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307篇 |
免费 | 0篇 |
专业分类
各国政治 | 1篇 |
工人农民 | 13篇 |
法律 | 57篇 |
中国共产党 | 18篇 |
中国政治 | 63篇 |
政治理论 | 15篇 |
综合类 | 140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篇 |
2023年 | 1篇 |
2022年 | 3篇 |
2021年 | 2篇 |
2019年 | 2篇 |
2018年 | 1篇 |
2016年 | 2篇 |
2015年 | 10篇 |
2014年 | 31篇 |
2013年 | 15篇 |
2012年 | 24篇 |
2011年 | 22篇 |
2010年 | 27篇 |
2009年 | 21篇 |
2008年 | 21篇 |
2007年 | 19篇 |
2006年 | 17篇 |
2005年 | 23篇 |
2004年 | 17篇 |
2003年 | 15篇 |
2002年 | 13篇 |
2001年 | 14篇 |
2000年 | 6篇 |
排序方式: 共有3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1.
郑浩炎 《山西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3,16(2):11-13
中国传统文化对青年人才的制约 ,从根源上看 ,主要有重义轻利的价值观、轻视个体的人本观、“内自谦”的人文环境、守法关系及尊卑等级制度等。要摆脱传统文化对青年人才的制约 ,需要在新文化的创造、用人制度、价值取向等方面作出努力。 相似文献
92.
93.
王任 《山西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4,17(2):73-75
创新型人才的成长需要一定的文化环境,如舆论环境、教育环境、活动环境和设备环境等。目前校园文化环境中存在的实惠主义思想、唯书唯上的做法、文化设施建设滞后等现象对培养创新型人才有着不容忽视的消极影响。优化校园文化环境,培养创新型人才,必须从转变思想、强化政治教育和提倡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着手,才能逐步取得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94.
向西开放战略的实施,一方面为我国阿语教育发展和阿语人才培养营造了良好的宏观政策环境,另一方面大大拓展了阿语人才市场需求的巨大空间.因此,在向西开放进程中,宁夏的阿语人才培养应当先行. 相似文献
95.
广西、海南、浙江三省(区)在对外开放合作型人才建设方面逐步形成了一些好做法、好经验,为宁夏中阿人才建设提供了有益启示。宁夏中阿人才建设在中长期需要处理好八大关系,培养和吸引各类人才,最终为中阿经贸合作和宁夏的跨越发展提供智力支撑。 相似文献
96.
任克勤 《福建警察学院学报》2013,(5):72-78
现代犯罪侦查活动对侦查专门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对公安院校卓越侦查人才的培养就是在公安教育领域对“卓越法律人才”框架下的一种具体教育模式。卓越侦查人才的培养,既要遵循公安高等教育的规律,更要符合侦查实践的迫切需要。要根据公安教育工作的特点进行培养方案的合理设计,深化“校局合作”,开展本科教学与改革质量工程建设,提高侦查人才培养质量。卓越侦查人才的培养是一种创新的教育模式,不只是简单的教学方式,而是全程教育方式方法的综合,需要全方位多主体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97.
高校共青团服务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共青团组织是高校育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实践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新形势、新条件下,高校共青团要进一步拓宽工作思路,努力构建完善的大学生学术科技创新的活动体系、指导体系、保障体系和评价体系,为创新型人才培养和创新型国家建设做出新贡献。 相似文献
98.
泛北部湾经济区的发展将形成亚太地区经济发展的新增长极。同时,泛北部湾经济区地域辽阔,人口众多,语言使用情况复杂,经济发展各异,探寻外语人才联合开发在泛北部湾经济合作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近年来,泛北部湾经济区外语人才的联合开发取得了一定的发展,同时也存在诸多问题,必须采取一系列新举措,为加强泛北部湾经济区各国合作消除语言交流障碍。 相似文献
99.
崔艳芳 《广东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15,(2)
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并不是彼此平行的。创业教育的功能是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和学习能力,使人学会学习、学会做事、学会合作,这种能力也是专业学习、技能提高的必备能力。将创业教育融入到专业教育中,可以让专业教育更具生命力,也可以使创业教育走得更远。并且,创业教育的培养目标与专业教育所倡导的专业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本质上是相通的,两者有机融合,互相补充,互相给养,可以取得难以估量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0.
Legal and practical context: The ongoing dispute between Nokia and Qualcomm exemplifies thecomplex issues that arise when the licensor–licensee relationshipbreaks down. It illustrates that any means by which a licenseecan secure rights to use licensed IP after termination of alicence agreement can be of great commercial importance, notto mention significant economic value. If a licensee can continueto use licensed IP notwithstanding that its agreement has beenterminated, a licensor's ability to control and derive maximumeconomic benefit from its IP may be fundamentally compromised. Key points: The means available to licensees to secure such rights varydepending on the kind of IP right licensed, but there are severalcommon themes, which draw on a diverse range of legal rulesand concepts, including specific IP concepts and laws (includingthe rules relating to assignment and licensing, the exhaustionof rights, revocation and invalidation, and defences to infringementclaims), contract law and competition law. This article discussespractical implications to be considered when drafting IP licenceagreements. Conclusions: From a licensee's perspective, the termination of its licenceagreement is not necessarily the end of the road. Licenseesshould be aware of these post-termination rights when expectingto face difficult renegotiations with a licensor. From bothparties' perspectives, but particularly that of licensor, thisarticle should demonstrate the importance of drafting to avoidany uncertainty that may arise on the termination of a licenceagreement.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