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42篇
  免费   32篇
各国政治   23篇
工人农民   5篇
世界政治   13篇
外交国际关系   20篇
法律   467篇
中国共产党   12篇
中国政治   192篇
政治理论   71篇
综合类   57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28篇
  2020年   34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20篇
  2017年   20篇
  2016年   24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74篇
  2013年   98篇
  2012年   99篇
  2011年   113篇
  2010年   73篇
  2009年   97篇
  2008年   113篇
  2007年   114篇
  2006年   87篇
  2005年   90篇
  2004年   97篇
  2003年   57篇
  2002年   33篇
  2001年   27篇
  2000年   20篇
  1999年   4篇
  1988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51.
检察执法监督管理机制是对检察执法活动进行调整、控制的规范体系,核心在于对执法行为的监督和控制。它的建立具有坚实的理论基础和重要的现实意义。文章就如何坚持科学原则,从规范体系、制度标准、监督主体与权限、监督方式等方面完善我国检察执法监督管理机制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52.
在我国刑事诉讼中,侦查强制措施大致可以分为人身性和财产性两类,长期以来理论和实践,忽视了对诸如查封、扣押、冻结等财产性侦查措施的监督。刑事搜查、扣押等活动直接关系着公民的私有财产权、人身自由权、住宅安宁权以及隐私权等,监督的缺失使得侦查中侵犯当事人财产权利的现象较为突出,检察机关应当探索强化对财产性侦查措施监督的路径、程序和方式。  相似文献   
153.
执行时效是指执行依据所载的债权人之私法上请求权的消灭时效,而不应当是指公法上强制执行申请权的存续期限。债权人申请执行时,法院不应主动审查、适用执行时效。执行时效届满后,债务人作出同意履行的意思表示的,应发生时效抗辩权之放弃的法律后果,故法院仍可就债务人为强制执行。执行时效届满后双方对债务重新予以确认或达成新的履行债务协议时,亦发生时效抗辩权之放弃的效果。债权人向法院提出执行申请时,执行时效是否中断和重新计算,应根据情况作具体分析。申请执行之前达成和解协议的,发生时效中断的效果;而执行程序中达成和解协议时,因法院对本案执行程序采取中止执行或终结执行之处置方式的不同,其时效中断效力的认定也存在区别。  相似文献   
154.
警察是国家的公务人员,是国家公权力的行使者,肩负着打击犯罪、保护公民安全、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职责。随着社会经济迅猛发展,社会利益主体格局发生重大转变,社会矛盾较为集中,当人们的诉求得不到解决的时候,都将矛头指向了"冲锋陷阵"的警察,近年来,频频发生的恶性袭警事件令人震惊,警察权益受损问题在社会转型时期更为突出。警察权益的保障需要内部机制与外部土壤共同作用得以实现,公安执法环境是警察工作的土壤,是警察权益保障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55.
行政审批制度的改革给传统的治安管理模式带来了巨大影响。因此,公安机关必须在“创新体制、规范行为、强化意识、提升素质”等基本要求的前提下,加快创新治安管理模式,不断赋予各项治安工作以新的内涵、新的活力,以推动治安工作的新发展,开创治安工作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156.
说理执法是公安机关在执法过程中与行为相对人真诚交流与沟通,讲明事理,讲透法理,以保证执法活动有效进行的一种工作方式。说理执法对公安机关推行执法规范化建设、构建和谐警民关系具有积极的意义。开展说理执法,要坚持以理服人,注重说理效果,通过平等交流、坦诚沟通,清除隔阂,化解矛盾。  相似文献   
157.
Due to lack of effective, and adequate communication on the standpoint of the government and the attitudes of civil society in legislative process, this has led to tension between the government and the general public. Within the context of law enforcement, the government sticks to “problem-based strategies” and “campaign-based enforcement”, who believe in the power of coercive force. As a way out of the dilemma in law enforcement, it is required that in the process of rule-making, the government should communicate effectively with the civil society in the institutionalized system, focusing on learning, reflection, and strategic adjustment. Wang Xixin, Professor at Law School of Peking University. Since 1999, Prof. Wang is a working member of China Administrative Legislative Research Group an academic team advising China’s Legal Affairs Working Commission on administrative law reforms. Since 2001, he is a major drafter for China’s Administrative Procedure Act. Since 2002, he is a research consultant for the NPC Standing Committee General Office. Since 2003, he is a research fellow of the China Law Center of Yale Law School. Since 2005, he is a Vice-chairman of Beijing Administrative Law Society. In academia, Prof. Wang is focused on administrative procedure, public participation, rulemaking and comparative administrative studies, whose publications include books, such as “Administrative Procedure: A Theoretic and Institutional Inquiry” (Beijing, 2007) and “Public Participation and Administrative Process” (Beijing, 2007) and some 30 articles for journals published in China and America. Moreover, Prof. Wang often submits papers and gives lectures in academic forums, including Columbia Law School, Yale Law School, the Woodrow Wilson Center for Int’l Scholarship, and Carnige Endowment for Int’l Peace.  相似文献   
158.
行政指导与行政监督是公安机关在单位内部治安保卫工作中发挥职能作用的主要方式,是单位内部治安保卫工作贯彻各项方针原则的重要保证。公安机关要深入贯彻《内保条例》,坚持以人为本,全面构建与不断完善公安行政指导监督机制。  相似文献   
159.
警察行政强制权是我国公安机关的一项重要权力,在法治视野下需要厘清其基本概念并加强规制。警察行政强制权是警察行政权的一种具体形式,同时也是行政强制权在警察法领域的具体化。  相似文献   
160.
公安文明执法是中国社会走向法治和步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具有鲜明的时代性。为适应我国建设法治社会的需要,公安执法应溶入现代法治理念,具有现代法治的品质和精神,彻底从过去阶级斗争的观念、运动式的模式中解放出来。而在这一变革过程中,必须对公安执法注入形成现代法治的理论基础———人权意识,洗涤传统的执法观念,根除错误的执法指导思想,这虽不是实现公安文明执法的全部,但却是公安执法创新的一个根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