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9篇
  免费   0篇
外交国际关系   1篇
法律   60篇
中国政治   1篇
政治理论   1篇
综合类   16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41.
一项技术的新颖性是使其获得专利保护的基本前提,而新颖性的判断标准是一个国家专利法律制度的基石,修改后的《专利法》规定我国采用绝对新颖性标准,对调整个人利益与公民利益失衡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2.
2020年《专利法》在专利申请新颖性丧失例外中增加了“国家紧急状态或非常情况下为公共利益目的首次使用”的条款。这一修订体现了专利法在平衡不同位阶公共利益、鼓励发明人积极创新以及对新技术贡献者的正向回馈中的价值取向。虽然该条款与强制许可的规定在条文结构中存在类似之处,但二者在适用范围上却呈现出较大不同,揭示了专利授权制度和强制许可制度的本质差异。对于该条款在实务中的解释,应当做好“紧急状态”在《专利法》与宪法及相关法律中的衔接、为“非常情况”设定宽严相济的判断标准,并正确认识二者的关系。最后,对“公共利益”的理解做到与具体情境相结合,从而最终实现对该新设条款的准确适用。  相似文献   
43.
Attention has increasingly shifted towards the long-run perspective on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which suggests that progress comes in waves, each one originating with a major breakthrough or general purpose technology (GPT). This paper seeks to assess whether nanotechnology is likely to be (or become) a GPT, a characteristic that other researchers have sometimes assumed though not necessarily documented. Based on a survey of existing literature, this paper will explore the extent to which nanotechnology addresses three primary characteristics of a GPT: pervasiveness, innovation spawning, and scope for improvement. The paper draws on patent and patent citation databases to highlight the types of quantitative and qualitative information that would be necessary, and in some instances is still lacking, to characterize fully the nature of nanotechnology.
Stuart GrahamEmail:
  相似文献   
44.
I use renewal rates and fees to estimate the private value of Finnish patents by patent characteristic. I disaggregate the value estimations by applicant, patent breadth, and technology. Firm patents are 1.5 times more valuable than patents owned by individuals. This holds also when controlling for technology and breadth. There are large differences in values between technologies but in contrast to the usual assumption made in the theoretical literature, broader patents are not necessarily more valuable than narrower ones. Patent value is skewed and therefore the number of patents should be weighted by an index when measuring technological change. I construct this index for Finnish patents and find that renewing a patent one more year signals a 1.5 times more valuable patent.   相似文献   
45.
专利制度丰富了医药市场上的产品种类,使一些医药产品以最快的方式更新换代。但同时,由于专利制度在鼓励药品投资上倾向于利益回报,因而也使得药品的研发领域倾向于可获得更大利益的技术,药品的价格也由于其垄断性而居高不下,不当利用发展中国家的传统医药知识并独占技术等,都给发展中国家的医药卫生带来了根本性的影响,使患某些疾病的患者不能获得最基本的药物,甚至失去了原有的医疗方式。  相似文献   
46.
侵犯知识产权罪若干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临近,侵犯知识产权的各种违法犯罪必将日益突出。针对刑法规制知识产权的犯罪存在的一些疏漏,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予以完善;反向假冒应纳入假冒商标罪的范畴;在非专利产品上擅自使用专利标记、以自己的非专利产品假冒他人的专利产品、实施专利的行为,是假冒专利罪的具体表现形式;用故意及商业规模来限制侵犯著作权罪的调控范围。  相似文献   
47.
《刑法》分则中对“假冒他人专利罪”的规定十分笼统,使该罪在理论上和实践中均存有诸多争议。假冒他人专利在实践中的表现形式尽管多种多样,但其实质则在于将一项不享有专利权的产品或方法冒充专利权人的专利产品或者专利方法。因此,假冒他人专利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以谋利为目的,在自己制造和销售的产品上使用专利权人专用的专利标记或专利号,或将自己使用的方法冒充他人的专利方法的行为,据此,该罪区别于未经专利权人许可而在专利权保护期间擅自实施其专利的专利侵权行为;区别于将非专利产品冒充为专利产品、将非专利方法冒充为专利方法的冒充专利的行为;以及区别于引发专利权归属之争的骗取专利权的行为。现行《刑法》对“假冒他人专利罪”的规定在文字和功能两方面存在缺陷,因此,应对侵犯专利权的行为、冒充专利的行为、亲告罪的设置等方面作修改,以期专利权刑法保护的完善。  相似文献   
48.
无论企业专利价值评估采取何种方法,都必须考虑影响企业专利价值的法律因素。在这些法律因素中,企业专利的类型、形成途径以及专利文件、专利期限、专利的法律状态等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49.
互联网技术的普及和迅速发展,促进了网络交易的迅猛增长,也带来了一系列知识产权保护方面的问题。以专利为例,由于现行法律法规关于网络交易中专利权保护的规定不够完善,网络交易专利纠纷不断增多。梳理和明确网络交易平台提供商专利侵权法律责任,提出相应的法律修改建议,对于网络交易市场持续健康发展意义重大。近年来,网络交易平台专利侵权纠纷呈现四方面特点:一是专利纠纷数量居高不下,网络交易平台提供商处理压力极大;二是网络交易平台专利侵权认定难,网络交易平台提供商不具有认定主体资格;三是针对外观设计和实用新型专利的恶意投诉问题突出;四是网络交易平台提供商的法律责任不明。针对这些问题,建议将“通知”规则作为判断网络交易平台提供商专利侵权责任的一般原则,将“知道”规则作为判断网络交易平台提供商专利侵权责任的特殊原则,并对二者的适用条件进行区分。  相似文献   
50.
其他国家和地区的专利、商标司法救济模式大体可以概括为四种 :即以美国为代表的选择模式、以德国为代表的专利法院模式、以我国台湾地区为代表的行政法院救济模式和日本的普通法院行政诉讼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