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篇
  免费   11篇
外交国际关系   22篇
法律   3篇
综合类   26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目的:探讨春秋季节对SD大鼠免疫功能影响的内在机制,为呼吸系统的病理生理机制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采用松果腺摘除大鼠模型,测定春秋二分大鼠脾脏指数和胸腺指数、肺泡巨噬细胞吞噬功能。结果:①生理组和伪手术组脾脏指数和胸腺指数,秋分明显低于春分,差异有显著性(P<0.05,P<0.01);手术组春分和秋分时差异不显著。②生理组肺泡巨噬细胞吞噬功能秋分明显低于春分,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伪手术组与手术组春分和秋分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结论:①SD大鼠脾脏、胸腺、肺泡巨噬细胞吞噬功能存在秋低春高的季节节律。②SD大鼠松果腺褪黑素是免疫功能季节性节律变化的中介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12.
以1×104个柔嫩艾美耳球虫(Eimeria tenella)孢子化卵囊感染10日龄AA肉鸡,于感染后第24、48及72小时分离鸡盲肠上皮间淋巴细胞(IELs)。提取鸡盲肠IELs总RNA,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IL-17的表达动态;然后用FITC标记的抗鸡CD4单抗和PE标记的抗小鼠IL-17单抗作为抗体对盲肠IELs进行荧光抗体染色,再进行流式细胞术分析,检测了表达IL-17的CD4+盲肠IELs在柔嫩艾美耳球虫感染后的动态变化。实时荧光定量PCR结果表明,鸡在感染柔嫩艾美耳球虫后能够显著上调IL-17mR-NA的表达水平,流式细胞分析结果表明,在球虫感染后表达IL-17的CD4+细胞数量显著上升。这些结果表明,IL-17参与了宿主抵抗球虫感染的反应。  相似文献   
13.
用106 TCID50CSFV石门株感染巴马小型猪,通过监测被感染猪的临床体温、观察其病理变化、检测猪瘟病毒在体内的复制情况、检查猪瘟病毒感染后对外周血淋巴细胞增殖的影响,并分析外周血CD3+、CD4+、CD8+T淋巴细胞的动态变化,以确定巴马小型猪对CSFV的敏感性。结果,攻毒后第3天被感染的巴马小型猪出现病毒血症,并在第7天就已达到1×106 copies/μL以上;腹股沟淋巴结中病毒含量最高,颌下淋巴结次之。淋巴细胞增殖试验表明,用固定剂量的刀豆素刺激,被感染的巴马小型猪外周血淋巴细胞增殖出现不同程度降低;其外周血中CD3+、CD4+、CD8+T淋巴细胞的比例降低。结果表明,巴马小型猪可以作为CSFV的感染模型。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茯苓不同部位水提物对脾虚模型小鼠的健脾作用。方法 将72只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白茯苓低、高剂量组,赤茯苓低、高剂量组,茯苓皮低、高剂量组,阳性药组,每组8只。采用番泻叶水煎液加饥饱失常的复合因素法复制脾虚模型。比较各组小鼠体质量及肛温并对小鼠一般行为学进行观察,观察其脏器指数、粪便含水率、小肠推进率、外周血白细胞计数、血清D-木糖含量及白细胞介素-2(interleukin-2,IL-2)、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 α,TNF-α)、分泌型免疫球蛋白(secretory immunoglobulin A, sIgA)水平的变化,并测定其结肠组织中密封蛋白(Claudin)、闭合蛋白(Occludin)的表达水平。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小鼠体质量下降、粪便含水量上升(P<0.05);小鼠的脏器指数、D-木糖、sIgA含量及结肠组织中Claudin、Occludin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小鼠小肠推进率、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及IL-2、TNF-α水平显著上升(P<0.05)。与模型组比较,各给药组上述指...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运脾化浊法治疗脾虚型高尿酸血症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使用回顾性研究的方法,检索天津市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的电子病历系统,收集近5年住院的脾虚型高尿酸血症患者,选择接受运脾化浊法治疗的45例患者为运脾化浊组,采用倾向性评分匹配法匹配以接受常规西医治疗的45例患者为常规治疗组,疗程均为2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尿酸水平、脾虚证症状评分。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血尿酸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两组患者降尿酸达标率(运脾化浊组40%、常规治疗组55.56%)以及降尿酸疗效相近(P>0.05)。治疗后运脾化浊组脾虚证症状评分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降低幅度较常规治疗组更大(P<0.05);两组中医症状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运脾化浊法治疗脾虚型高尿酸血症,可降低患者的血尿酸水平且明显改善其脾虚证症状。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参苓白术散加减治疗脾虚型慢性腹泻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5例慢性腹泻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3例和对照组32例。对照组给予口服蒙脱石散治疗,观察组采用参苓白术散加减治疗。2周为1个疗程,2个疗程后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症状积分变化以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两组治疗后各项症状积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各项症状积分差值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在大便次数、大便性状、腹痛、食欲不振、倦怠乏力、脘腹痞满方面改善明显,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参苓白术散加减治疗脾虚型慢性腹泻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大鼠胃切除术后小肠内滴注芪黄煎剂对黏膜地址素细胞黏附分子-1(mucosal addressin cell adhension molecule-1,MAdCAM-1)与细胞间黏附分子-1(intercellular adhesion molecule-1,ICAM-1)及其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 将60只SD大鼠分为3组,每组20只。假手术组大鼠仅行腹部皮肤切开后缝合手术,模型组大鼠胃切除后给予肠内营养液能全素,芪黄煎剂组大鼠胃切除后先给予芪黄煎剂再滴注营养液能全素。连续给药7 d后,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MAdCAM-1、ICAM-1蛋白表达水平,采用RT-PCR荧光定量法检测MAdCAM-1、ICAM-1mRNA相对表达水平。结果 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PP结中MAdCAM-1、ICAM-1及其mRNA表达水平均明显下降(P<0.05);与假手术组比较,芪黄煎剂组大鼠PP结中MAdCAM-1、ICAM-1及其mRNA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5)。结论 芪黄煎剂能增加肠黏膜效应部位MAdCAM-1、ICAM-1及其mRNA表达水平,改善胃切除术后肠黏膜免疫屏障功能。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补益脾胃法结合虫类药对中后期脊髓损伤患者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将40例脊髓损伤中后期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对照组予综合康复治疗和甲钴胺片口服,治疗组予综合康复治疗和龙芪强肌饮及虫类药煎服,观察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美国脊髓损伤协会(American spinal injury association,ASIA)感觉功能、运动功能评分,功能独立性测量(the functional independent measure,FIM)评分以及体感诱发电位(somatosensory evoked potential,SEP)潜伏期。结果 两组治疗后ASIA感觉功能评分、运动功能评分,FIM评分均明显高于治疗前(P<0.05),SEP潜伏期低于治疗前(P<0.05)。两组治疗前后ASIA感觉功能评分、运动功能评分,FIM评分,SEP潜伏期差值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补益脾胃法结合虫类药能有效促进中后期脊髓损伤患者神经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松果腺对脾脏免疫功能季节性变化的影响。方法:采用松果腺摘除动物模型,运用噻唑蓝(MTT)比色分析法,测定冬春两季Wistar大鼠脾脏T淋巴细胞增殖率变化情况。结果:春分时生理组、伪手术组和手术组脾脏T淋巴细胞增殖率均低于冬至时相应组别的数值,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冬至时生理组与伪手术组脾脏T淋巴细胞增殖率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春分时,手术组与伪手术组脾脏T淋巴细胞增殖率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无论冬至或春分,伪手术组和手术组脾脏T淋巴细胞增殖率均低于生理组,其中手术组数值明显低于当季生理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结论:脾脏T淋巴细胞增殖率存在冬高春低的变化趋势,松果腺摘除对脾脏免疫功能具有下调作用,松果腺对脾脏T淋巴细胞增殖率的影响不具有唯一性。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脾虚患脂质过氧化对红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红细胞酵母菌混合花环法和硫代巴比妥酸(TBA)法检测脾虚患红细胞C3b受体花环率(RBC-C3bRR)、血浆及红细胞膜丙二醛(MDA)水平。结果:脾虚患RBC-C3bRR和红细胞胞膜免疫复合物花环率(RBC-ICR)明显降低,血浆MDA和红细胞膜MDA明显升高;RBC-C3bRR与血浆MDA、红细胞膜MDA呈负相关,其中红细胞膜MDA和RBC-C3bRR关系更为密切。结论:红细胞膜脂质过氧化损害对RBC-C3bRR有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