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篇
  免费   1篇
各国政治   2篇
法律   18篇
中国政治   2篇
政治理论   3篇
综合类   2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二胡,已经成为传统中国音乐以至传统文化的表征;作为一种乐器,二胡实际上扮演了一种文化角色,甚至成为传统音乐的隐喻。但是,二胡的这种象征意义出现得相当晚,如果没有所谓的"现代性"在中国的出现,二胡就不会有它在中国音乐叙事上的特殊地位。  相似文献   
22.
法制现代化:一个西方的“幽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性”在西方的古典——现代——后现代历史逻辑中,首先意味着对古典的反叛。中国的法制现代化具有不可选择性和不可逆转性,而在历史时序上它开始于“后现代”对“现代”的反思之时,内含着对传统的反叛和应对“后现代”思潮的双重使命。  相似文献   
23.
形式美与内涵美的交融、静态美与动态美的契合、传统美与现代美的汇聚,是公共文化的主要审美特征。准确把握公共文化的审美特征,对于建立内涵丰富、形式优美的公共文化设施与场所,对于举办广大市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公共文化活动,对于营造和谐融洽的公共文化氛围,对于卓有成效地广泛开展城市公共文化建设,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4.
传统现代化理论认为,旧有传统是制约现代化进程的主要因素,随着这一进程的不断深入和现代民族—国家的全面兴起,国家权力将逐渐成为主宰乡村社会的主要力量,传统的力量与影响将最终消失。但对花瑶社会近百年来地方传统与国家权力之间的关系所进行的系统考察,却得出与此相反的结论:在传统国家向现代民族—国家的转变过程中,面对国家权力的强力渗透与侵入,地方传统并未全面瓦解和消失,而是依然在这一社会的日常生活和文明延续中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5.
王志泉 《行政与法》2005,28(3):53-55
法治信仰是法治的灵魂。公民普遍的法治信仰是法治得以实现的关键,培育公民对法治的信仰是建设法治国家的必由之路。当前我国公民普遍缺乏法治信仰,这既有历史原因也有现实原因。为此,我们必须从政治体制改革、立法、司法及普法教育等各方面积极培育公民对法治的信仰。  相似文献   
26.
古希腊各城邦为后世提供的政治经验是极其丰富的,这不仅包括雅典的民主政治模式,也包括另一个极端的斯巴达寡头政治模式。古希腊城邦不同政治模式的尝试,使雅典民主政治对西方法律传统的形成产生巨大的影响,并对后世法律资源丰富与成熟起到了基础性作用。  相似文献   
27.
构建上海现代社区警务机制,用科学的发展观来探索、思考新时期警务工作的框架、模式, 当务之急应把握处理好传统与现代、投入与产出、数量与质量、突击与长效、份内与份外、作为与偏为等关系,才能保证上海现代警务机制的顺利构建。  相似文献   
28.
城市化和现代化过程中,村落"小传统"前所未有地面临城市"大传统"的激烈冲击。以雷德菲尔德关于大传统与小传统的论述作为基本假设,考察其对中国村落城市化进程的适用性以及村落"小传统"的生存状态。通过分析可知,基本假设只是提供了"小传统"的变迁趋势和结果可能性,中国村落"小传统"在与"大传统"的博弈过程中依靠独特的生存机制,通过调试和与城市"大传统"的双向妥协获得生命力。  相似文献   
29.
刘丁蓉 《行政与法》2007,(10):81-83
儒家思想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是我国民族精神的一种文化支撑,对于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对儒家思想的诠释,拟证明新世纪的我国领导干部可以从儒家文化的优秀遗产中汲取营养,进行领导角色的转换以及文化适应。  相似文献   
30.
经济体制变迁中的最高人民法院(1949-1978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计划经济体制下 ,最高人民法院的主要任务不是进行具体的经济决策 ,而是以不同形式为政治服务。最高人民法院在中央各机关关系中处于被边缘化的位置 ,甚至审判与行政权力并没有严格的界限。从经济变迁来看 ,计划经济体制导致最高人民法院过于集权化 ,进而加强对下级法院的控制 ;而在市场经济的形成过程中 ,最高人民法院与地方法院的关系需要从集权转向一定程度的分权 ,让各级法院都有一定的公共政策制定权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