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4篇
  免费   10篇
各国政治   2篇
工人农民   5篇
外交国际关系   8篇
法律   129篇
中国共产党   33篇
中国政治   64篇
政治理论   32篇
综合类   20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28篇
  2010年   33篇
  2009年   33篇
  2008年   45篇
  2007年   42篇
  2006年   43篇
  2005年   53篇
  2004年   46篇
  2003年   28篇
  2002年   21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引入经济分析的方法,通过对诱惑侦查的成本与收益关系的分析,得出具有效益的诱惑侦查的实施范围,这种理性的分析方法对于我们探讨诱惑侦查的合法性问题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62.
正确反映和兼顾不同方面群众的利益,是新形势下利益整合的社会选择.理论上探讨需要原动力(起点)--制度手段(中介)--利益整合(目的)结果的相互作用过程,考察我国深化改革的实践轨迹和历史表现,揭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当是各方面利益关系不断得到协调的社会.  相似文献   
63.
民事审前准备程序的完善是当前民事审判方式改革中的一个热门话题 ,确立民事审前准备程序所应遵循的原则是我国民事审前准备程序改革成功的关键所在。结合我国民事司法改革的价值取向 ,吸收和借鉴国外民事司法改革中的有益经验 ,民事审前准备程序的制度设计和程序建设应把握当事人自主和法官职权在程序中的均衡 ,体现效率、效益 ,赋予法官程序引导权 ,以实现司法公正和程序经济的目的。  相似文献   
64.
城市房屋拆迁的合法性及补偿制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房屋拆迁实质上是以国家权力为依托,被拆迁人和政府之间强制缔约的经济行为。由于我国法律规定不完善,城市房屋拆迁的前提即对公共利益的评判标准模糊。实际操作中,房屋拆迁的补偿原则、范围、标准以及补偿程序等一度引起人们的质疑和不满。当务之急是从城市房屋拆迁的现状和法学分析入手,通过对实践中房屋拆迁合法性的质疑,结合在城市房屋拆迁的实践中出现的问题力求对相关法律制度的完善提出立法建议。  相似文献   
65.
It is a well‐established principle that no trust may be regarded as charitable in law unless carrying out its purposes will benefit the public. Trusts for religious purposes have traditionally been presumed by courts to be for the public benefit. However, the presumption of public benefit will be removed from the law in early 2008 when section 3(2) of the Charities Act 2006 comes into force. At that time, two questions are likely to attract interest. First, to what extent, and in what ways, has the application of a presumption of public benefit assisted courts up to now? Secondly, without the assistance of the presumption, how might courts go about ascertaining whether the public will benefit in future cases? The article takes up these two questions with respect to trusts for religious purposes.  相似文献   
66.
赵宇 《政法学刊》2006,23(4):119-124
冷战后,中国提出以“互信、互利、平等、协作”为核心的新安全观,努力营造长期稳定、安全可靠的国际安全环境。新安全观需要新思维。在以合作求安全、以协商求安全,建立新的安全机制维护安全和坚持反霸反恐并重的思维。新安全观强调重视非传统安全威胁的因素,而国际警务合作是对付恐怖主义和跨国犯罪的有力武器之一,因此,应该用新安全观的视角来看加强国际警务合作的必要。  相似文献   
67.
人民群众的利益高于一切,是邓小平决策思想的根本特点,也是邓小平决策思想的价值选择。为人民群众谋利益,是一切决策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是决策制定的基本途径。人民群众的利益和意愿,是决策评判的价值标准。人民群众的伟大实践,是决策完善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68.
汤黎虹 《行政与法》2012,(6):99-104
任何法部门都要有理论基础。经济法理论基础应当以讲求法意理论、突出经济法特征和承认其他部门法理论基础为立论之本,并从经济法价值层面推衍出来。以往学界关于经济法理论基础的研究还没能够符合这些条件,故诸说成立的根据不充分;而民商法、行政法、社会法等理论基础对于从经济法价值层面推衍的"整体经济效益"的价值取向及覆盖的法内容,又无力支撑。于是,寻找经济法自身的根本理论支撑就十分关键了。笔者研究发现,经济法为了实现"整体经济效益"的价值取向,必须不断解决个体性经营无序带来的"整体"损害问题,于是,经济法配置的整体性经济权应当是限定个体性经营权的职权。笔者将这一理论称为"限权论"并定位为经济法理论基础。这一理论也是在与民商法的"保权论"、行政法的"控权论"、社会法的"扶权论"等理论基础的界分和协调中形成的。  相似文献   
69.
诉讼效率是《刑事诉讼法》应始终追求的重要价值,诉讼效率应当包括"效益"和"速率"两层含义。其中的效益是指通过诉讼程序办理的案件质量较高、结果合理,强调效益有利于司法工作、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良好统一;而速率是指遵循诉讼程序使得刑事案件处理较快、过程迅速,强调速率有利于对司法资源的合理调配和充分利用。但效益和速率并不能完全地同步实现,任何诉讼程序都可能向其中一者倾斜而忽略另一者,尤其是忽略对效益的追求。同样地,新《刑事诉讼法》特别程序也应当尽力保持这两者间的平衡,通过一定制度设定弥补因速率带来的效益损失。  相似文献   
70.
吉玉泉 《河北法学》2004,22(3):16-20
对法治社会理想的分析是置于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重大转型期即 19世纪中叶至两次世界大战前后 ,资本主义主流社会发展进路中面临的困境及对困境的突破的大背景下展开的 ,认为西方资本主义主流社会的法治社会理想的出现和实践进路是社会矛盾的历史冲突中现实的选择。中国法治社会理想的建构和实践同样不能背离中国的国情和历史 ,而亟需解决的问题则是国家和法价值观念的重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