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篇
  免费   1篇
各国政治   2篇
法律   18篇
中国政治   2篇
政治理论   3篇
综合类   2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思想、道德、文化领域的多元、多样、多变,使中国意识形态面临“非传统”与“新传统”的悖论.一方面,改革开放使传统又一次遭遇空前涤荡;另一方面人们日益渴望以传统重建社会生活的基本同一性,30年改革开放也正在形成某种“新传统”.制度意识与意识形态主张之间的不平衡,伦理与道德之间的不平衡,市场经济观念与伦理道德、传统文化之间的...  相似文献   
42.
作为一种法律制度,中国行政法的历史同中国的法律发展史一样源远流长。其中浸透的人文精神与文化理念一直影响到今天中国行政法的发展方向。中国行政法是生长于中国的行政法,中国行政法的发展有待于了解国情的中国人的努力。只有当我们超越了机械的法律移植阶段,构建起独具中国特色的行政法律体系,才能在与世界的交流中挺直腰杆。只有把握传统文化之根,才能开辟未来可行之路。在传统与现实之间寻求行政法的可行之路,是行政法学者应当承担的使命。  相似文献   
43.
中西现代性论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现代性作为“未完成的谋划” ,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和不可逃避的命运。而现代性又有着它的合理形态与异化形态。现代性的异化 ,根源在于主客二元思维方式导致的单向度和绝对化 ,集中表现为对传统的完全抛弃。后现代主义对现代性的解构 ,具有打破僵化、开辟多元创新思路的积极意义 ,但它缺乏历史感又有着导致虚无主义的消极性  相似文献   
44.
两千余年的汉语语法研究史可以概括为三大传统:小学传统、马建忠传统和赵元任传统.小学传统是汉语语法研究的根基所在;马建忠传统借鉴西洋语法学框架,初步建立起汉语语法学体系;赵元任传统借鉴结构主义语言学方法,使汉语语法研究更加精密化、科学化.融合三个传统,吸纳西方语言学最新成果,建立成熟的汉语语法学体系,是21世纪的艰巨课题.  相似文献   
45.
中国"三次法律革命"的历史意蕴在于第三次法律革命实质上意味着我们放弃了计划经济时代对西方非主流现代性的诉求,这实质上给我们带来了有别于"古典传统"的一种新传统,即国家主义的"计划经济新传统",这种"新传统"与现代性是矛盾的,此矛盾是中国法的现代性问题的最显著特征。主流论者对此的回避不仅有悖于现代性的理性精神,也事实上造成了"中国"的缺位。中国法的现代性问题"传统"与"现代"的矛盾实质上具化为四种共时性的矛盾:古典传统与现代性的矛盾、"计划经济新传统"与现代性的矛盾、现代性与后现代性的矛盾,以及第一现代性与第二现代性的矛盾。  相似文献   
46.
In Late Qing Dynasty, the Chinese Law Family was disintegrated and the Western Law was introduced into China. Finally, China adopted the European continental Roman law tradition.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reason for China’s borrowing of such legal system and probes its development and reform in the later years. It also tries to answer the question of what will be the possible impact upon the current Chinese legal system since China now implements the policy of “one country two systems” in order to realize its reunification with Hong Kong, Macau and Taiwan. In addition, it will make some prediction upon the futur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legal system. Translated from Tsinghua Law Review, Vol. 2, 1999 (in Chinese)  相似文献   
47.
汪品级 《学理论》2011,(33):30-33
系统地考察1949年建国以后中国对外开放的三个阶段,并探讨了造成各个阶段不同特点的国际背景和国内根源。中国的对外开放,很大程度上受制于传统的影响和国内政治的状况,是一场深刻的革命。从部分开放到闭关自守再到开放,本身已经成为一种新的"传统",反过来对国内政治和传统文化施加着强大的影响。对外开放的范围和程度必须予以反思,以防止民族文化的危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