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1篇
  免费   5篇
各国政治   6篇
工人农民   1篇
世界政治   3篇
外交国际关系   3篇
法律   193篇
中国共产党   3篇
中国政治   12篇
政治理论   12篇
综合类   163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20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24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30篇
  2007年   26篇
  2006年   26篇
  2005年   36篇
  2004年   31篇
  2003年   30篇
  2002年   29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51.
论社会主义法治之下的以德治国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社会主义法治之下“以德治国”方略的提出,需要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提高执政党和党的领导干部的思想道德素质,形成以法治为主,辅以德治的社会政治局面。把法律的正义性与社会的道德价值统一起来,使社会主义法治形成自觉、自律、理性的法治秩序。  相似文献   
252.
从“人性论”的角度进一步探索中西法律传统的成因,认识其差异所在,并期望有所收获。  相似文献   
253.
当前推进我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应正确处理党的领导、人民民主与依法治国,政治文明建设与社会稳定,保持中国特色与借鉴西方政治文明有益成果,民主与法制,经济体制改革和政治体制改革之间的关系,使党的十六大所确立的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基本原则得以贯彻和体现。  相似文献   
254.
预防型民事责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预防型民事责任,是指权利相对人的行为对权利人的权利已经造成损害并且还在继续侵害时,或者虽没有造成现实损害却存在造成侵害的危险时承担的一种民事责任。其目的是预防损害的继续或者是损害的发生。此种民事责任的承担,只需要证明权利人享有该权利,相对人的行为(作为或不作为)已经或者即将对权利人的权利造成侵害即可。责任人承担此种责任,采取的是无过错责任原则,不需要考虑责任人的过错。预防型民事责任不是不适用消灭时效,而是消灭时效在预防型民事责任中无法成就而无从适用。  相似文献   
255.
西部招商引资的法律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西部地区的落后现状 ,在西部大开发的过程中 ,应采取多种渠道招商引资 ,如争取国家财政拔款 ,聚集本地闲散资金 ,制定优惠政策吸引外资等。西部招商引资必须在法治的框架下进行。应尽早制定相关法律法规 ,用立法对西部投资进行利益激励 ;树立文明、效率、公正的执法形象 ;大力提高西部司法人员的法律素质 ,为西部开发及招商引资提供法律保护 ;同时 ,要加大法律和政策的控制力度 ,促进西部开发、招商引资及环境保护同步进行。  相似文献   
256.
良好的法治环境是东北振兴的前提,法律信仰的缺失是东北法治建设步履维艰的症结所在。东北法治环境落后于南方的根本原因在于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缓慢,也就是市场化改革滞后即制度变革滞后。经济市场化是保证权力信仰、政策信仰不可逆转地为规则信仰、法律信仰所取代的物质基础。国家工作人员对法律采取的是肯定还是否定的态度直接影响到一般公民对法律的看法,这就要求严格控制和监督国家机关的行为,确保立法民主科学,行政法治和司法公正。  相似文献   
257.
本文从国家利益的角度出发,阐述了国家利益和公民权利、国家利益和国家权力、公民权利和国家权力的关系,在此基础上,论述法的规范价值.法治实现的核心,是认可法的规范价值.法治的终极目的,是维护国家利益.为维护整体的国家利益,法的约束力,针对公民自由,也针对具体的国家权力.  相似文献   
258.
非法证据问题除了包含技术层面的因素,还涉及了法律的本质、价值观等更为抽象的价值层面的因素.所以在诸多证据规则中,非法证据排除规则所引发的争议和分歧也相对较多,而这些冲突都决定了非法证据排除规则应是我国证据可采性规则的主要部分.目前,我国从总体上讲没有成体系的证据的可采性规则,正是由于这种不足,为理论界对非法证据方面的理论研讨和制度设计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相似文献   
259.
特别权力关系法治化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特别权力关系是受公法调整的特别法律关系之一种。特别权力关系理论发端于19世纪君主立宪时代的德国,并在德国、日本和我国台湾地区经历了一个不同程度的发展和修正过程。我国实际生活中存在的大量特别权力关系由于缺乏相关的理论支撑和立法规范,游离于法治之外,因而有必要从我国行政法治并不理想的现实出发,引进“修正后的特别权力关系理论”的积极、合理因素,顺应我国法治发展的趋势,以现代法治理念为指导,将特别权力关系纳入法治轨道,使之逐步法治化。具体进路为:优先保护特别权力相对人的基本权利;尽力规制特别权力的配置;对特别权力主体的自治行为进行程序控制;对特别权力关系的司法审查体现特殊性。  相似文献   
260.
作为近代以来民主宪政的一大成果,政教分离在政治现代化的国家逐渐变成了主流模式.政教分离的原则和实践并非一朝确立和形成,从认识到中世纪高度政教合一体制的弊端,通过政治宣言而废除之,到以宪法条文明确规定国家实行政教分离制度,逐步推进政治和司法改革,通过司法判决来规定政府与宗教之间的界限,最终实现从制度上保障政教分离,经历了复杂的政治和社会发展历程.战后日本的政教分离则是由外来的军事占领国根据外国本身的政教分离原则和实践来强行废除国教而设计出来的一种宪政体制.总结这些经验,有助于我们正确而合理地处理政治与宗教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