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7篇
  免费   17篇
各国政治   11篇
工人农民   15篇
世界政治   15篇
外交国际关系   11篇
法律   131篇
中国共产党   27篇
中国政治   56篇
政治理论   47篇
综合类   9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40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25篇
  2008年   31篇
  2007年   31篇
  2006年   28篇
  2005年   24篇
  2004年   31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21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5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31.
Foster and Holleman argue that the systems ecologist H.T. Odum offered a valid theoretical framework for conceptualizing ecologically unequal exchange, and demonstrate its affinity with the Marxian theory of unequal exchange of embodied labour. However, both approaches suffer from the same fundamental confusion of the biophysical and the economic. The affinity between labour and energy theories of the unequal exchange of value was demonstrated by S.C. Lonergan already in 1988, but to thus define asymmetric transfers of biophysical resources in terms of underpaid ‘use values’ is misleading. Foster's recent endorsement of Odum is inconsistent with his earlier rejection of Odum's intellectual ancestor S. Podolinsky. While the ambition to ecologize Marx is laudable, it is in the interests of correct historiography and contemporary environmental justice activism to untangle some of the analytical problems in Foster and Holleman's article. A major problem is their failure to acknowledge the implications of N. Georgescu-Roegen's conceptualization of the relation between economics and thermodynamics.  相似文献   
32.
知识经济背景下国际产业转移研究新趋势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新的国际背景下,传统产业转移理论对国际产业转移的新趋势的解释力逐渐失去了效力,迫切需要有新的突破和发展。文章从弗农产品生命周期理论、比较优势理论、雁行模式理论、产业梯度转移理论、国际分工理论、内部化理论、西方中心论、可持续发展理论等方面分析了国际产业转移发展的新问题,并提出了国际产业转移发展的新动向,认为国际产业转移理论正向东道国、知识因素、产业链、产业风险、跨国公司等方面的互动理论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33.
为克服信息不对称对交易的负面影响,人们采取了信息、信誉与法律三种应对机制。无论何种机制,其作用的充分发挥都有赖于法律制度的有效保障。在信息经济学语境下,商标的功能就在于标示和区分商品出处,在降低信息成本的同时,激励企业保证商品质量,但激励不等于义务,企业并不因为使用商标而承担额外的品质保证义务。而商标法则通过规定商标确权条件、制止混淆和淡化,确保市场上商标的相互区分,为信息与信誉机制的建立和运行提供法律保障。尽管如此,离开相关法律的协同作用,商标法也难以有效运行。这就决定了只有合理划分商标法与相关法律的调整对象与适用边界,才能完善我国商标法乃至整个市场法制。  相似文献   
34.
经济学与哲学都是探求人类幸福生活的学问。经济学认为财富增长是达到人类幸福生活的主要途径;而哲学更多地认为幸福生活的本真在于内心的安宁、道德上的至善和人际关系的熔融。经济学的过度使用是工具理性的滥用,而哲学的唯我独尊导致价值理性的专权。只有科学发展观才在两者之间占据着不偏不倚的位置,是沟通经济学与哲学,直达幸福生活的桥梁。  相似文献   
35.
面向网络经济的财经类学生信息素养培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网络经济已成为现有经济形态的重要内容,对财务、金融、贸易等领域产生了重要影响。网络经济不仅带来了社会意识和行为方式的根本性变革,而且对人才的信息素养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在对网络经济的特征以及信息素养的新要求进行剖析的基础上,从文化素养、信息意识和信息技能三方面论述了财经类专业学生信息素养培养的内涵,并从信息技能层面、知识素养层面、信息意识层面三个角度提出了财经类专业学生的信息素养培养对策。  相似文献   
36.
We know relatively little about the economic effects of “insignificant” rules because they are not typically analyzed. Yet, these rules could be cumulatively important. We provide an economic analysis of one proposed rule to control hazardous air pollutants, which is not considered to be economically significant. This rule is of particular interest because it is one of the first in a long series of rules that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gency (EPA) will consider for limiting hazardous air pollutant emissions. Our analysis suggests that the proposed controls that EPA has considered are not likely to pass a benefit–cost test. We recommend that an agency base its decision to allocate additional resources to benefit–cost analysis on the expected value of the improved information. In addition, agencies should consider applying a rule of thumb that would specify a threshold level of risk reduction that needs to be achieved before some kinds of regulation are considered.  相似文献   
37.
腐败行为的经济学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闫云 《思想战线》2006,32(2):44-48
腐败行为的存在有着深刻的正式制度和非正式制度原因。以清廉收益和腐败收益为变量建立效用模型,通过效用最大化分析得出非正式制度影响清廉收益和腐败收益之间的替代率,从而进一步影响腐败行为;正式制度主要是通过影响腐败的期望收益,进而影响公职人员的预算线,最终影响到腐败行为。  相似文献   
38.
犯罪经济学视野中的命案侦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命案的边际社会成本明显高于其他案件,其数量应控制在比其他案件更低的水平。降低命案发案率有两条途径:一是加大惩罚力度,二是加大作案者被逮捕与定罪的概率。但命案自身的特性决定了后者的效果优于前者。犯罪经济学分析表明,在一定的约束边界内“,命案必破”是必然和正确的选择。  相似文献   
39.
城市发展是现代社会一切发展的中心和摇篮 ,城市发展的决定因素是城市管理人才。目前中国此方面的人才十分匮乏 ,加快城市管理人才的培养已成为当务之急。新形势下的城市管理教育必须有精心设计的新的体制安排 ,必须关注综合性、实用性、创新性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40.
从“国际经济政治化”角度看日本对东盟的经济援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日本在二战后对东南亚国家实施的经济援助除了商业上的动机外 ,还带有很强的战略性。日本在战后对东盟国家的经济援助分 3个阶段 :第 1阶段是从战后初期到上世纪的 6 0年代末 ,日本对东盟经济援助处于初始阶段 ,这一时期经济援助的经济意义占很大比重 ,但也含有一定的政治含义 ,且比较隐蔽 ;第 2阶段是从上世纪70年代的“福田主义”的出笼到贯穿整个 80年代的“综合安全保障”战略 ,这一阶段日本在外交上倾向独立 ,对东盟经济援助的政治化开始显现 ;第 3阶段是从冷战结束到现在 ,这个阶段日本对东盟经济援助的政治意图明显 ,直接服务于其政治大国战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