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53篇
  免费   88篇
各国政治   98篇
工人农民   308篇
世界政治   118篇
外交国际关系   90篇
法律   638篇
中国共产党   230篇
中国政治   1105篇
政治理论   461篇
综合类   2293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20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35篇
  2020年   58篇
  2019年   59篇
  2018年   75篇
  2017年   70篇
  2016年   66篇
  2015年   90篇
  2014年   302篇
  2013年   391篇
  2012年   336篇
  2011年   374篇
  2010年   343篇
  2009年   380篇
  2008年   350篇
  2007年   374篇
  2006年   391篇
  2005年   362篇
  2004年   338篇
  2003年   318篇
  2002年   258篇
  2001年   195篇
  2000年   100篇
  1999年   25篇
  1998年   8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4 毫秒
251.
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发展的必然导向,是坚持"以人为本"的重要体现。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的具体路径也是多种多样的,"思想谘商"是以对话为根本路径,以思想问题为对象,以"解惑、去苦"为旨向的一种思想关怀、心灵关怀。思想谘商过程中运用的方法有"FITT"、"PEACE"、"LEARN"等。  相似文献   
252.
大学生流行文化以其当下性及新异性满足了大学生缓解压力、追求自我的差别性需要;同时,它也以其商业诱惑性刺激着大学生的假性需求,使大学生成为流行的俘虏而失去个性化与自由的积极意义。构建大学生流行文化的参照系统和引导体系,培育高素质的具有时尚感的教育队伍,是大学生参与创新流行文化或者摆脱流行话语隐性权力控制的主要导向机制。  相似文献   
253.
新形势下干部党性教育具有新特点,要求树立新的教育理念,把干部作为学习、思考、实践的主体,激发党性锻炼的自觉性主动性,完善创新教育的方式方法。  相似文献   
254.
我国的高等教育已由精英教育转入大众化教育,而作为普通高校来说,对大学生的思想教育亦应从精英教育转到大众化教育上来。对大学生加强平凡意识教育,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有利于大学生择业就业,有利于大学生健康成长。多途径实施有效平凡意识教育,让大学生能够正确认识到,高素质的劳动者是现代社会发展建设不可或缺的,只要踏实肯干,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同样可以做出不平凡的业绩,同样可以走向成功的大厦。  相似文献   
255.
我国的公民教育在内容构建上可以按照公民意识——公民知识——公民能力的逻辑顺序来设计。本文从横向和纵向两个维度探讨了公民教育的实施途径。横向分为学校教育系统和非学校教育系统两个方面;纵向强调整体规划、分段实施、有效衔接的过程。  相似文献   
256.
以重庆警察学院为例,从区域特色、师资特色、专业特色和实训特色四个方面探究重庆警察学院"院局共育"的特色路径。研究结果认为重庆警察学院在特色路径的探索过程中立足地方需要,凸显区域特色,创新师资建设,彰显师资特色,设置前沿专业,突出专业特色,利用实战平台,强化实训特色,构成了重庆警察学院"四位一体"的教育新机制。  相似文献   
257.
舒新城是中国现代教育家,有十几年的中学教育实践经验。他对中国现代中学教育改革进行了较为深入的反思和探讨,特别是有关中学学制、课程和德育改革等方面的思想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58.
大学生到单位实习是高校教育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而实习单位具有企业文化、先进人物、规范管理等重要德育资源。当前存在学校和实习单位对双方的德育和谐衔接认识不足、缺乏系统的衔接管理机制等。整体构建德育体系应当处理好大学德育与实习单位德育的和谐衔接问题。  相似文献   
259.
说专业是专业团队综合素质的展示,也是专业内涵和实力的体现,是三说(说专业、说课程、说管理)交流与沟通平台的重要环节,积极组织好说专业活动,将对高职院校的专业建设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260.
要将美的事物转化为广大劳动者自觉追求的理想理念,就必须把社会生产实践与审美教育很好地统一起来。掌握审美心理建构与劳动者体征特点是开展审美教育的前提条件。通过厘清生产劳动与审美教育的差别联系,才能不断挖掘生产劳动中的美学意蕴和尊重劳动者的审美感受,继而在实践中锻造工人阶级的伟大品格,最终实现二者的良性互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