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8篇
  免费   14篇
各国政治   6篇
工人农民   13篇
世界政治   1篇
外交国际关系   6篇
法律   16篇
中国共产党   6篇
中国政治   37篇
政治理论   20篇
综合类   37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谈谈公文的美学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公文存在着美学特征。其内容具有体现群众智慧 ,显示人们规范、改造社会的力量 ,提高人们的素质 ,激发人们奋发向上的社会美 ,其形式具备了严肃、规范、鲜明的单纯齐一之美 ,其语言表现了准确、简明、庄重、得体之美。它们综合地体现了我们国家的精神面貌 ,道德风范  相似文献   
72.
分析朱光潜先生前期的人生美学 ,主要是分析他出世———入世的二极性人生态度和渗透着这种人生态度的美学体系 ,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他早期美学体系对 2 1世纪美学研究方向的重大启示和意义  相似文献   
73.
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内在地规定了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巨大作用,充分肯定和彰显了历史前进中的质朴美和正义美感,立党为公、公而忘私是衡量党性、美丑的根本标准,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党的各级干部向善向美的总开关。  相似文献   
74.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特殊语境中,科学技术能够改变经济发展方式,能够使我国形成一套具有中国精神和审美风范的崭新的发展模式。广大人民群众对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的审美欣赏既是当代的,也是富有想象力甚至是超前的。  相似文献   
75.
本文试图以实践美学的情本体理论分析以《红楼梦》为代表的中国艺术的“情本体”精神。《红楼梦》明确地把“情”为人生的本体,并使之具有了形而上的品格,成为一种既植根于现世、又具有超越性的精神。“情”在《红楼梦》里不仅是一种狭义的男女之间两心相悦之情爱,而且是一种广义上热爱人生、热爱生命、热爱世界的“爱”,更是一种超越现实世界的“悟”,一种形而上之“体”,一种既入世又出世之“玄”,也是人生存于世的“本体”。这种本体之“情”,在中国传统美学中源远流长,传承悠久。它与儒家的社会本体论、道家的自然本体论互为补充,同时也互相批评,构成中国传统人生本体论的立体交叉网络。情本体美学的理论表述可以明李贽的“童心说”和汤显祖的“唯情说”为代表,屈原的忠君爱国精神为其人格象征,《红楼梦》则是其作品的代表。  相似文献   
76.
苗族服饰以其款式复杂而著称于世 ,它精美的制作方式代表了一种美的范式并以其独特的方式表达对民族历史的记忆和对美的追求 ,它的美纯朴而热烈、极具艺术震撼力。  相似文献   
77.
This article seeks to identify and address the normative void that resides at the heart of postmodernist-feminist theory, and to propose a philosophical framework – beyond postmodernism, but incorporating its central insights – for thinking through the normative questions with which feminists are inevitably confronted in their engagements with positive law. Two varieties of postmodernist-feminism are identified and critically analysed: the ‘corporeal feminism’ of Elizabeth Grosz and Judith Butler, which seeks to ground feminist critical practice in the irruptive capacities of the material body considered as an arte fact of social construction; and the deconstructionist feminism of Drucilla Cornell, for whom ‘the feminine’ is an indeterminate but disruptive force beyond its construction in law and in other social sites. The first component of the argument elaborated here is that each of these approaches ultimately reduces to a form of aestheticism which is incapable of generating a worthwhile and workable feminist approach to the restructuring of politics and law. The second component of the argument involves a return to aesthetics, in particular to the philosophical aesthetics of Kant’s Critique of Judgement. Kant’s aesthetic philosophy, it will be suggested, yields a framework of concepts which, duly re-manipulated, could speak to the very concerns that have inspired postmodernist-feminism: how to attend to (bodily) particularity while avoiding the dangers associated with ‘essentialism’; and how to theorise the propensity of the unrepresentable power of the feminine to exceed both embodied human capacities and the confining rein of socially privileged rationalities. Crucially, however it also responds to a set of preoccupations – those of the feminist lawyer – that cannot be accommodated by postmodernism: how to translate embodied experience into (legal) norms; generalise from the particular; seek consensus; and codify an endless potentiality in the form of law. This revised version was published online in July 2006 with corrections to the Cover Date.  相似文献   
78.
薛富兴 《思想战线》2003,29(1):80-84
在深入反思 2 0世纪后期中国美学学术局限的基础上 ,新世纪中国美学至少可从以下三个方向谋求深化与自我拓展 :走出哲学美学的观念研究之路 ,以具体深入的实证专题研究完成中国美学的现代转型 ;回归本民族传统审美文化资源 ,挖掘对人类审美意识史有普遍意义的因子 ,将中华传统审美智慧融入人类美学知识谱系 ;走出艺术中心论 ,深入发掘自然审美、工艺审美和生活审美的当代人文价值 ,丰富大众审美生活 ,拓展审美形态研究新局面。  相似文献   
79.
同样的汉语称谓语,在<红楼梦>英译本与<京华烟云>中却受到了不同的处理,其主要原因并不在于同样的称谓语在两个文本中含义不同,而在于译者(作者)在个体前置意识的作用下对其产生了不同的理解并对词语做出了不同的选取.林语堂先生的处理方式,即对一般指称语以解释的方式表达,而对直接称谓语则采取音译的方式,这更利于期待视野转变与文化传播.  相似文献   
80.
数字艺术创作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马立新 《理论学刊》2006,(7):114-118
数字艺术是一种新型的基于数字技术的情感创造、传播与交流的符号系统,它在创作主体、创作思维和审美诉求三个方面都显现出迥异于原子艺术的创作特点。首先,数字艺术家获得了高度自由的创作个性,自我确立了民主的创作秩序,实现了彻底的精神解放,建树起和谐发展的文化人格,并形成了一种新型的艺术思维范式———数字思维;数字思维既是一种多向度发散性的思维,也是一种平等性和平民式的思维,还是一种创新求异性的思维,更是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放量思维。最大限度地制造感官快感,最大限度地开拓新奇的审美领域,最大限度地满足人类的体验梦想,最大限度地开发和制造“轰动性产品”,是数字艺术创作的最主要的审美诉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