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0篇
  免费   4篇
各国政治   1篇
工人农民   5篇
世界政治   4篇
外交国际关系   3篇
法律   223篇
中国共产党   1篇
中国政治   24篇
政治理论   24篇
综合类   69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7篇
  2013年   29篇
  2012年   39篇
  2011年   47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36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34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41.
刑事鉴定对于公安机关侦查破案发挥着日趋重要的作用,公安机关在侦查线索的寻找、侦查方向的确定乃至侦查终结的定案证据等方面都极为依赖刑事鉴定.然而,因公安刑事鉴定制度本身存在某些缺陷而容易产生诸多鉴定问题,进而导致侦查错误的发生,以致酿成了一系列刑事冤案.完善现行的公安刑事鉴定制度首先亟需解决公安机关内设鉴定机构的组织管理制度问题,即应确保内设鉴定机构的相对独立,同时应明确对刑事鉴定技术的采用标准.诚然,完善公安刑事鉴定制度并不能完全杜绝侦查错误的发生,但是可以减少侦查错误发生的概率.  相似文献   
142.
司法鉴定在刑事诉讼活动中具有重要作用,是刑事案件有效侦破和公正审理的技术保障。但在实践中,刑事诉讼领域一直存在的司法鉴定争议日益突出。产生很多相关问题,既影响司法公正、司法效率,也不利于公民合法权益的维护。成为各方关注的焦点。从体制机制、制度设计的宏观层面对刑事诉讼领域出现司法鉴定争议问题的原因进行分析,就如何有效解决该问题进行了一些理性思考。  相似文献   
143.
听证制度在国家立法和行政工作中已取得较为完善的构建.近些年来,在鉴定实务中,如知识产权、医疗纠纷、司法精神病鉴定、司法会计鉴定等鉴定领域,也已经试用听证来解决一些难题.学界也对司法鉴定听证进行关注、研究,主要涉及鉴定听证的制度价值、适用范围、启动、听证参与人的确定、主持人的选任、听证程序规则设计等方面,但当下仍存在诸多争议和问题.对司法鉴定听证制度进行研究,论证司法鉴定听证的法律依据、制度价值,在此基础上提出司法鉴定听证在补充收集材料真实性的责任承担主体、启动、时间选择、参与人的确定等问题上的解决路径.  相似文献   
144.
2012年修改并通过的《刑事诉讼法》和《民事诉讼法》已于今年1月1日实施。两大新诉讼法对证据制度,包括证据种类、证明标准等内容进行了重大改革。其中,对于司法实践中证据地位凸显的鉴定意见,两大诉讼法也做了调整,包括完善鉴定人出庭制度、专家辅助人制度、鉴定人保护、鉴定人选任等。但因两大诉讼法性质不同,新刑诉法和新民诉法对相关内容做了不同规定,对于其是否符合立法统一性、是否具有合理性、是否与其诉讼性质相一致,有必要从法学理论角度层面予以释明与检视。  相似文献   
145.
刑事鉴定意见具有专业性和科学性,会对案件的审理结果产生实质影响。刑事鉴定意见的庭前开示程序对于保障辩护权、诉讼效率以及监督鉴定机构和鉴定人具有重要作用。由于披露内容有限、未规定法院对庭前开示的组织权、救济措施缺失等问题,刑事鉴定意见往往缺乏有效的质证。只有明确鉴定意见开示的启动、扩大鉴定意见开示的内容、规范鉴定意见开示的方式等,才能完善刑事鉴定意见的庭前开示程序。  相似文献   
146.
Following in the traditions of Systemic Functional Linguistics (SFL) and social semiotics, this paper applies the linguistic system of appraisal to the mode of sound. More specifically, it aims to describe and compare the interpersonal properties of the rap and sung performance voices. In doing so, this paper also aims to provide analysts with a systematic, principled method by which to identifying interpersonal meanings in sound. Drawing on various aspects of the appraisal framework, and the respective sound features of the rap and sung voice, this paper offers three approaches. The first approach employs the grammatical frames used to classify the attitude sub-systems of affect, judgment, and appreciation. The second approach is more general in scope and analogizes from the sound systems of melody, time, and voice quality to the appraisal systems of attitude, engagement, and graduation, respectively. The third approach applies the concept of binding to the distinctive sounds of the rap and sung voice. The paper concludes by considering some future directions for this research.  相似文献   
147.
Susan Yell 《社会征候学》2013,23(4):409-428
This paper engages with contemporary debates around the mediation of distant suffering by examining the ways in which news selection and reporting interpellate audiences into communities of feeling, in which affective belonging is structured by multimodal rhetorical strategies. Concepts drawn from discursive psychology and systemic-functional linguistics (appraisal theory) are used to show how news coverage of natural disasters positions audiences affectively. Analysis of Australian print media coverage of the 2009 Australian bushfires and the 2010 Haiti earthquake will be used to show how this process differs for local and international events. The paper contributes to debates on the “emotionalisation” of public culture by exploring the precise functions of affect within disaster reporting; in particular, how the production of various kinds of affects in the wake of a disaster shapes local and global publics.  相似文献   
148.
尊重和保障人权是新刑事诉讼法的目的之一,新确立的未成年人附条件不起诉制度,既响应了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又有利于保障未成年犯罪嫌疑人的合法权益。由于检察机关享有相当大的自由裁量权,可能发生侵犯犯罪嫌疑人合法权益的情况,新刑事诉讼法需要从适当扩大适用范围与明确适用前提条件、建立听证程序明确听取意见的规则与效力、分情况决定犯罪嫌疑人行使异议权的后果、赋予犯罪嫌疑人对不适用附条件不起诉的异议权和增加对最终处理结果的监督制约与权利救济措施等方面进一步完善保障犯罪嫌疑人合法权益的措施。  相似文献   
149.
递进式犯罪构成理论架构下对结果加重犯的法律评价方式进行论述,形成了结果加重犯二阶的递进式法律评价体系,并分析了该评价体系的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50.
以人为本是法律发展最为基本的价值理念,这表现为法律发展有三个价值维度:法律发展的终极关怀是以人为本的价值指向,法律发展的现实关切是以人为本的实践取向,尊重和保护人权是以人为本的评价尺度。准确把握以人为本的这三个价值维度,有助于我们树立科学的法律发展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