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04篇
  免费   56篇
各国政治   14篇
工人农民   2篇
世界政治   3篇
外交国际关系   124篇
法律   601篇
中国共产党   8篇
中国政治   19篇
政治理论   93篇
综合类   9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36篇
  2019年   45篇
  2018年   46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25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38篇
  2011年   33篇
  2010年   27篇
  2009年   97篇
  2008年   140篇
  2007年   191篇
  2006年   45篇
  2005年   25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24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01.
目的PCR RFLP技术调查武汉地区汉族人群PGM 1基因型。方法应用PCR RFLP技术检测PGM 1基因型 ,调查 3 0 0例汉族无关个体。扩增PGM 1基因外显子 4和 8中的靶片段 ,并分别经过Bg1Ⅱ和NlaⅢ限制酶消化。酶切片段经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型。结果PGM 1 RFLP技术可分出 9种基因型 ,在汉族人群 ,PGM 1 RFLP系统的个体识别能力为 0 745 0。与传统的PAGE酶型检测比较 ,本法不能区分 1+ 2 -和 1-2 +型 ,不能检测出PGM 1稀有基因 ,但克服了IEF无法分析微量、陈旧材料的缺点 ,对保存 2 5年陈旧血痕及 0 1ng模板DNA均能成功分型。 结论PGM 1 RFLP技术在法医个体识别中有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2.
心肌及传导组织内3种蛋白的变化与SMDS的相关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观察心肌及传导组织内肌动蛋白、血浆白蛋白及纤维连接蛋白的染色变化,探讨青壮年猝死综合征(SMDS)死后诊断的新方法。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S-P法,对SMDS及冠心病猝死者心肌及传导系统内肌动蛋白、血浆白蛋白和纤维连接蛋白的进行染色观察。结果 22例SMDS例猝死者心肌及传导系统内的肌动蛋白缺染17例;血浆白蛋白染色阳性18例;纤维连接蛋白染色阳性15例。并发现在SMDS中,8例有CCS严重病变。结论 心肌及传导系统内血浆蛋白、肌动蛋白改变与SMDS密切相关,部分SMDS病例死前存在早期心肌缺血或梗死的改变。  相似文献   
103.
鸡球虫疫苗1号的免疫效果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用鸡球虫1号苗(LCV-1)以1头份/只和5头份/只剂量分别免疫10日龄伊莎褐公雏,并设攻虫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2个免疫组在整个试验过程中没有死亡,其相对增重率分别达96.27%和95.17%,而攻虫对照组的相对增重率为91.21%,与免疫组相比差异显著;2个免疫组攻虫期间平均OPG值分别为1.001×105和1.63×105,而攻虫对照组为2.118×105,2个免疫组与攻虫对照组相比差异极显著;2个免疫组间比较,免疫1组比免疫2组的平均增重高1.1%,差异不显著;免疫期间平均OPG值免疫1组比免疫2组小53.08%,差异极显著,攻虫期间前者比后者小38.59%,差异显著。从总体看,免疫1组的剂量比免疫2组的安全可靠,免疫保护作用更强。  相似文献   
104.
根据GenBank上登录的堆形艾美球虫Ea1A基因序列 ,设计了 1对引物 ,以抽提的广东株的总RNA为模板 ,利用反转录 聚合酶链反应 (RT PCR)扩增获得了Ea1A基因部分片段 ,并将此片段克隆至pGEM T载体中 ,经PCR、限制性内切酶分析和克隆片段序列测定、比较 ,证实了克隆片段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105.
目的 观察脑损伤后 bFGF及其受体 FGFRl mRNA表达及其时序性变化,探讨脑损伤的分子机制及法医学脑损伤时间推断。方法 用原位杂交(ISH)和RT-PCR技术观察大鼠液压冲击脑损伤后bFGF及FGFRl mRNA在伤后不同时间(30min、1h、3h、6h、12h、1d、3d、7d)的表达情况,以正常大鼠及手术大鼠作为对照。结果(1)正常及手术对照组大鼠脑组织内有低水平的bFGF及FGFRl mRNA表达;(2)脑损伤后6h~3d,大脑皮质和脑干bFGF/FGFRl mRNA水平逐渐增加,7d时已有所下降,但仍未恢复到基础水平;(3)海马冲击后3h即开始显著增加,3d开始下降,7d时已恢复到基础水平。结论 脑损伤可诱导bFGF/FGFRl基因表达,机体对脑损伤存在自身保护机制,其表达的时序性改变可望用于法医学脑损伤时间推断。  相似文献   
106.
从口蹄疫可饲疫苗的研究概况、生产技术要点、优缺点及需要改进的问题几方面阐述了利用植物反应器生产口蹄疫可饲疫苗的研究前景。综述了口蹄疫可饲疫苗的研究进展,介绍了利用植物反应器生产口蹄疫可饲疫苗的技术要点,包括在口蹄疫病毒遗传转化质粒载体系统中最常用的农杆菌介导法,提出了生产口蹄疫可饲疫苗需要改进的技术问题。  相似文献   
107.
Zhou YW  Xiao AW  Deng WN  Sun LJ  Shu XJ  Dai JP  Liu L  Xu XH 《法医学杂志》2006,22(4):245-247,250,F0002
目的研究CyclinD1在人不同部位脑挫伤组织中表达的变化及其与损伤时间的关系。方法88例脑挫伤标本按损伤后存活时间0.5,1,3,24h和3,7,14,30d分为8个实验组,另以6例非脑挫伤的脑作为对照组,应用CyclinD1免疫组织化学并结合图像分析技术观察CyclinD1的变化。结果脑挫伤后,挫伤灶中央CyclinD1阳性细胞几乎丧失,1h后挫伤灶周围CyclinD1阳性细胞开始增加,3h~30d之间各组挫伤灶周围免疫阳性反应的细胞增加显著,在3h~30d一直维持在较高水平;CyclinD1主要见于小胶质细胞和其它胶质细胞,少数神经元也呈阳性。结论人脑挫伤后,CyclinD1在多种脑细胞内表达,以胶质细胞表达明显,CyclinD1阳性细胞在伤后不久即显著增加,故可作为早期脑损伤的诊断指标。  相似文献   
108.
POPULATIONS: This study reports the genetic polymorphism observed at 15 short tandem repeat loci D3S1358, TH01, D21S11, D18S51, D5S818, D13S317, D7S820, D16S539, CSF1PO, vWA, D8S1179, TPOX, D2S1338, D19S433, and FGA in four aboriginal populations of Bengal. The analysis was performed to decipher the suitability of CODIS as well as six other highly polymorphic and unlinked markers in Forensic Testing. Studied populations include four tribes: Karmali, Kora, Maheli, and Lodha.  相似文献   
109.
In forensic evidence, gamma-hydroxybutyric acid (GHB) has frequently been encountered in one of its salt forms (gamma-hydroxybutyrate), but has also been encountered in its free acid form (GHB). Owing to the physical properties, encounters of the free acid have been largely restricted to forensic exhibits comprising aqueous solutions, such as acidic beverages that have been "spiked" or formulated with GHB salts or gamma-butyrolactone (GBL). The analysis of GHB free acid presents particular difficulties including the potential for altering the original proportions of GHB free acid, GHB carboxylate, and GBL in the course of analysis, and discrimination between GHB free acid and carboxylate forms. In this work, the formation of GHB free acid in aqueous solutions (water and/or D2O) was studied as a function of solution pH. Proton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1HNMR) and Fourier-transform infrared spectrometry (FT-IR) measurements were obtained on freshly prepared mixtures of NaGHB and HCl stock solutions representing a series of points along the GHB titration curve. Both 1HNMR and FT-IR were shown to track the changing proportions of GHB free acid and carboxylate forms as a function of pH, while simultaneously monitoring for the formation of the lactone (GBL). The results were consistent with acid-base conversion behavior for a carboxylic acid. 1HNMR was shown to provide an ideal means for analysis of aqueous-based GHB/GBL forensic exhibits based on simple dilution of the neat liquid exhibit, without altering the original proportions of GHB free acid, carboxylate, and GBL in the samples.  相似文献   
1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