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28篇
  免费   16篇
各国政治   22篇
工人农民   17篇
世界政治   9篇
外交国际关系   12篇
法律   213篇
中国共产党   98篇
中国政治   142篇
政治理论   109篇
综合类   32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45篇
  2013年   70篇
  2012年   64篇
  2011年   60篇
  2010年   54篇
  2009年   62篇
  2008年   79篇
  2007年   80篇
  2006年   72篇
  2005年   77篇
  2004年   64篇
  2003年   55篇
  2002年   46篇
  2001年   27篇
  2000年   20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目前,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范式问题的讨论渐成热点.哲学研究范式,不应该是解释性的理论独白,而应该是立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本性和现实实践两个维度、面对哲学功能实现形式的理解.当前,哲学界流行的各种范式,都存有忽视实践、淡化功能的弊端.在功能引领哲学发展的趋势中,哲学范式研究应着眼于马克思主义哲学功能的实现方式,体现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目的要求.  相似文献   
72.
陈云经济哲学思想是渗透在他的经济理论中的一系列哲学观点和方法,它与陈云哲学思想、陈云经济理论是密切相联系的交叉关系。国情论、国力论、综合平衡论,是陈云经济哲学思想的三大理论支点。本文以建国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发展的实践经验为背景,论述了陈云关于国情、国力和综合平衡的思想,这对于推动科学发展观的落实,促进社会经济的统筹协调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3.
老子的哲学思想对当代中国政府治道变革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笔者通过分析老子行政哲学与新一届政府改革新思维的内在联系,旨在揭示老子行政哲学从内在价值取向和外部行为选择两个层面与政府改革新思维的契合主线。内在的价值取向就是"无欲—无私—无畏",进而在行为路径上展现为"无为—为不恃—无不为"。它隐含着政府治道变革的前提是政府自身"无欲"状态,政府改革必须进行无私的顶层设计,推进改革必须具有"无畏"的精神。落实到政府改革层面,必须在行为取向上以"无为、为不恃、无不为"为路径,实现有限政府、效能政府和人民满意的现代政府目标。要想取得改革的成功,需要借鉴老子行政哲学的昭示,强化政府改革的价值与行为逻辑的内在一致性。  相似文献   
74.
历史课是在学校开始较早,也是开设时间较长的一门课程。通过中学历史与高校历史课程的对比分析,表明在不同阶段开设历史课程对学生的影响是有所侧重的,其指导意义是有所区别的。《中国近代史纲要》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之一,结合“政治建警、政治建校”的理念,从思想政治教育角度阐述了开设此门课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相似文献   
75.
哲学是可说的 ,语言虽不能被运用于本体世界 ,但语言能在可说的东西与不可说的东西之间显现出一条界限 ,因而人在超越现象 ,追问本体的过程中 ,不能不借助语言之梯。哲学是不可说的 ,哲学追问本体 ,关涉包括自身在内的全体。而语言的逻辑本性使得任何一种语言系统都不可能表达世界的全部 ,作为哲学表达主体的现实的个人永远会面对一个不能言说的本体。可说 ,又不可说 ,是哲学的永恒矛盾 ,也是其生命力所在  相似文献   
76.
行政道德失范是产生腐败的内在因素,具体表现在行政体制自身的“组织道德”失范和行政角色冲突下部分行政主体道德失范两个方面。因此,克服行政道德失范,需要从完善行政体制与改善公务员队伍建设两个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77.
Most policy‐making decisions taken in parliamentary democracies are essentially matters of party competition. Yet, in some policies, the linkage function of political parties is limited by purpose, which is frequently the case in free votes with a morality dimension. This has led to a debate in the literature on the determinants of Legislators’ preferences in free votes. The present research note adds to this debate by analyzing the parliamentary procedure to regulate pre‐implantation genetic diagnosis (PGD ) in Switzerland. By assessing whether and to what degree MP s based their decision on their personal characteristics and on the preferences of their constituents, the contribution shows that not only are MP s’ voting decisions determined by these individual level factors, but also that these factors have detectable effects on the legislative outcome.  相似文献   
78.
马克思实现了怎样的哲学革命是解读马克思的前提性问题。对于马克思哲学革命的实质,学术界存在着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统一的科学世界观、历史唯物主义、实践哲学、各部门哲学隐含的独特理解、生存论解读、现代性批判与本体论批判的出场路径解读,以及以哲学的方式面向现实人的生活世界等诸种争论。实际上,在西方哲学近现代转型的背景下,马克思哲学革命的实质在于马克思开辟的哲学现实化道路。  相似文献   
79.
马克思和杜威的伦理学都强调道德是具体社会制度中的生活形式,这一观点既摆脱为伦理学寻求形而上学根源的困境,又指明了良善生活可能具有的内容。同时,社会制度包容不同的良善生活形式,认可了伦理价值的多元性;社会制度也排斥那些不道德的生活形式,它限定着良善生活的评价标准。  相似文献   
80.
The central questions of this article are: a) Based on what arguments defended Johannes Althusius the distinction between the private and public life sphere? b) What kind of relationships exist between the state on the one hand, and private and other public associations on the other hand? c) Based on what arguments may the government restrict actions of citizens and private associations? Answering these questions leads to the conclusion that Althusius should be mentioned as one of the founding fathers of the liberal constitutional stat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