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4篇
  免费   10篇
各国政治   2篇
工人农民   5篇
外交国际关系   8篇
法律   129篇
中国共产党   33篇
中国政治   64篇
政治理论   32篇
综合类   20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28篇
  2010年   33篇
  2009年   33篇
  2008年   45篇
  2007年   42篇
  2006年   43篇
  2005年   53篇
  2004年   46篇
  2003年   28篇
  2002年   21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01.
环境侵权及其救济的法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环境侵权概念应恪守传统理论 ,其所侵犯的利益仅限于私法上的人身利益和财产利益。至于环境利益 ,可以成为环境侵害概念中所侵犯的利益对象 ,而不是环境侵权所侵犯的利益。只有这样 ,才能准确把握环境法与侵权法的各自功能和作用领域 ,从而有效维护环境侵权领域的各种利益  相似文献   
202.
关于徇私枉法罪若干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设立徇私枉法罪的目的是规制刑事司法人员的职权行为,但对徇私枉法罪的主体、"徇私"与"有罪"的解释以及枉法行为的界定等问题,不仅理论界存在较大争议,而且在司法实践中认定不一,直接影响了本罪的司法适用。探讨上述问题,对查办徇私枉法行为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3.
所谓法益,其基本含义即法律所保护的利益,各个部门法的设立与存续都是为了保护其专属的法益,经济法也不例外,但由于经济法出现的时间较晚,而且是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而演进,因此,要探究经济法的法益必须先说明经济法的法理渊源,然后进一步说明经济法的价值所在,并从中理解经济法的法益。  相似文献   
204.
剥削是主体利用自己手中掌握的权力对客体利益的无偿占有,它起源于原始公社公有制,其天敌是自由和平等。只有根据马克思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理,真正实现市场经济和公民自治的民主政治,不断提高社会的自由和平等程度,才能彻底消灭剥削。  相似文献   
205.
由民法学者的质疑而引起的对行政合同的再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宁 《河北法学》2004,22(6):108-111
合同的起源并不是因为合同主体之间的平等,而是源于不同主体之间利益互补的需要,这才是合同精要之所在。行政合同并没有混淆市场交易行为与国家对市场交易的管理行为,而恰恰是将这两种行为融合在一起。尽管行政合同存在着种种问题,但随着理论与实践日臻完善,这一管理方式终将成为现代政府进行公共事务管理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206.
分析探讨因对海上承运人承运货物责任保险利益的不同理解所引发的承保、适用保险条款、隐名保险等问题,澄清《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商法》第44条“保险利益”规定引起的歧义,提出对第44条规定的修改意见。  相似文献   
207.
反腐新思维:以利益背反打破攻守同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现有法律同时惩罚行贿者和受贿者,为“同时惩罚方案”,往往导致双方的利益攻守同盟,不利于高效反腐。“利益背反方案”提出了反腐新思维,能够打破腐败中的攻守同盟。此方案将行贿受贿分为受贿阶段与完成阶段。在受贿阶段,只要受贿者主动坦白,则他不但无过,反而有功,而对行贿者则予以惩罚;在完成阶段则相反。若此,在任一阶段都有且只有一方获利并且有且只有一方受损,于是形成双方利益与风险的多重背反;同时,任何一方自身的利益与风险也是背反的,即利益越大风险反而越小,利益越小风险反而越大。于是,双方成为利益敌人,从而打破攻守同盟。此外,利益背反还具有中立性、操作性很强、反腐败成本很低、适用范围很广等优点。  相似文献   
208.
文章通过对腐败成本与收益的比较分析得出腐败行为的根本动机在于对利益最大化的追求。并对公务员廉洁与腐败微观机制进行阐述,认为制度的缺陷为腐败行为提供了一定的外部条件。通过对腐败机理的认识,得出遏制国家公务员腐败的根本措施主要在于制度创新。  相似文献   
209.
本文结合广州大学城征地拆迁纠纷的事例,分析了目前我国公共政策损益补偿机制存在的不足之处,并对其原因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几点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10.
改革开放30余年,中国从封闭半封闭状态走向对外开放。改革开放前,中外经济关系主要是对外贸易与对外经济合作。改革开放以来的巨大变化突出体现为跨国(地区)直接投资,主要包括“引进来”与“走出去”。始于改革开放初期的“引进来”,发展到“引进来”与“走出去”并行;21世纪初,随着中国加入WTO和政策法规体系逐渐完备,中外之间的跨国(地区)投资进入新的阶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