,非痰非瘀组、痰凝心脉组、痰瘀痹阻组 ,每组 10例 ;另有健康志愿者 10例。采用逆转录 聚合酶链反应 (RT PCR)技术 ,检测PBMCPDGF AmRNA的表达。结果 :痰凝心脉组、痰瘀痹阻组PDGF AmRNA表达水平与健康对照组比较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 ;痰瘀痹阻组与非痰非瘀组比较 ,差异也有显著性 (P <0 .0 1)。结论 :PBMC中PDGF AmRNA表达的异常可能是冠心病“痰瘀”演变的重要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78.
目的:探讨糖尿病胃轻瘫(DGP)中医证型与血浆胃动素(MOT)及体表胃电图(EGG)改变的关系。方法:对38例3种不同中医证型的DGP患进行血浆MOT及体表EGG检测,并与正常人20例进行对照。结果:DGP3种中医证型患血浆MOT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组肝胃不和组最高,胃阴不足组次之,其次是脾胃虚弱组;DGP3种中医证型的EGG餐前、餐后主频率及主功率、正常胃电慢波百分比、胃电节律紊乱百分比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显性,以胃动过缓百分比明显增加、正常节律百分比减少为其特征。结论:DGP的中医证型不同,血浆MOT含量及胃电参数不一,胃肠动力功能存在明显差异,因此MOT及胃电参数可作为DGP中医辨证分型的客观依据之一,对指导治疗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79.
目的P:探讨脾虚大鼠胃窦,十二指肠组织5-HT细胞的变化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和医学图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测定脾虚组,正常组,四君子汤治疗组3组大鼠胃窦,十二指肠组织5-HT细胞的数目,面积和平均灰度,结果:(1)脾虚组大鼠胃窦,十二指肠组织5-HT细胞的数目,面积数值均高于正常组,平均灰度值均较正常组降低。(2)四君子汤组的上述指标测定结果与正常组无显差异,结论:胃窦,十二指肠组织5-HT细胞的分泌功能亢进可导致消化系统功能紊乱,可能是脾虚证的重要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80.
目的 观察电针“足三里”和“内关”穴对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大鼠内脏高敏感的调节机制。方法 将40只新生SD大鼠随机分为模型制备组(n=32)和空白组(n=8),采用“母婴分离结合醋酸灌肠”复制内脏高敏感大鼠模型,将模型复制成功的内脏高敏感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假刺激组、电针组,每组8只。假刺激组大鼠仅电刺激非经非穴部位,空白组及模型组大鼠仅抓取,不做其他干预;电针组大鼠给予电针同侧足三里和内关穴,每次30 min,隔日1次,共4周。观察各组大鼠一般情况,体质量,粪便性状评分,内脏痛阈值,血清白细胞介素-17A(interleukin-17A,IL-17A)水平,结肠组织中芳香烃受体(aryl hydrocarbon receptor,AHR)、细胞色素P1(cytochrome P1,CYP1)、核因子-κB(nuclear factor-κB,NF-κB) P65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粪便性状评分显著增加(P<0.05),体质量显著下降(P<0.05),内脏痛阈值显著降低(P<0.05),血清IL-17A水平显著升高(P<0.05),结肠组织AhR、CYP1、NF-κB P65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电针组大鼠粪便性状评分显著减少(P<0.05),体质量显著增加(P<0.05),内脏痛阈值显著增加(P<0.05),血清IL-17A水平显著降低(P<0.05),结肠组织AHR、CYP1、NF-κB P65蛋白表达水平显著上升(P<0.05)。结论 电针“足三里”和“内关”穴能降低IBS大鼠的内脏高敏感,其作用机制可能通过激活NF-κB/AHR通路,上调AHR、CYP1、NF-κB P65蛋白的表达而实现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