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3篇
  免费   7篇
各国政治   5篇
工人农民   8篇
世界政治   3篇
外交国际关系   4篇
法律   80篇
中国共产党   11篇
中国政治   24篇
政治理论   18篇
综合类   67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36篇
  2012年   27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2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试论合同的附随义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附随义务是随着诚实信用原则的兴起而产生的一种合同义务 ,对于保护和平衡合同当事人双方的利益 ,实现契约正义 ,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附随义务分为缔约过程中、履约过程中和合同履行完毕后的附随义务。我国对附随义务的规定过于简略 ,应从立法上进一步明确附随义务的各种形态 ,提高附随义务的法律效力 ,明确违反附随义务的责任形式及归责原则。  相似文献   
52.
ABSTRACT

What can explain the varied effectiveness of internationally led attempts at statebuilding? This article seeks to answer this question by comparing the contrasting trajectories of governance in two municipalities in Kosovo: Hani i Elezit/Elez Han and Kamenica. In Hani i Elezit, evidence suggests that effective and accountable governance is embedded. However, in Kamenica informal and clientelist practices persist and residents are less satisfied with the municipality’s performance. As the nature and extent of internationally led statebuilding has been similar in both municipalities, explaining variation requires an analytical shift to how local leadership interacts with, receives and ultimately shapes statebuilding processes. The data are based on fieldwork from 2012 to 2015. The article focuses on two critical dimensions of statebuilding: capacity building and social accountability. It argues that the impact of externally led statebuilding strategies depends on the orientation of the political leadership of the municipalities. The article identifies features of the political environment, namely credibility and the organization of political parties, which constrain the kind of public-oriented leadership necessary for effective and accountable governance.  相似文献   
53.
人民监督员制度是检察机关为消除公众对自侦案件的质疑,主动引进公众进行监督的一种内部监督方式。因为整个制度设计均由检察院自主摸索,在实践运行中形式大于实质,所以其广受质疑。应正视人民监督员制度自身存在的公信力危机,从重点加强制度立法、提高人民监督员的代表性、完善选任程序、强化监督效力等方面予以改善。  相似文献   
54.
司法实践中时有发生的轰动案件引发人们对于鉴定意见可靠性、可信性问题的思考。作为证据制度的司法鉴定是刑事司法公正的基础和保障,必须符合客观可靠、公正可信的基本要求。而有关保障鉴定意见可靠性和可信性基本要求的证据规则却在修改后的刑事程序中依旧缺失,因此,刑事司法鉴定制度的后续立法应当完成从注重职权便利的需要到重视权利保障的转变。  相似文献   
55.
杨畅  周婷 《桂海论丛》2012,(6):77-80
社会质量包含社会经济保障、社会包客、社会凝聚和社会赋权四个维度,社会质量理论主要是从这四个方面来测量社会发展水平。社会质量水平是衡量政府公信力建设的一个重要标准,同时也是推动力。社会质量理论作为一种重要的政府管理理论工具和分析框架.从一个新的视角对当代中国政府公信力建设发挥导引的功能,二者在理论层面和价值层面上的契合是这一功能发挥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56.
随着互联网和通讯技术的发展,我国已步入新媒体时代.我国近两年新媒体发展迅速,但政府公信力却面临各种挑战.政府本身的管理缺陷、法律法规的不健全和新媒体自身的特质等是造成政府公信力缺失的原因.要提高我国政府公信力就需要建立“整体政府”、加强法律法规建设、建立有效的监督机制和信息公开制度.  相似文献   
57.
人类历史上,许多国家执政者有时会采用煽动民族主义情绪的方式转移民众视线以应对合法性危机。但此方法会同时增加民众的民族主义诉求,当执政者可能无法满足相关诉求时,民众即会产生新的不满。在煽动民族主义情绪时,执政者必然要把握尺度,不断通过评估-调整的调控方式将民众不满情绪稳定于最低水平。通过数学建模分析可发现,此调控方式有趋于失序、趋于均衡两种结果,函数弹性差值是调控成败的关键。函数弹性差值决定于社会信息化程度、社会祛魅程度和执政者公信力。  相似文献   
58.
炒作矿业权是一种违背资源配置与财产权配置的有害行为,资源的稀缺性要求其得到效率性开发,社会发展对资源的依赖性则促进了立法对囤积矿业权的炒作行为的强制干预。矿业权动态持有是市场配置资源规则与投机利益博弈的结果,符合现代民商法的"诚实信用原则",分析其法治性与合理性可为我国新时期的资源立法提供有利参考,确立可持续发展、生态并重的资源财产观。  相似文献   
59.
虞华  程鑫 《中国发展》2014,(1):52-55
近年来,随着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溅信住经济社会生活中的作用和地位显得越来越重要,各级政府逐步加大了建设诚信政府的力度,力促提高政府公信力。然而,住地疗经济发展过程中,不少地方通过干预统计考核来达到提高政绩的效果,这让统计考核在建设诚信政府中失去了应有的作用。统计考核作为一种与干部管理挂钩的考核机制,如何让其充分发挥“正能量”,在推进各地诚信政府建设中发挥苇要作用值得思考。  相似文献   
60.
检察机关执法公信力是社会公众对检察机关执法办案的信服度和对其公正性、法律权威性的评价。执法公信力的高低受内、外部多种因素的影响,应从执法理念、执法能力、执法运行机制和执法环境等方面入手,多措并举,以提升检察机关的执法公信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