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45篇
  免费   56篇
各国政治   16篇
工人农民   155篇
世界政治   5篇
外交国际关系   25篇
法律   396篇
中国共产党   80篇
中国政治   137篇
政治理论   66篇
综合类   42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0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28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78篇
  2013年   69篇
  2012年   95篇
  2011年   89篇
  2010年   64篇
  2009年   101篇
  2008年   101篇
  2007年   102篇
  2006年   119篇
  2005年   111篇
  2004年   95篇
  2003年   60篇
  2002年   42篇
  2001年   28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5篇
  1996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71.
劳动合同试用期是劳动合同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劳动合同法》对劳动合同试用期的期限、试用期期间劳动者的工资待遇、劳动合同的解除作出了明确的规定,对规范用人单位的用工行为、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72.
在和平与发展逐渐成为时代主题的条件下,践行"和而不同"是实现人类共同利益的保证.国际行为体应该承认"不同",以"和"的手段实现"和"的近期目标,不断走向"同"--实现人类共同利益.中国政府的外交政策体现了在"和而不同"外交战略思维指导下的人类共同利益观.  相似文献   
973.
“公共利益”的起源和“独立人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利益"和"公共利益"的起源和发展谈起,借鉴唯物史观的理念,对"公共利益"的定义、构成要素和特征,进行了简要分析,以建立"公共利益"的"独立人格".  相似文献   
974.
胡锦涛在2003年的"七一"讲话中曾经明确提出:要实现人民的愿望,满足人民的需要,维护人民的利益,这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根本。这提出了一个需要我们党高度重视的重大问题:在改革的历史进程中认真研究和准确把握人民群众首先是工人阶级不断变化中的需要。这是我们党代表人民利益,与人民群众保持密切联系的基本前提之一。  相似文献   
975.
欧盟反倾销法中的公共利益原则及对中国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欧盟反倾销法中的公共利益原则把符合公共利益作为采取反倾销措施的实质要件之一,有利于防止反倾销的扭曲和滥用。因此,我们应研究并借鉴欧盟公共利益原则,尽快在我国反倾销法中制定完善的公共利益条款。  相似文献   
976.
《道路交通安全法》第73条将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仅作为处理交通事故的证据,在法学理论上会产生冲突,在司法实践中已造成混乱。解决的办法主要是:把公安交通部门做出的交通事故认定作为具体行政行为来对待;检察院对此类案件在规定的时间里没有公诉的,即转为自诉,走自诉程序;建立被害人的国家赔偿制度,以保护被害人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977.
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侵犯的法益是司法机关对国家工作人员拥有的巨额财产的监督权。国家工作人员“拒不说明”的行为是犯罪客观行为,犯罪的主体是刑法第93条规定的国家工作人员,罪过形式只能是直接故意。  相似文献   
978.
在反收购中强调董事忠实义务,是由于其中存在着董事利益冲突.如何判断董事在反收购中尽到了忠实义务,英美国家有不同的方式和规则.对此,文章认为我国法律应解决三个问题:(1)明确董事在反收购中的行为权限;(2)确立正当目的标准;(3)完善收购市场的信息披露机制.  相似文献   
979.
自2001年7月以来,中国大陆已经有十余起性骚扰民事诉讼案件。原告经历的艰难立案过程以及多数案件最终败诉,与中国民事实体法和程序法中反性骚扰立法的缺失有直接的关系。2005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修正案明确规定禁止对妇女实施性骚扰,但是,保障原告顺利发动诉讼,改变“借名诉讼”和法院审理此类案件无所依存的局面,需要中国的民事立法加以呼应。文章认为,我们应当借鉴国际社会、其他国家的相关立法和司法实践,充分考虑中国历史、文化等社会背景,在民法、劳动法、民事诉讼法等法中增加反性骚扰的内容。目前反性骚扰的立法可以先由最高人民法院做出司法解释。  相似文献   
980.
公益精神是和谐社会的精神内涵。一个社会要真正实现和谐,必须以公益精神为指导,妥善解决以下四个方面的问题:一要妥善处理好政府自身利益与社会公共利益之间的冲突,实现政府与社会的和谐;二要充分协调公民个人利益与国家整体利益之间的冲突,实现公民与国家的和谐互动;三要妥善解决企业自身利益与市场整体利益之间的冲突,实现企业与市场的和谐互动;四要协调解决非营利组织自身利益与社会公共利益之间的冲突,实现非营利组织与社会的和谐互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