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9篇
  免费   9篇
各国政治   1篇
工人农民   8篇
外交国际关系   1篇
法律   112篇
中国共产党   35篇
中国政治   36篇
政治理论   9篇
综合类   96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4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27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25篇
  2004年   35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84年   3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51.
房屋拆迁,既关系城市规划的具体落实,又关系到国家,开发建设单位,被拆迁单位及亿万城镇居民的利益,是一个敏感而又普遍的社会问题,广为社会各界瞩目。新宪法出台后,被拆迁人的合法权益得到了宪法的保障,实践中也出现了一系列公民高举宪法文本捍卫家园的故事。从我国房屋拆迁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来看,主要集中在以下方面:一是政府角色定位模糊,对公民私有财产权和人权的漠视;二是拆迁人滥用公共利益侵吞私人利益的现象普遍存在;三是拆迁补偿不公平,民怨很大。  相似文献   
52.
论利他合同中第三人的权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无论是大陆法系还是英美法系,利他合同中第三人权利都得到了较好的保护。但是我国迄今没有利他合同的一般规则,对第三人权利的保护远远不够。我国应借鉴发达国家对利他合同的研究成果,完善我国利他合同制度理论并进行立法改进,以期加强保护第三人之权利。  相似文献   
53.
刑法对偷税罪的立法缺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胡广军 《政法学刊》2001,18(1):27-28
刑法对偷税罪的立法存在一些缺陷偷税罪客观方面规定不严谨;应纳税额含义不明确;偷税罪刑法标准不科学;偷税罪与逃避追缴欠税罪刑法标准不一.  相似文献   
54.
实然与应然——法律伦理之可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法律伦理及法律伦理学是否可能取决于从法律伦理行为事实能否推导出法律伦理行为应该。然而,单纯从行为事实是推不出行为应该的,只有通过法律目的判断以及法律伦理行为事实和法律目的之关系判断才能从法律伦理行为事实如何推导出法律伦理行为应该如何。法律伦理行为之应该经由人们的实践活动可以变为现实,其具体保障在于法律伦理良心、法律伦理名誉及底线法律伦理的法律化。  相似文献   
55.
当生存要以丧失自由为前提,而自由则必须用牺牲生命为代价时,生命的价值是什么?当我们认同生命是一个过程时,那么生命在时间里的延续是不是尺度?而当这种延续是评价生命的尺度时,人与这世间的动物仍至所有的生物又有什么样的区别?本文通过安提戈涅的悲剧故事揭示了“生存与死亡”这一命题内所掩藏的一个巨大的吊诡, 并提出在人类自由中思想自由是最重要的观点。  相似文献   
56.
培养高素质公安干部队伍 ,学校教育是关键 ,而教师更是关键的关键。为此必须加强公安院校的师德建设 ,要求教师不要满足于做教书匠 ,要做人师即为人师表。学校要利用各种渠道营造建设良好师德的氛围 ,为迎接新世纪的挑战打好基础  相似文献   
57.
精神家园的存在是根本性的问题之一,中外哲学家的不朽的努力使之无论在存在者还是在存在的意义上成为一种现实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58.
执政是一切政党奋斗和追求的直接目标,中国共产党要确保长期执政的地位不动摇,始终做到"三个代表"是根本保证。  相似文献   
59.
邱陵 《法学杂志》2020,(4):62-71
依据我国《刑法》第286条之一,构成拒不履行信息网络安全管理义务罪必须满足"经监管部门责令改正而拒不改正"这一条件,对这一条件的误解,致使本罪有束之高阁的风险。责令改正而拒不改正属于客观的处罚条件,而不属于不法要素,也不属于责任要素。责令改正不是行政处罚而是行政命令,本罪的成立不以行政处罚为前提条件。监管部门可以口头形式作出改正责令,而不仅限于书面形式;网络服务提供者不具备改正能力,不能成为免责事由。  相似文献   
60.
日本社会小说作家山崎丰子的大部分作品中贯穿着反战思想,其中既包含了反对战争、热爱和平的内容,又有对日本对外扩张行径的反思,深入挖掘了战争中日本国民的紧张与不安,探讨了人物内心深处对"归"的渴望,唤醒了人们对战争残酷性的共识。本文以山崎的"战争三部曲"为研究对象,通过文本分析,对贯穿于山崎文学中的反战思想进行研究,详细剖析其"归"的主题和"哀"的基调,对日本是否具有"反战文学"进行深入讨论,了解事实真相,厘清文学概念,促进日本社会对历史的深刻反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