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98篇
  免费   61篇
工人农民   12篇
世界政治   1篇
外交国际关系   3篇
法律   590篇
中国政治   22篇
政治理论   4篇
综合类   127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31篇
  2015年   22篇
  2014年   43篇
  2013年   41篇
  2012年   33篇
  2011年   48篇
  2010年   42篇
  2009年   42篇
  2008年   42篇
  2007年   43篇
  2006年   59篇
  2005年   26篇
  2004年   34篇
  2003年   42篇
  2002年   29篇
  2001年   26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721.
Chen XP  Tao LY  Ding M 《法医学杂志》2003,19(1):57-58
脑损伤(brain injury)后脑组织发生的一系列病理、生理和生化改变,由许多基因、细胞因子参与调节并影响着损伤程度的转归。CED基因家族中的半胱天冬酶(cystein-dependent aspartate-specific protease,caspase)与脑损伤后细胞死亡有关,控制着引起细胞死亡的不同层面。细胞凋亡(Apoptosis)参与了神经细胞损伤的发病机制。  相似文献   
722.
大鼠脑震荡后GFAP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Zhang CB  Li YH 《法医学杂志》2006,22(2):88-89,92
目的探讨脑震荡后GFAP在脑内的时间性变化规律,为脑震荡后经过时间的法医学鉴定提供理论依据。方法54只SD大鼠按不同损伤时间分成3,6,12,24h和2,4,7,10d及对照组,用单摆式机械打击装置建立大鼠脑震荡模型,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观察大鼠脑震荡后GFAP在伤后不同时间的表达情况。结果正常大鼠可见少量GFAP阳性细胞,脑震荡后6h后,随伤后经过时间的延长,GFAP表达逐渐增强,阳性细胞数目增多,胞体增大,突起增粗、增多,染色加深,至伤后7d达高峰。结论GFAP的检测可作为法医病理学诊断脑震荡的依据和推断脑震荡后经过时间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723.
挤压伤大鼠早期心脏损伤的细胞机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Liu SP  Liu XS  Jing HL  Li ZH  Chen YC 《法医学杂志》2006,22(2):90-92
目的观察挤压伤大鼠血清对培养的新生大鼠心肌细胞的某些作用,拟阐明挤压伤早期心肌细胞损伤的细胞机制。方法培养1~3d龄SD大鼠心肌细胞,观察挤压伤大鼠血清对心肌细胞搏动频率、表面积、蛋白质含量、3H-亮氨酸掺入、胞内钙浓度和Fos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与正常大鼠血清组比较,挤压伤大鼠血清培养的心肌细胞搏动频率(次/min)由88.3±20.6降为26.4±16.7,心肌细胞表面积、蛋白质含量、3H-Leu掺入、胞内游离钙浓度(nmol/L)和Fos蛋白表达阳性指数增加。结论挤压伤大鼠血清通过抑制细胞搏动,增加胞内钙浓度诱导Fos蛋白的表达,引起心肌细胞肥大,介导挤压伤早期的心脏损伤。  相似文献   
724.
Zhang WL  Lu JP  Yan JJ 《法医学杂志》2006,22(4):303-304
运用常规的尸体检验方法对干尸进行检验,根据季节、现场、尸体保存方法等探讨干尸形成的条件和机理。发现在上海温暖潮湿南方地区,干尸形成多见于气温较低、环境干燥季节,死亡前多有脱水和绝食经历,且伴有翻动尸体及通风等人为干预因素。  相似文献   
725.
Wu JJ  Liu M  Yan HT  Zheng Z  Wang Y  Li B  Liao ZG 《法医学杂志》2006,22(5):324-327
目的观察大鼠闭合性弥漫性颅脑损伤后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的动态改变及脑组织病理学变化,探讨BAEP在颅脑损伤后评估听觉功能障碍的价值。方法使用自制弹簧式小型生物打击机打击大鼠颅顶部,制造闭合性弥漫性轻型颅脑损伤模型。观察对照组以及伤后15min和1,3,6,12h及1,2,4,7,10,14,21d等时间点大鼠脑组织病理学改变,干/湿法检测脑组织含水量。分别于伤前、伤后各时间点以50Hz刺激率记录大鼠BAEP,对其结果进行比较。结果损伤后15min,BAEP的Ⅰ~Ⅴ、Ⅲ~ⅤIPL即较损伤前延长(P<0.05),至6~12h,Ⅲ、ⅤPL较损伤前延长。损伤后1~2d,Ⅲ、ⅤPL和Ⅰ~Ⅲ、Ⅰ~Ⅴ、Ⅲ~ⅤIPL均较损伤前显著延长(P<0.001),14d后BAEP逐渐恢复正常。伤后15min脑组织含水量开始升高,伤后1d达高峰,持续至4d后逐渐下降,至10d后降至正常水平。结论BAEP可作为闭合性弥漫性轻型颅脑损伤后听觉功能障碍的客观评价指标。  相似文献   
726.
大鼠双后肢挤压伤局部肌组织NO变化及其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Zhang XT  Gu ZY  Han YX  Liu S  Yan J  Cong B 《法医学杂志》2006,22(4):264-267,F0004
目的探讨大鼠双后肢挤压伤局部肌组织NO含量变化及其在肌组织损伤中的可能作用。方法应用大鼠双后肢挤压伤模型。实验动物随机分为对照(S)组、挤压(C)组、挤压并舌下注射氨基胍(AG)组(A组)、挤压并舌下注射L-精氨酸(L-Arg)组(L组)。用比色法检测局部肌组织和血清NOS活性、NO含量,免疫组化法检测局部肌组织eNOS、iNOS蛋白表达,测量局部肌组织湿干质量比值(W/D),并观察肌组织的组织病理学改变。结果与S组相比,C组双后肢挤压引起局部肌组织明显损伤,肌组织W/D明显升高(P<0.01),肌纤维溶解,血管扩张、淤血、出血、间质水肿等继发性损伤,肌组织中eNOS和iNOS蛋白表达上调,NOS活性增加(P<0.01),NO含量增加(P<0.01);相关分析表明,肌组织W/D与NO含量呈显著正相关,在A组和L组,应用AG和L-Arg分别导致肌损伤(如肌组织W/D)减轻和加重。血清中NOS活性和NO含量变化大致与肌组织类似。结论挤压大鼠双后肢可诱导局部肌组织eNOS和iNOS蛋白表达上调,NOS活性增加,NO生成增多;NO生成增多介导了局部肌组织继发性损伤。  相似文献   
727.
Dong LM  Wang DM 《法医学杂志》2006,22(1):70-71,80
通过对200例颅脑损伤致死亡案件的损伤情况进行对比分析,总结不同致伤物体以不同打击方向、着力点、先后顺序等造成的颅脑损伤形态特点,对推断致伤工具及判断案件性质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728.
220例鼓膜穿孔性质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Xu Z 《法医学杂志》2001,17(1):28-29,31
通过对 220例鼓膜穿孔鉴定的回顾,得出外伤鼓膜穿孔与炎性鼓膜穿孔在性别、年龄、耳别、穿孔形状、部位、大小、听力丧失程度、愈合时间、穿孔原因以及附着物上均具有显著性或极显著性差异 ,且这种差异与其穿孔机制有很大相关性;在比较分析基础上还提出了两种穿孔的鉴别要点,这对于临床法医检案具有较好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729.
本文针对目前在人体损伤程度鉴定中存在着对现行的<人体轻伤鉴定标准(试行)>和<人体重伤鉴定标准>部分条文理解、执行不统一,提出关于适用<标准>的鉴定原则、鉴定时限以及部分条文的说明与操作.  相似文献   
730.
It is well recognized that glutamate is the major excitatory neurotransmitter, which is removed from the synaptic cleft by excitatory amino acid transporter 2 (EAAT2) located on the perisynaptic astrocytes and that neuronal death has been associated with an increased extracellular glutamate concentration. In this study, we have immunohistochemically demonstrated the expression of EAAT2 protein in the human brain after traumatic brain injury (TBI). The EAAT2 expression patterns can be divided into three types: continuous and highly extensive staining (E); continuous but sporadic staining (M); and sporadic pattern staining (S). In six of the nine short survival cases studied (1 h to 1 day), continuous and highly extensive staining for EAAT2 (E type) was observed in the ipsilateral cerebral cortex. On the other hand, we were able to demonstrate weak staining (S and M types) in 5 of the 7 long survival cases (≥1 day) and in 12 of the 14 very short survival cases (<1 h) studied. Similar findings were obtained in the contralateral cerebral cortex and also in the ipsilateral hippocampus. In addition, positive staining for glial fibrillary acidic protein was detected around the cerebral contusion, but the EAAT2-positive expression was not observed in the same region for all of the six short and long survival cases (≥1 h) after TBI. These findings clearly showed the differences in EAAT2 expression in the cerebral cortex according to the survival time and severity of cerebral contusion after TBI. Therefore, we emphasized that EAAT2 might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contributing to extracellular glutamate concentrations and secondary brain injury after TBI.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