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5篇
  免费   5篇
各国政治   6篇
工人农民   7篇
世界政治   4篇
外交国际关系   1篇
法律   33篇
中国共产党   50篇
中国政治   71篇
政治理论   70篇
综合类   108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24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30篇
  2010年   32篇
  2009年   25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27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23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4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任何一种理论都是特定时代的产物,马克思主义也不例外。伽达默尔在《真理与方法》中提到“效果历史”,就是提醒我们要在理解本身中摆脱偏见,显示对象的历史实在性;历史分析法作为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方法之一,强调要结合对象的历史发展过程、所处历史背景具体地分析对象,任何以偏概全、任何盲目抬高都不是正确认识对象的态度。我们不能苛求马克思,要具体地、历史地理解马克思和马克思的思想。  相似文献   
82.
马克思关于人是人的最高本质的思想包含三个维度:人是自然存在物、类存在物、社会存在物。马克思主张通过从对宗教的批判上升到对现实世界的批判,条件成熟时进行彻底的无产阶级革命,实现人的本质复归。马克思关于人是人的最高本质的思想在当代对人的本质复归的途径、过程以及如何看待人的自然性和社会性、人的全面发展和人的本质复归的关系具有现实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83.
前苏联与我国学界有一种流行观点认为,马克思晚年所作的“柯瓦列夫斯基笔记”的主题是探索“世界资本主义体系中东方落后国家的发展道路、未来前景问题”。这种观点严重缺乏文本依据,带有明显的主观臆断色彩与武断性,是不合理、不宜采纳的。对其进行反思和批判,有助于科学理解笔记的主题与历史地位,恢复马克思晚年思想的本来面目。  相似文献   
84.
本·阿格尔是生态社会主义"红绿交融"阶段的主要代表人物,他认为资本主义的危机已经从生产领域转移到了消费领域,"异化消费"是导致生态危机的主要根源。为此,他提出了解决生态危机的方法:"期望破灭的辩证法"所导致的模式变革,通过分散化、非官僚化以及民粹主义与马克思主义的结合走向生态社会主义。探析本·阿格尔的生态危机理论,有利于当前我国生态文明制度建设探索,对我国走出一条适应中国国情的生态文明建设道路具有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85.
马克思“以人为本”与孟子民本思想,有“恒产”相一致;人是社会主体与“民为贵”同,目的和意义不同。有相一致的地方,如:人是生产主体与民相一致。也有不同之处,如:理论渊源不同,目的和意义不同。  相似文献   
86.
马克思和恩格斯一生致力于无产阶级的革命斗争,对资本主义进行了深刻的揭露与分析,并坚信社会主义必将代替资本主义,无产阶级必将战胜资产阶级取得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勾画了令人憧憬的共产主义图景。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成为了举世瞩目的科学理论的同时,马克思主义也不乏反对者和攻击者,本文列举了其中的四个问题并且阐述了个人对马克思主义无产阶级学说的理解。  相似文献   
87.
马克思的学说是关于人的解放和人的全面发展的学说,这个学说既表达了人的解放旨趣,即对人的全面发展的价值理想的承诺,又表达了人的解放的历程,即对人的全面发展实现过程的探索。人的解放的价值理想是贯穿马克思全部思想的一条红线。  相似文献   
88.
所谓“五种‘社会形态”’的“社会形态”,混淆马克思原著文本新唯物主义史观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社会”、“经济的社会形态”“社会形态”不同范畴的原意;是对马克思“社会”、“经济的社会形态”和“社会形态”三范畴与生产力原理不同关系混同。  相似文献   
89.
马克思的物质循环理论是在吸收了当时自然科学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使其具有了生理学、生态学的科学含义。在人类思想发展史上,他第一次把劳动作为人与自然的中介,使劳动过程同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循环过程实现了本质的统一,马克思把它称之为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循环)。21世纪人类进入生态时代,人与自然之间的协调发展和良性循环已成为经济能否可持续发展的重大命题。在这一历史条件下,重新探讨马克思的物质循环理论,尤其是站在循环经济的角度对这一思想深入研究极其重要。  相似文献   
90.
马克思的市民社会思想揭示了市民社会的经济关系本质及政治国家与市民社会的关系。深刻探析马克思的市民社会思想,必将对我国正在进行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即四位一体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体布局,提供重大而深刻的经济富强、政治民主、文化文明、社会和谐的价值意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