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49篇
  免费   14篇
各国政治   35篇
工人农民   39篇
世界政治   12篇
外交国际关系   20篇
法律   180篇
中国共产党   191篇
中国政治   262篇
政治理论   83篇
综合类   54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27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72篇
  2013年   115篇
  2012年   99篇
  2011年   92篇
  2010年   108篇
  2009年   108篇
  2008年   96篇
  2007年   103篇
  2006年   90篇
  2005年   82篇
  2004年   93篇
  2003年   77篇
  2002年   57篇
  2001年   33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861.
在具体的司法实践过程中,如何妥善处理民愤与量刑特别是死刑量刑之间的关系,将直接影响司法实践的社会认同度。科学把握民愤与酌定量刑情节以及法定量刑情节的关系,是刑法理论和司法实践必须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862.
以人为本的科学内涵可以从四个方面来解读:第一,以什么“人”为本?以人为本必须体现人类向度,但要防止无视其他物类的人类中心主义;以人为本必须体现集体向度,但要防止用集体压制个人的集体专制主义;以人为本必须体现个体向度,但要防止个人至上的极端个人主义。第二,以人的“什么”为本?以人为本不是以个别人、少数人、个别阶级、阶层、政党或特权集团的利益为本,而是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本。第三,“什么人”以人为本?从广义上讲,人人都是实施以人为本的主体;从狭义上讲,其主体是中国共产党。第四,以人为本的“本”是什么?以人为本的“本”不是指“本体”,而是指“根本”。  相似文献   
863.
警民关系和谐与否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着重要的地位和作用。警民和谐既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也是社会和谐的动力。因此,当前公安队伍建设要加大力度,坚持科学发展、以人为本,促进警民和谐.从而实现社会安定、和谐、健康、有序的发展。  相似文献   
864.
党的十五大确立了依法治国方略,其主要目的是规范国家的运作,可以称之为依公法治国。“依公法治国”促进了我国的法治建设,但是“依公法治国”对民生的忽视已经引发了许多社会问题。党的十七大突出强调了民生问题,明确了要深入发展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因此依法治国在我国应逐步向民生转向,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和谐进步。  相似文献   
865.
用来支持和维系现有社会关系的在线交流越来越多地融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文章研究调查了与偏爱当面交流、电话通讯和在线交流相关的因素。对强调关系来源、关系亲密程度和沟通内容会影响青少年选择何种沟通渠道的背景框架进行了实证检验。  相似文献   
866.
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落实十七大提出的推进以民生为基础的社会建设目标的背景下,重视并理性看待政府在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中的责任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67.
人民内部矛盾理论是毛泽东哲学思想的重要内容。以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为代表的中央领导集体,在改革开放的新的历史条件下,创造性地丰富和发展了毛泽东关于人民内部矛盾的学说,使党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理论和实践达到了新的境界和新的水平。  相似文献   
868.
科学发展观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发展理论的总范畴和总概念,它是以唯物史观为其哲学基础的。唯物史观是关于现实的人及其历史发展的科学,这种“现实的人”或者说“以人为本”的实践,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与核心。在唯物史观的“现实的人”上出现盲区,往往会在发展观上陷入误区,如果偏离科学发展观,必然会导致错误的实践。  相似文献   
869.
从陕甘宁边区社会和谐诉求的历史话语中诠释中国共产党对“民族和民生”的马克思主义解读,有利于剖析民族民生观的历史内涵和历史价值,更加彰显出民族民生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的现实意义,从而有助于我们理解“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的内涵,增强中国共产党的民生观念,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870.
新时期和谐警民关系的构建,要依据执法为民理念,坚持以人为本原则,转变思想观念,调整工作思路,创新管理方式。通过自身的行动,树立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人民警察形象,形成和谐的警民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