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3篇
  免费   20篇
各国政治   19篇
工人农民   3篇
世界政治   4篇
外交国际关系   16篇
法律   326篇
中国共产党   6篇
中国政治   19篇
政治理论   24篇
综合类   206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31篇
  2013年   88篇
  2012年   37篇
  2011年   29篇
  2010年   33篇
  2009年   40篇
  2008年   51篇
  2007年   43篇
  2006年   46篇
  2005年   35篇
  2004年   28篇
  2003年   27篇
  2002年   25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5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以往刑法学、犯罪学理论由于将"国家权益"或"被告人权益"等诸多权益凌驾于"被害人权益"之上产生的悖论在现实表明:被害人权益保护的地位未得到合理的重视。或者说,在诸多权益权衡之间,被害人权益总是不得不让位于其他权益,然而只有被害人权益保护才是刑事法治中具有终极意义的根本正义。因此,在出现被害人权益与其他权益出现冲突的情况下,必须坚持被害人权益保护的实质优先性,实现最初的人本关怀。  相似文献   
52.
半个世纪以来,欧洲一体化进程的实践证明,经济一体化、政治一体化的实现都离不开统一的欧洲法律体系的建设。欧洲法院司法实践证明,在欧洲一体化进程中,欧洲法院司法独立的作用功不可没。文章从分析欧洲法院的特点入手阐述其司法独立性及其在欧洲一体化进程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53.
民事法律关系是民法理论和民事制度的基石。本文就民事法律关系运用于实际 ,特别是针对民族地区民事工作的实践 ,提出了具体运用的方法 ,并探讨了运用民事法律关系对民族地区民事司法工作带来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54.
准确认定案件事实是公正执法的前提条件,科学证明是准确认定案件事实的基本途径.公安机关是间接地通过各种证据材料来认定案件事实的,因此,必须采取有效措施确保刑事执法的科学性和公正性.  相似文献   
55.
随着公民权利意识、法治意识的不断提高,以及人民法院在定纷止争中的重要性日益增强,公民通过诉讼讨要权利、找回正义的诉求呈现不断上升的趋势,人民法院审理民事案件的数量空前增加,司法公正尤其是程序正义再次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厘清司法公正与效率的关系,找出真正影响公正与效率的因素,并提出有效的对策在当前特殊的时代背景下显得极为重要。  相似文献   
56.
由于立法的语焉不详,实践中法官对待经验法则的态度呈哑铃型的极端:避用和强用。鉴于经验法则在认定事实和适用法律上的独特价值,我们认为极端型适用模式并不可取,构建并完善该制度及其配套机制以充分发挥其功效才是司法者应有的态度,本文以司法实践中部分典型民商事案件为视角,缕析了经验法则的适用现状、困境,解构了经验法则的属性、局限,建构了合理适用经验法则所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和保障程序。  相似文献   
57.
处于社会转型时期的当下,人们的利益诉求空前高涨,维权意识日渐觉醒。在行政诉讼制度缺陷凸显,越来越难以满足实际需求的情况下,人们更多地选择了信访这一维权方式,"信访不信法"成为人们解决纠纷时的常见状态。《行政诉讼法》可以以信访活动为视角,从立法理念、受案范围和审理程序等方面进行全方位修改,从而祛除人们过多依赖信访、"信访不信法"的症结。  相似文献   
58.
对于程序违法但不可撤销或者重作的具体行政行为应如何处理 ,一直是司法机关难以解决的一个实际问题。结合新颁布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针对该种违法具体行政行为的 ,可采用几种判决方式 :(1 )判决被诉行政机关采取相应的补救措施 ;(2 )如果已给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造成了损害 ,判决行政机关依法作出行政赔偿 ;(3 )判决被诉行政机关向行政相对方公开赔礼道歉 ;(4 )向被告和有关行政机关提出给予主要行政责任人员行政处分的司法建议 ;(5 )发现违法犯罪行为的 ,建议有权机关依法处理。  相似文献   
59.
法律工作中,交际口才的话题、语境、对象、听.问、距离、态势等基本环节均独具特色,掌握司法交际口才将十分有利于提高法律工作的效果.  相似文献   
60.
Why has it taken so long for member states to appoint women to the Court of Justice? Despite having won relatively significant policy instruments for equal treatment at work and high levels of legislative representation, women in the European Union have been slow to extend the demand for gender mainstreaming to courts. Prior to 1999, the Court of Justice had had one woman member until Ireland appointed Fidelma Macken in late 1999, and Germany appointed Ninon Colneric and Austria appointed Christine Stix-Hackl Advocate General in 2000.The 1995 U.N. meeting in Beijing was a catalyst for the demand for balanced participation of women and men in decision-making processes within the E.U., and it coincided with Sweden, Finland and Austria joining and championing the cause of gender equality. In 1999, the Commission published a report on women in the judiciary and women lawyers began to organize across Europe. After tracing the appointment process, I review the European Parliament's role in championing women on the Court and consider recent developments. Courts, particularly supranational and federal courts, are representative institutions even if their representative function differs from legislatures. Non-merit factors have always been a factor in judicial appointments and thus the demand for women on the bench is not a terrible deviation from merit. An all male bench is no longer legitimate. This revised version was published online in July 2006 with corrections to the Cover Dat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