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5篇
  免费   5篇
各国政治   6篇
工人农民   7篇
世界政治   4篇
外交国际关系   1篇
法律   33篇
中国共产党   50篇
中国政治   71篇
政治理论   70篇
综合类   108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24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30篇
  2010年   32篇
  2009年   25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27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23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4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71.
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是我们认识全球化的一把钥匙.在理论上我们要认识到全球化具有客观性和主观性二重性.在实践上要牢牢把握参与全球化的主动权,努力倡导建立新的、公正、合理的国际经济政治新秩序.全球化的历史和逻辑终点必然是共产主义.  相似文献   
172.
This article raises questions about the nature and status of the persona behind which contemporary capital operates. It does so by developing Marx's comments on personification in a very different direction to that intended by him, taking them, via Hobbes, into the deeper recesses of company law. The argument that develops is that modern law has facilitated the mechanism by which capital dominates civil society, an argument illustrated through the veil of the corporate persona worn by capital. The rhetorical trope around which the argument is organized is the stage of power; the barely-mentioned backdrop is the possibility of real resistance to corporate power; the broader intention is to help develop the Marxist theory of law. This revised version was published online in July 2006 with corrections to the Cover Date.  相似文献   
173.
人的全面发展,不仅是一种理想追求和价值目标,而且是一个现实的历史过程。马克思建立了人的全面发展的学说,使人类的这一美好理想成为一个全面的科学体系。在不同的社会背景和经济体制下,人的发展程度是有很大差别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发展,对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产生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4.
法律社会理论是在法律社会学所提供的经验素材的基础上对整个现代社会的法律机理和法制系统进行总体性分析与批判,对现代法律关系下的人与物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以及社会总体关系进行一种前瞻式的研究。马克思的法律社会理论深入到社会结构及其关系的内部,对人是人的最高本质这一核心命题进行了深刻解析,是一种关于法律的社会批判理论,并从批判中得出了法律之抽象性、矛盾性和世俗性等现代性问题。  相似文献   
175.
蔺运珍 《青年论坛》2009,(2):105-108
1835年秋到1848年2月是马克思恩格斯国际法思想的孕育和萌芽时期,该时期内: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在抨击普鲁士国家法的过程中体现了对国际社会底层阶级命运的关注;马克思主义创始人通过理论辩争表达了以人类解放为奋斗目标的变革不合理国际秩序的愿望;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在实践考察中体现了维护和推进国际劳工权益的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176.
贾英健 《理论学刊》2007,3(12):59-63
马克思是从实践出发去理解和把握意识形态生成本质的。在马克思看来,意识形态是一种立足于实践基础之上的人类公共意识。在阶级社会,它总是表现为观念的上层建筑,并服务于维护一定阶级利益需要和统治的目的。马克思在对以往意识形态的虚假性展开深入批判的基础上,确立了一种以每个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公共旨趣的共产主义意识形态的价值理想。  相似文献   
177.
马克思的"重新建立个人所有制"指的就是建立社会主义社会的公有制(社会所有制)。"社会主义社会的公有制"不同于"过渡时期的公有制"。只有到了马克思讲的消灭了阶级差别的社会主义社会,全社会的劳动者才能作为无阶级差别的个人联合为"社会个人",实现"社会个人所有制"(社会所有制),即"重新建立个人所有制"。现实社会主义中的公有制,实际上是"过渡时期的公有制",因而用重建个人所有制或社会所有制思想指导过渡时期公有制的改革在理论上是不适当的,由此而论证股份制是公有制也是不能成立的。  相似文献   
178.
近年来,产权制度已成为经济学和法学研究的热点和难点问题,同时也是在我国国企改革以及市场经济体制确立和完善过程中必须解决的重大理论课题。通过对马克思与诺思产权制度理论的比较分析,可以廓清对产权制度问题的认识,从而为我国的国企改革、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和完善以及法制建设的发展提供有效的理论指导和支持。  相似文献   
179.
追寻和挖掘马克思文化民生思想的内在逻辑,可以发现:人的需要是马克思文化民生思想的逻辑起点,而实践的观点则是其逻辑支点,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是马克思文化民生思想的最终归宿。其内在逻辑对于当下的文化建设与民生发展具有重要的启示:在文化建设与民生改革发展中,要以敏锐捕捉和合理满足人民的文化需求为前提;以尊重人民的实践产物、保障人民的文化权利为重点,以确保人民持续性文化受益,促进其走向自由、全面和可持续发展为目标。  相似文献   
180.
腐败是伴随着私有制的产生而产生的一种社会现象,只能伴随着私有制的终结而终结。资产阶级思想家是以"经济人"假设为前提进行制度设计的。在这样的逻辑框架内,腐败只能通过加强监督和严惩进行控制而不可能根除。以马克思需要理论为视角,我们可以看到只有在劳动成为人的第一需要的历史阶段,腐败现象才能从根本上得以杜绝。社会主义是迄今为止人类历史上最为先进的社会形态,具备反腐的制度优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