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7篇
  免费   8篇
各国政治   1篇
工人农民   2篇
世界政治   2篇
外交国际关系   7篇
法律   146篇
中国共产党   1篇
中国政治   6篇
政治理论   2篇
综合类   58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30篇
  2009年   27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This article surveys the current law in various states as well as the Model Rules of Professional Conduct regarding whether a mediator‐lawyer may draft a settlement agreement at the conclusion of a mediation. It includes a look at the traditional boundaries between a lawyer and a mediator and concludes with a recommendation on how California should approach whether a mediator‐lawyer should be allowed to draft a settlement agreement for parties at the conclusion of a mediation.  相似文献   
32.
Institutional designers,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s and post-Soviet political actors have directed considerable attention to the design and conduct of elections in postcommunist states. This article explores the nature of electoral system re-design by investigating the motives and interactions of legislators, parties and presidents. Following the veto players literature, the analysis focuses on the determinants of policy stability and change. The process of institutional re-design is evaluated in two cases: the successful introduction of the Law on Political Parties in Russia and unsuccessful attempts at major election reform in Ukraine. The article shows that the outcomes of policy reform processes in these 'superpresidential' systems were not solely determined by presidential preferences. Rather, to fully understand election system re-design, it is critical to evaluate the preferences of all relevant veto players.  相似文献   
33.
就《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船舶碰撞纠纷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所涉及的一些问题进行评述,包括船舶碰撞纠纷案件适用的准据法、比例过失原则、责任主体等,指出该规定重塑了比例过失原则,发展了中国船舶碰撞法,澄清了审判实践中的一些长期未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34.
通过介绍新加坡国际仲裁中心最新版本《仲裁规则》(第四版),并将之与新加坡国际仲裁中心较早版本《仲裁规则》(第三版)进行比较,简要评述新旧版本之异同,指出该最新版本在功能和制度上虽具有一定的新意,但也有可能在实务中引出更多的问题。总体而言,该最新版《仲裁规则》更加突出地体现了新加坡国际仲裁中心管理案件的功能和仲裁庭自主进行仲裁程序之间的平衡,有望促进新加坡国际仲裁中心地位的进一步巩固。  相似文献   
35.
《鹿特丹规则》的条文变化,表面上看是船方与货方权利与义务的再分配,但最终影响的还是船货双方背后的海上货物运输相关的各种保险,以及保险人之间风险和利益的分配。从保险人角度出发,对货运险和保赔险在新的公约体系下可能受到的影响进行分析,并提出合理建议。  相似文献   
36.
跨WTO体制的规则冲突及其解决路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越来越多的国际条约包含贸易限制措施,这些贸易限制措施被用来追求各种非贸易目标或价值,比如环境、人权、劳工标准等,这种做法将增加WTO规则与其他国际法规则之间相互冲突的可能性。但是,国际法中还找不到任何明确的方法以确定贸易法与人权法、环境法或海洋法等的关系。不过,WTO规则与其他国际法规则之间跨体制的规则冲突仍可通过协调一致的解释而避免,这是因为WTO的规定中经常使用一般的、广泛的条款,为其解释留下了余地,使WTO裁决机构得以考虑到其他国际义务。在解释WTO的规定时,可采用国际法推定为不冲突的方法避免冲突;在明显可看出一个WTO协定的用语具有演变的意义、带有一些内在弹性时,还可以考虑使用演变解释的方法。  相似文献   
37.
从韦伯构建社会理论的内在逻辑规则-权力-行动的分析框架上来看,其所设计的以高效率运行为目标的经典科层制模型蕴含着三大基本假设:即完全理性假设、一元制权力支配假设和中立人行动假设。无论从科层制模型的内在逻辑上来分析,还是从哥伦比亚学派和法国组织社会学学派翔实的实证研究上来探讨,科层制理论所蕴含的基本假设内含着三大张力:(1)理性规则的刚性与行动的自主性之间的张力;(2)正式权力的僵化性与行动的策略性之间的张力;(3)单一行动与多元行动之间的张力。这三大张力在现实的科层组织运行中形成了三大削平机制,实现了科层组织的动态平衡与持续发展,从而一方面祛除了科层制理性神话之魅,一方面破灭了极端批判者科层制消亡论的谶言。中国作为官僚制的故乡,西方的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为我们认识、理解并发展中国式科层制模式提供了基础与参照。  相似文献   
38.
《鹿特丹规则》:一个值得珍惜的统一法律的机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就国际海事委员会(CMI)和联合国国际贸易法委员会(UNCITRAL)有关《鹿特丹规则》的准备、起草、讨论等工作进行简要回顾,并对中国海商法协会及中国政府代表团的参与及贡献进行简单介绍。此外,还对《鹿特丹规则》的核心内容作一浅显的说明,指出《鹿特丹规则》较好地平衡了在现今条件下的船货双方利益,是一个值得珍惜的统一国际海上货物运输合同法律的机会。  相似文献   
39.
《鹿特丹规则》的一个创新之处在于将批量合同明确纳入了公约的调整范围,并对批量合同采取非强制适用的原则。但《鹿特丹规则》对批量合同定义的模糊性以及合同自由在批量合同范围内的应用,都可能危害一部分托运人的利益,而《鹿特丹规则》又未对其给予足够的保护,可能会有碍海运法规的国际统一。通过对《鹿特丹规则》中与批量合同相关的条文进行分析,探讨和评论其中涉及的法律问题。  相似文献   
40.
台湾地区税捐稽征法第12条之1课税构成要件之认定及明订举证之责任,将税捐稽征中已实行多年的实质课税原则条文化。当避税安排的法律形式与其经济实质不相符时,稽征机关认定应税事实应以实质经济事实关系及其所生实质经济利益之归属与享有为依据。由量能课税原则导出的实质课税原则,重经济实质甚于法律形式,是实现税捐正义的实质性手段,并不违背税收法定原则。稽征机关实质课税的自由裁量权理应谦抑行使,其以税捐负担的公平分配为原则,以不损害纳税人的合法权益为底限。稽征机关依据经济实质认定应税事实,应依法承担举证责任,纳税人依法应尽协力义务,否则,稽征机关有权推定应税事实。大陆《税收征管法》亦应增订实质课税原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