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31篇
  免费   86篇
各国政治   94篇
工人农民   33篇
世界政治   76篇
外交国际关系   97篇
法律   870篇
中国共产党   3篇
中国政治   54篇
政治理论   179篇
综合类   111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9篇
  2022年   19篇
  2021年   28篇
  2020年   43篇
  2019年   42篇
  2018年   52篇
  2017年   82篇
  2016年   50篇
  2015年   39篇
  2014年   85篇
  2013年   202篇
  2012年   86篇
  2011年   61篇
  2010年   80篇
  2009年   103篇
  2008年   82篇
  2007年   89篇
  2006年   79篇
  2005年   35篇
  2004年   46篇
  2003年   40篇
  2002年   39篇
  2001年   30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2篇
  198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01.
甲基苯丙胺和乙醇在染毒大鼠体内联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研究甲基苯丙胺(MA)和乙醇联合应用在急性、亚急性染毒大鼠体内的情况。方法以MA1.0 mg/kg剂量对慢性自由饮酒大鼠多次腹腔注射,分别建立急性、亚急性染毒大鼠模型;处死后即时检测血中乙醇浓度、体液和组织样品中MA的浓度。结果多次注入MA药后,亚急性中毒大鼠体内的MA浓度高于急性中毒大鼠;急性和亚急性联合中毒大鼠体内MA浓度均高于急性和亚急性单一药物组。结论无论是否联用乙醇,14d内增加注射次数会在大鼠体内产生不同程度的MA残留;与乙醇联用可加速MA在大鼠体内的吸收,其药物浓度的升高程度随生物样品不同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202.
目的探讨兔重伤后机体内铜(Cu)含量及其代谢酶铜锌超氧化物歧化酶(Cu/Zn-SOD)、细胞色素c氧化酶(CCO)活性变化与继发性多器官衰竭(MOF)及死亡的关系。方法参照国际通用的创伤程度量化评分标准(ISS),建立致MOF的家兔重伤模型,检测伤后不同时段血清及组织Cu含量与Cu/Zn-SOD和CCO的活性,分析其变化规律与继发MOF及死亡的关系。结果①重伤组家兔(包括死亡组家兔)血清Cu含量在伤后12h显著下降,36h后逐步回复;脑、心、肺组织中Cu含量伤后下降,肝脏组织Cu含量于伤后12h显著升高,36h后回落。伤后死亡组家兔脑、心、肺、肝Cu含量均较对照组降低,其中脑、肝组织Cu含量下降显著。②重伤组家兔血清Cu/Zn-SOD活性伤后12h下降3,6h之后呈升高的趋势,肝脏组织中的Cu/Zn-SOD活性伤后持续显著升高。③重伤后家兔(包括死亡组家兔)大脑皮质、心、肝CCO活性变化不明显,但脑干组织CCO活性显著升高。伤后死亡组家兔脑、心、肺、肝等器官的大体及组织学呈MOF改变。结论严重创伤可引发兔血清和组织Cu水平及Cu/Zn-SOD、CCO活性变化,这些变化可能与继发多器官衰竭和死亡相关。  相似文献   
203.
目的采用分子印迹固相萃取,UPLC/MS分析,检验血液中大隆和溴敌隆。方法以大隆为模板分子,丙烯酰胺为单体,二甲基亚砜为有机溶剂,按照模板分子与单体摩尔配比关系为1∶4合成大隆分子印迹聚合物,作为固相萃取剂萃取血液中大隆和溴敌隆,以2×1mL去离子水、1mL 30%甲醇去离子水洗涤杂质,2×1mL 1%甲酸/甲醇洗脱,提取血中目标物后进行UPLC/MS分析检测。结果溴敌隆和大隆回收率均在90%以上,在50~500ng/mL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2溴敌隆为0.998 4,大隆为0.991,检测限(S/N=5/1)低于10ng/mL。结论本方法回收率高,基质效应降低,杂质干扰少,可用于血液中低浓度大隆和溴敌隆的检验。  相似文献   
204.
目的建立分子印迹固相萃取(MISPE)、GC/MS分析方法,用于血液中苯丙胺类毒品检测。方法 10mmol/L醋酸铵缓冲液(pH8.0)4倍稀释空白添加血液,1mL甲醇,1mL10mmol/L醋酸铵缓冲液(pH8.0)活化苯丙胺类分子印迹固相萃取柱;2×1mL去离子水、1mL60%的乙腈去离子水、1mL1%醋酸乙腈洗涤杂质;2×1mL1%甲酸/甲醇洗脱,洗脱液挥干定容,经GC/NPD、GC/MS分析检测。结果各种苯丙胺类毒品回收率均在90%以上,在20~5 000ng/mL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2为0.995 7~0.998 9,LOQ在16~30ng/mL之间,LOD在8~15ng/mL之间。结论本方法回收率高,净化效果显著,稳定性好,杂质干扰少,可用于血液中低浓度苯丙胺类毒品的分析检测。  相似文献   
205.
目的评定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测定尿液中氯胺酮含量的不确定度。方法依据不确定度评定的指导性文件,从测定程序分析了不确定度的来源,量化不确定度分量,计算检测结果的合成标准不确定度和扩展不确定度。结果尿液检材中测定结果平均值为0.257μg/mL的扩展不确定度为0.016μg/mL。结论尿液中氯胺酮含量的不确定度主要来源于标准品纯度和标准曲线。  相似文献   
206.
王若源 《政法论丛》2011,(1):103-110
外交保护的实施过程可以区分为国内决策阶段和利用国际法向侵害本国人权利的相对国采取措施的阶段。因此,在国内决策阶段中有一种不可忽视的实践,那就是认为从国内法角度来看国家负有以一切可能方式保护本国公民的义务。但是,实际上外交是国家行为,它代表国民的整体利益。因而在具体个案中可能需要从大局出发采取和缓的方式对权益受侵害的国民进行保护或放弃保护。但,必须建立有效的机制以沟通被害者和实行外交保护的公权力机构。在对公共利益和私人利益进行取舍时,可能需要考虑相应的补偿问题。以此为出发点,对将以外交保护方式保护国民作为国家宪法义务的国家实践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207.
Chen C  Yan H  Shen BH  Zhuo XY 《法医学杂志》2011,27(1):25-29
目的 建立同时分析尿液中16种抗生素的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PLC-MS、MS)方法.方法 以哌拉西林为内标.尿样中的目标化合物经Oasis HLB固相萃取柱富集、纯化,利用ZORBAX SB-C18色谱柱,以0.1%的甲酸溶液-乙腈为流动相经梯度洗脱分离,采用多反应监测(MRM)模式进行分析.结果各化合物的最低...  相似文献   
208.
Gong FJ  Yan SM  Wu ZP  Zhang RS 《法医学杂志》2011,27(5):350-352
目的建立固相萃取-液相色谱-串联质谱(SPE-LC-MS/MS)分析全血中多塞平的方法。方法以阿米替林为内标,全血样品经固相萃取处理后,通过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技术进行检测(电喷雾离子源正离子方式,多反应监测模式)。监测离子对m/z多塞平为280→107、280→235、280→220,阿米替林为278→233。多塞平和阿米替林的保留时间分别为15.15min和16.94min。结果全血中多塞平在0.005~1.00μg/mL质量浓度范围内呈线性关系,线性方程为y=3.2047x+0.0339,相关系数(r)=0.9996,检出限为0.001μg/mL;平均提取回收率为78.0%~82.9%,日内精密度〈2.55%,日间精密度〈5.90%。结论本方法快速简便、灵敏、重现性好,适用于全血中多塞平的检测。  相似文献   
209.
目的建立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检测鱼藤中鱼藤酮的方法。方法将鱼藤根净化处理后使用三氯甲烷浸提,提取液浓缩后经FINNIGAN POLARIS Q型GC/MS气质联用仪检测。结果通过质谱库匹配检出鱼藤酮。结论本方法操作简便、结果准确,易于推广应用,适用于鱼藤酮的检测。  相似文献   
210.
In this paper, we make three interrelated points. First, while much of the recent literature on new forms of citizenship has focused on the diversity of large cities and new forms of migration, we seek to establish rural sites as important arenas for negotiating citizenship. We stress that far from being homogeneous, villages in their struggles over belonging are affected by long-standing diversity as well as global discourses. Second, we seek to complicate the interpretation of the demise of socialism as a radical break manifested in a diminished role of the state. We show that if the central state retreats, local state actors may gain in importance for local negotiations of citizenship. Third, we explore how the local state actors sometimes use their new powers over social rights to recreate boundaries of belonging through public performances tied to the administration of these rights. We go on to explore the normative basis for these performances and indicate that membership is still based on a contribution of work to the common good. This can best be conceptualised as a shifting continuity rather than a sharp break after 1989.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