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782篇 |
免费 | 2篇 |
专业分类
各国政治 | 9篇 |
工人农民 | 17篇 |
世界政治 | 11篇 |
外交国际关系 | 4篇 |
法律 | 569篇 |
中国共产党 | 10篇 |
中国政治 | 50篇 |
政治理论 | 22篇 |
综合类 | 92篇 |
出版年
2025年 | 1篇 |
2024年 | 8篇 |
2023年 | 8篇 |
2022年 | 9篇 |
2021年 | 8篇 |
2020年 | 30篇 |
2019年 | 25篇 |
2018年 | 10篇 |
2017年 | 40篇 |
2016年 | 32篇 |
2015年 | 18篇 |
2014年 | 32篇 |
2013年 | 68篇 |
2012年 | 42篇 |
2011年 | 59篇 |
2010年 | 45篇 |
2009年 | 42篇 |
2008年 | 49篇 |
2007年 | 57篇 |
2006年 | 31篇 |
2005年 | 21篇 |
2004年 | 30篇 |
2003年 | 27篇 |
2002年 | 14篇 |
2001年 | 20篇 |
2000年 | 7篇 |
1999年 | 4篇 |
1998年 | 5篇 |
1997年 | 2篇 |
1996年 | 5篇 |
1995年 | 3篇 |
1994年 | 5篇 |
1993年 | 3篇 |
1992年 | 4篇 |
1991年 | 5篇 |
1990年 | 3篇 |
1989年 | 4篇 |
1988年 | 2篇 |
1987年 | 4篇 |
1986年 | 1篇 |
1985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7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1.
赵家鑫 《北京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11,20(4):47-49,70
我国《刑法》第17条第2款规定:"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对于这8种犯罪是指犯罪行为还是具体罪名,刑法学界展开了激烈的争论,大体上有罪行说、罪名说两种观点。相对刑事责任年龄承担责任范围的标准具有不确定性,对于相对刑事责任年龄承担刑事责任的范围标准不能一概而论,应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因此在罪行说和罪名说的基础上引入附条件的刑事责任年龄制,对于完善相对刑事责任年龄人承担责任范围的标准具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92.
从理论创新的理论基础和时代背景看,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形成发展,有着深厚的思想理论来源和鲜明的历史时代背景;就理论创新的实践基础而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是以国内外社会主义建设正反两方面的历史经验教训为历史根据,以新中国60多年特别是改革开放30多年的成功实践为实践基础。 相似文献
93.
论犯罪低龄化与刑事责任年龄制度改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追溯中国古代刑事责任年龄的立法沿革,研究国外及港澳台地区刑事责任年龄的阶段划分,对于更好地改革完善我国刑事责任年龄制度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当前,针对未成年人犯罪低龄化趋势,适当降低刑事责任年龄既十分必要,又不失为一种有效的对策。 相似文献
94.
张应立 《吉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23(1):93-97
老年(龄)化是生产力不断进步,人类社会不断发展的必然趋势。我国自1999年进入老年(龄)化社会后,老年(龄)化速度大大高于世界其他国家。在快速老年(龄)化过程中产生了包括老年犯罪在内的诸多社会问题,解决这些问题才能更好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结合浙江省老年(龄)化实际及老年(龄)化过程中老年人犯罪发展变化实际,阐述两者间关系,提出遏制老年(龄)化进程中老年犯罪的对策。 相似文献
95.
于艳丽 《天水行政学院学报》2010,(5):72-75
近十年来,关于女性法定退休年龄的调整问题,已成为政界、学术界热烈讨论的一个话题。目前学术界的主流观点是我国应该延长女性退休年龄,但是女性推延退休也面临很多矛盾,所以也有部分学者主张暂不调整。本文对学术界正反方的观点分别进行归纳梳理,并介绍相关调整女性退休年龄的方案。 相似文献
96.
探索网络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新途径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互联网的普及,向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提出了挑战,也提供了机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通过提高认识、更新观念,掌握思想政治工作的主动权;建立专门的思想政治教育网站,占领网络阵地;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思想政治教育队伍等途径,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 相似文献
97.
翟勇彪 《河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15(3):74-76
近几年,各地公安机关陆续推出许多“累死”在平凡而繁忙的工作岗位上的普通基层民警作为宣传典型,并把这些典型当作公安队伍建设的“成绩”。但是宣传这些典型的同时也暴露出公安基层队伍管理的诸多弊端和漏洞。 相似文献
98.
未成年人不能适用无期徒刑的误区——以刑法第49条和第17条第3款的关系为中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波 《贵州警官职业学院学报》2006,18(3):39-41
未成年人能否适用无期徒刑,理论上的观点是否定说。其理由是刑法第49条规定,未成年人不得适用死刑,其法定最高刑就是无期徒刑;根据刑法第17条第2款,无论从轻或者减轻处罚,都不能适用无期徒刑。司法实践一直都肯定未成年人可以适用无期徒刑,但缺乏正确的理由支持。否定说的错误在于混淆了法定刑和宣告刑的界限,未成年人不得适用死刑,其含义是宣告刑而不是法定刑。决定未成年人的责任时,首先应引用刑法第17条第3款,根据其法定刑,最高可以是死刑,如果不需要判处死刑,就是遵守了刑法第49条的原则。虽然大多数情况下,引用刑法第17条第3款就足够了,但是,在绝对确定的死刑以及情节冲突的情况下,必须引用刑法第49条才能解决问题。由于刑法第49条是个原则性的规定,必须修正才能更好地适用。 相似文献
99.
付淑玲 《湖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21(5)
由于立法上缺乏刑事责任年龄认定标准;司法实践中户籍资料、被告人供述和辩解、证人陈述和骨龄鉴定认定依据均存在问题;刑事证据采纳标准和司法成本影响刑事责任年龄的认定,从而导致犯罪嫌疑人尤其是未成年人刑事责任年龄的认定处于不确定状态。对此,立法上应明确规定认定刑事责任年龄的法律依据;司法实践中,严格户籍管理,适当运用骨龄鉴定,严格遵守证据的采信规则,合理规划司法成本。 相似文献
100.
王祥珍 《贵州警官职业学院学报》2009,21(2):80-81,90
我国义务教育法第11条关于儿童入学年龄的规定,脱离了我国的实际,造成了该条规定在现实生活中的认识不统一及实际上不能执行。为了避免理解不统一带来的法律遵守执行存在的问题,建议对义务教育法第11条的规定进行修改。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