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36篇
  免费   59篇
各国政治   20篇
工人农民   13篇
世界政治   28篇
外交国际关系   50篇
法律   418篇
中国共产党   5篇
中国政治   58篇
政治理论   94篇
综合类   109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2篇
  2022年   28篇
  2021年   45篇
  2020年   51篇
  2019年   27篇
  2018年   53篇
  2017年   34篇
  2016年   27篇
  2015年   30篇
  2014年   61篇
  2013年   79篇
  2012年   63篇
  2011年   25篇
  2010年   27篇
  2009年   28篇
  2008年   42篇
  2007年   33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3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7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 毫秒
31.
The regulations of cross-border data flows is a growing challenge for the international community. International trade agreements, however, appear to be pioneering legal methods to cope, as they have grappled with this issue since the 1990s. The World Trade Organization (WTO) rules system offers a partial solution under the General Agreement on Trade in Services (GATS), which covers aspects related to cross-border data flows. The Comprehensive and Progressive Agreement for Trans-Pacific Partnership (CPTPP) and the United States-Mexico-Canada Agreement (USMCA) have also been perceived to provide forward-looking resolutions. In this context, this article analyzes why a resolution to this issue may be illusory. While they regulate cross-border data flows in various ways, the structure and wording of exception articles of both the CPTPP and USMCA have the potential to pose significant challenges to the international legal system. The new system, attempting to weigh societal values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is imbalanced, often valuing free trade more than individual online privacy and cybersecurity. Furthermore, the inclusion of poison-pill clauses is, by nature, antithetical to cooperation. Thus, for the international community generally, and China in particular, cross-border data flows would best be regulated under the WTO-centered multilateral trade law system.  相似文献   
32.
Novel psychoactive substances (NPS) are synthetic drugs that pose serious public health and safety concerns. A multitude of NPS have been identified in the United States, often implicated in forensic investigations. The most common and effective manner for identifying NPS is by use of mass spectrometry and the true utility lies within nontargeted acquisition techniques. During this study, a liquid chromatography quadrupole time-of-flight mass spectrometry (LC-QTOF-MS) assay was developed, validated, and implemented for forensic toxicology testing. A SCIEX TripleTOF™ 5600 + with SWATH® acquisition was used. Resulting data were compared against an extensive library database containing more than 800 compounds. The LC-QTOF-MS assay was applied to the reanalysis of biological sample extracts to discover emergent NPS. More than 3,000 sample extracts were analyzed, and more than 20 emerging NPS were detected for the first time. Among these were isopropyl-U-47700, 3,4-methylenedioxy-U-47700, fluorofuranylfentanyl, N-methyl norfentanyl, 2F-deschloroketamine, 3,4-methylenedioxy-alpha-PHP, eutylone, and N-ethyl hexedrone.  相似文献   
33.
周翔  刘东亮 《法学研究》2020,(1):171-189
文章为谁而写,是法学研究需要解决的基础性命题。从近二十年约2.5万篇法学核心期刊文章的大数据机器学习分类结果看,我国的法学研究成果呈多重目标格局,其中近三成服务于执法机关(包括行政机关和司法机关),同时也有为立法者、执政者建言献策的成果。经检验,目标受众类型的选择与论文的传播能力以及获得基金支持的机会之间有显著相关性。这一决定成果影响力大小的机制迟早会被个体习得并不断强化,成为研究者选择目标受众类型的重要因素。该机制良性运转的关键是处理好学者和实践受众的关系,保持学术研究必要的自主性,警惕学术研究在追逐发表、经济支持时被有关主体“认知俘获”。  相似文献   
34.
在广域一体化组织RCEP的区域范围内,运用基于静态面板数据的贸易引力模型分析方法,对我国货物贸易流量影响因素的问题进行了研究。首先探讨了什么是RCEP及其发展历程,其次对我国与其他RCEP成员国间的货物贸易流量进行描述性统计,接着对货物出口流量与GDP等诸多影响因素间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再通过对描述性统计和计量研究进行总结,认为我国与其他RCEP成员国间的货物贸易增长较快但增长率并不稳定,GDP和距离因素是影响相互间贸易的主要因素,人口数量、TPP及FTA是次要因素。  相似文献   
35.
进入数字经济时代以来,日益严峻的数据安全风险与变幻莫测的国际形势交织叠加,各国围绕数据安全治理规则博弈呈现加剧态势,引发全球数据安全治理问题。各国际行为体虽然已经意识到数据安全治理的重要性,但对全球数据安全治理并未形成统一的治理框架。全球数据安全治理仅仅由单边、双边和多边框架以及贸易规则拼凑而成,相关治理议题在公民个人、社会、经济以及国家安全等多个层面相继涌现。多领域多维度的数据安全问题难免造成治理主体利益诉求的差异,也导致全球数据安全治理出现了规则碎片化、机制效用不足、治理乏力等问题。与此同时,个别国家的数据霸权主义行为更是使得国际行为体难以凝聚共识,全球数据安全治理步履蹒跚,重视和加强对全球数据安全问题的治理迫在眉睫。中国高度重视数据安全的相关议题,由于中国在数据治理领域起步较晚,仍存在立法不完善、技术创新能力薄弱、国际合作不足、治理乏力等问题。中国需要全面、系统地分析影响数据安全的各种重大风险因素,准确把握全球数据安全趋势,进一步优化中国在全球数据安全治理中的策略选择。  相似文献   
36.
计算机犯罪取证主要围绕证据的获取和证据的分析。主要过程包括保护和勘查现场、获取物理数据、分析数据、追踪源头、提交结果等。计算机反取证就是删除或者隐藏入侵证据,使取证工作无效。反取证技术主要有数据擦除、数据隐藏等,数据擦除是最有效的反取证方法。从取证与反取证两方面分析计算机犯罪的特征,研究反取证技术的根源,可有效地保护国家信息网络安全,打击犯罪。  相似文献   
37.
A PP相关主体规范与否直接关乎数据信息安全,关涉公民合法权益和社会公益.基于个人信息保护的不断发展,APP信息泄露问题逐渐显露出来.本文认为,应结合现有的个人信息保护立法,通过完善A PP实名制度,构建A PP相关主体备案制度,实施数据信息市场主体准入制度和第三方参与数据收集制度,以加强对个人数据信息的保护.  相似文献   
38.
曹阳 《科技与法律》2021,(1):111-126
数据是互联网平台经济的利润中心与关键驱动力.在对平台经济的反垄断审查中,相关机构很少将数据要素纳入审查分析范围.平台经济的反垄断审查分析中需重新审视数据要素的价值.互联网平台是在线经济结构的最有影响力的参与者.与传统的管道业务模型不同,平台市场是多方且相互依存的市场.追求规模化意味着平台须尽一切努力获取数据资源.数据不...  相似文献   
39.
信息资源被列为国家信息化要素的第一位,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是国家信息化的核心任务。随着近二十多年来公安监管信息化建设的不断发展,“监所数据库”建设及应用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对于监管工作的支撑与保障作用日益凸显。然而,在面对监管工作中日益积累的各类数据,如何进一步从海量的数据中提取有用的数据,尽可能的挖掘数据中存在的潜在价值,正是当前监管信息化工作的重点之一,在监所管理中引入数据挖掘技术正是为了顺应这种需求背景而展开的研究。  相似文献   
40.
美国金融危机到底以何种方式在全球传播,以至于演变成全球经济海啸,一直是近几年学术界所关注的问题之一。本文以美国金融危机对外传播的贸易传染渠道为切人点,分析了美国金融危机通过贸易伙伴型传染和贸易竞争对手型传染这两个贸易传染子渠道对东亚新兴经济体的溢出程度。对面板数据进行的GLS实证结果显示,美国金融危机通过贸易传染渠道的溢出,与大部分东亚新兴经济体经济波动之间存在10%以上显著性水平的相关性,因而贸易传染渠道是美国金融危机对东亚溢出的一个重要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