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4篇
  免费   7篇
各国政治   24篇
工人农民   2篇
世界政治   2篇
外交国际关系   20篇
法律   94篇
中国共产党   5篇
中国政治   24篇
政治理论   40篇
综合类   15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33篇
  2012年   28篇
  2011年   28篇
  2010年   33篇
  2009年   30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37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 毫秒
111.
自"芝加哥学派"开启现代社区研究以来,社区治理研究已走过百年历程。方法服务于主题,研究方法对理论研究与创新起着重要支撑作用。对百年来社区治理研究的历史梳理和比较分析发现:其一,国外研究经历了从社区类型、社区结构、社区发展到社区意识等的主题转变,理论分析长期占据方法主流,20世纪80年代后实证研究逐渐占据主导地位,并且日益"微观化";其二,国内研究经历了早期乡村社区和现代社区服务、社区建设、社区治理的主题转换,研究方法以理论分析为主,实证研究得到快速发展;其三,受议题、学科和主观认知三重因素影响,中外社区治理研究方法各有不同,凸显出"方法论关怀"和"偏重本体论"的认知差异,中国的理论分析比例较高。未来的社区治理研究既要关注微观过程又要连接宏观结构,坚持"结构-过程"范式,做好跨域区域案例比较研究,以国家与居民的"双重需求"为端口做好"量质融合"的实证研究。  相似文献   
112.
113.
中国东部曾是中国现代东南亚研究的发源地,知名东南亚学者的集中地,首批东南亚研究成果的产生地,有过一段辉煌的历史.在研究力量先后南下北移之后,东部的东南亚研究进入沉寂期.改革开放之后,东部经济的迅猛发展及与东南亚地区经济联系的日益紧密促成了东部东南亚研究的复苏,江苏省东南亚研究会的成立就是一个标志性事件.从此,东部东南亚研究进入了一个发展期并在发展中显现出诸多特点.  相似文献   
114.
二战后,日本史学界以国内某行政区或某历史区域为对象的地域史研究取得了丰硕成果。战后初期,出于根除皇国史观等的影响及修正历史教育的需要,学界开始推动地域史研究。地方史研究协议会的成立为相关研究者、研究机构间的协作提供了平台。战后初期的地方史研究对战前乡土史进行了批判,并以唯物史观为基本理论框架,侧重社会经济史研究。1970年前后,日本地域史研究得到飞速发展。各地的地方史研究会相继成立;地方史料的发掘、保存、公开活动取得巨大成果;研究方法、理论的探讨亦形成一定体系。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地域史研究在目的、方法、视角上有诸多转变,逐渐摆脱附属于整体史的地位而走向自立。二战后日本地域史研究成果数量庞大、类型多样,但也存在不少问题,如资料收集和研究的片面性、研究成果良莠不齐等。  相似文献   
115.
本文旨在探讨从1993年到2013年间越南对中国外交的研究状况。越中关系正常化以后,特别是随着1993年中国研究中心的成立,包括中国外交在内的中国研究在越南进入一个新阶段。越南不仅成立了专门的研究机构,研究队伍也不断壮大,后备人才培养方面也取得不小进展,与此同时涌现出不少关于中国外交的研究成果。然而,至今尚没有专门的文章总结越南的中国外交研究。本文将分析1993年以来越南出版的关于中国外交的研究成果,分为中国总体外交政策、对外关系和越中关系三个类别,分析各自的特点,并介绍研究机构、队伍与人才培养等方面的情况。  相似文献   
116.
教师的教学行为决定着教学的有效性。在大学英语教学改革进入成果推广的阶段性实践中,需要高度重视对改革成果的具体实施者——大学英语教师群体的研究,英语教师的教学行为是英语教学理念、课程改革成果演变成学生学习成就的关键,只有密切结合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深入广泛地开展对教师英语教师行为的研究,我们才能真正实现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成果目标。  相似文献   
117.
研究性学习强调学生学习的自主性,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也由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习的指导者.  相似文献   
118.
关于清代诗学史的研究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清代诗学相比前代诗学,具有文献丰富、作者众多、流派纷繁的特点,现有的研究由于视角单一,同时缺乏对文献的发掘和关注,视线集中在有限的少数问题上,遮蔽了清代诗学的丰富性和多样性。鉴于此,笔者结合自己多年的研究实践对清代诗学研究的方法谈了点看法。  相似文献   
119.
刑事诉讼的现代化必须立基于刑事诉讼法学研究的科学化,而刑事诉讼研究者确立科学的法学研究方法论则是后者的基石。法学研究方法论是关于法学研究方法和思路的总体性抽象说明,它的重点在于解释说明研究过程中研究者的哲学观念和基础认知,更多的反映了研究者预设的主观价值判断和基本的学术立场。需要在区分法学研究方法论与法学研究方法、法律(学)方法论三个概念的基础上,认知法学研究方法论的特殊价值。刑事诉讼法学的研究应以法律经济学研究方法论为借鉴,从研究的逻辑起点、研究的认识论基础和研究的学术认知立场三个层面入手,培塑本学科的法学研究方法论。  相似文献   
120.
This paper addresses three questions: First, what is the extent of research transfer in natural sciences and engineering among Canadian university researchers? Second, are there differences between various disciplines with regard to the extent of this transfer? And third, what are the determinants of research transfer? To answer these questions, the paper begins by differentiating between technology transfer and knowledge transfer. It then identifies the individual researcher as the unit of analysis of this study and introduces a conceptual framework derived from the resource-based approach of firms. The paper then reviews the literature on each of the factors included in the conceptual framework, beginning with the dependent variable, knowledge transfer. The conceptual framework includes four categories of resources and one category of research attributes that are likely to influence knowledge transfer. Based on a survey of 1,554 researchers funded by the Natural Sciences and Engineering Research Council of Canada (NSERC), comparisons of means of research transfer across research fields were conducted. Multivariate regression analyses were used to identify the determinants of research transfer by research field. The results of these analyses indicate that researchers transferred knowledge much more actively when no commercialization was involved than when there was commercialization of protected intellectual property. This paper thus adds to the relatively scarce evidence about knowledge transfer by examining knowledge transfer from a broader perspective than strict commercialization. The findings of this paper are also interesting for other reasons. We obtained statistical evidence indicating that researchers in certain research fields were much more active in knowledge transfer than those in other fields, thereby pointing to differences in levels of knowledge activities across research fields. Furthermore, we obtained evidence showing that only two determinants explained knowledge transfer in all the six research fields considered in this study, namely, focus of research projects on users’ needs, and linkages between researchers and research users. Statistical evidence obtained indicates that the other determinants that influence knowledge transfer vary from one research field to another, thus suggesting that different policies would be required to increase knowledge transfer in different research fields. The last part of the paper outlines the implications of the regression results for theory building, public policy and future research.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