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7篇
  免费   68篇
各国政治   3篇
外交国际关系   17篇
法律   303篇
中国共产党   1篇
中国政治   9篇
政治理论   5篇
综合类   97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19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28篇
  2013年   36篇
  2012年   32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5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目的 观察金龙蛤蚧平喘胶囊治疗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的疗效。方法 将58例COPD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28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分别给予金龙蛤蚧平喘胶囊与安慰剂。治疗前、治疗6个月后和治疗12个月后,分别观察两组患者的肺功能、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BODE指数、COPD评估测试(COPD assessment test,CAT)问卷评分及1年内急性加重次数。结果 治疗6个月后及治疗12个月后,两组肺功能各项参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治疗12个月后,治疗组股骨颈BMD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而对照组股骨颈BMD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治疗6个月后和治疗12个月后,两组BODE指数及其因子6 min步行距离积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1年内急性加重次数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金龙蛤蚧平喘胶囊可有效改善稳定期COPD患者的肺功能、BODE指数及生活质量,减少患者1年内急性加重次数。  相似文献   
12.
选用1日龄艾维茵肉鸡180只随机分为3组,分别以对照日粮(Cu 11.97 mg/kg)、铜中毒Ⅰ组日粮(Cu 650 mg/kg)和铜中毒Ⅱ组日粮(Cu 850 mg/kg)饲喂6周,以实验病理学方法系统研究了铜中毒对雏鸡组织器官和某些血液指标的影响。2个铜中毒组在试验的第2、3周先后出现临床症状;铜中毒Ⅱ组雏鸡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高于铜中毒Ⅰ组。病理形态学观察,2个铜中毒组的病变基本一致,表现为肌胃角质层增厚、龟裂,肠绒毛裸露断裂,伴有坏死;肝细胞脂肪变性;肾小管上皮细胞变性,坏死脱落;淋巴免疫器官体积缩小、重量减轻、淋巴细胞数量减少。2个铜中毒组雏鸡血清谷草转氨酶(AST)活性显著升高,红细胞数量、血红蛋白含量显著降低(P<0.05或P<0.01)。表明,雏鸡在生长发育的2~6周对高剂量铜较为敏感,毒性损坏的靶器官是肝、肾、胃肠道和淋巴免疫器官,铜中毒导致雏鸡组织器官受损、功能障碍及免疫功能低下,最终导致发病、死亡。  相似文献   
13.
目的建立硅藻土提取气相色谱测定血、尿、肝中毒鼠强的方法。方法原尿液、血液用水稀释、肝匀浆用6%高氯酸沉淀蛋白的上清液倒入硅藻土小柱中,血和尿用苯洗脱,肝用三氯甲烷洗脱,挥干洗脱液,用甲醇定容至0.1ml。结果血提取率98.4%,尿提取率95.6%,肝提取率98.1%。相对标准偏差低于3.2%,检出限低于20ng/ml(g)。结论该法简便、快速,提取率高,适合作为常规毒物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14.
HPLC—ESI—MS/MS法测定全血中溴敌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建立全血中测定溴敌隆的高效液相色谱-电喷雾-质谱联用检测方法。方法血液样品经乙醚提取后,采用Ultra Cl8柱(150mm×2.1mm×5μm);柱温:23℃;流动相:甲醇;流速:200μl/min;在负离子模式下,通过电喷雾电离(ESI),多反应监测(MRM)测定,外标法定量分析溴敌隆。结果在0.1-50mg/1范围内两者均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溴敌隆的回收率为94.34%(RSD=7.3%),考察了方法的基质抑制作用(matrix effect,ME)(%)=B/A×100%=91.86%(RSD=4.78%)定量检出限为0.028ng。结论本方法简便、灵敏度高、定性定量准确,可以作为检验全血中溴敌隆检验的一种手段。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益气养阴活血中药改善气阴两虚血瘀型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抵抗的机制.方法:将70例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5例.基础治疗均为口服格列吡嗪或达美康,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益气养阴活血中药.3个月为1个疗程.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空腹血糖(fasting blood glucose, FBG)、餐后2 h血糖(postprandial 2 hours blood glucose, P2BG)、空腹血胰岛素(fasting insulin, FINS)、糖化血红蛋白(glycosylated hemoglobin A1c, GHbA1c)、血脂、凝血功能等指标的变化,并计算稳态模型评估胰岛素抵抗(homeostasis model assessment insulin resistance,Homa-IR)指数.结果:两组患者治疗3个月后,FBG、P2BG、FINS、GHbAlc、Homa-IR及血脂、凝血指标均显著改善(P<0.05,P<0.01),治疗组改善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P<0.01).治疗组降糖疗效和中医证候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益气养阴活血中药在防治和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的胰岛素抵抗及血脂紊乱、血液高凝状态方面具有一定的疗效.  相似文献   
16.
姓氏是人类文化中标志人群血缘系统的"遗传"性符号,姓氏与民族文化有着极深的渊源。深入研究华夏姓氏文化,认识姓与氏的产生及其不同作用,探索对中国历史文化与河洛文化为主的姓氏文化寻根的意义,将促使我们从中认识到华夏姓氏文化对中华民族道德规范和民族情结的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7.
Lutheran血型系统含有18个抗原,LU1/LU2、LU18/LU19抗原位于LU/B-CAM糖蛋白上。LU/B-CAM糖蛋白的蛋白质部分由LU基因表达,LU基因位于19q13.2-13.3,含15个外显子、14个内含子。LU基因在转录时发生变位剪接,产生2.5、4.0kb前体mRNA。LU基因在镰状红细胞、卵巢癌和结肠上皮细胞癌呈高表达。LU/B-CAM糖蛋白是层粘素特异性受体。  相似文献   
18.
随机选取216头三江白猪,提取基因组DNA进行聚合酶链式反应,获得了氟烷基因(Hal)特异片段,测得其显性等位基因HalN的基因频率为92.13%,隐性等位基因Haln的基因频率为7.87%。然后对不同氟烷基因型三江白猪的14项血液生化指标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HalNHalN基因型三江白猪的葡萄糖含量、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活性与HalNHaln、HalnHaln基因型的相应指标之间差异显著(P<0.05),HalNHaln与HalnHaln两指标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3种基因型之间乳酸脱氢酶、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胆碱酯酶、碱性磷酸酶活性以及总胆固醇、总胆红素、总蛋白、白蛋白、钙、磷、甘油三酯、肌酐含量差异显著(P<0.05)。  相似文献   
19.
目的建立用固相萃取胶束电动毛细管色谱法测定人体全血中苯骈二氮杂艹卓类药物的方法。方法全血以Oasis小柱提取,以克仑特罗为内标,采用未涂层毛细管(75μmID×50.2cm,有效分离长度为40cm),缓冲液为30mmol/LSDS→15mmol/L硼砂→15mmol/L磷酸盐(pH8.2)→18%甲醇。进样条件:压力进样0.5psi×10s,分离电压为25kV,柱温25℃,检测波长为230nm。结果本法分离效率高,9种苯骈二氮杂艹卓类药物的最低检测浓度为5~50ng/ml;血药浓度的线性范围为0.02~1.6μg/ml,日内、日间精密度<12%。结论本法简便、高效、可靠。  相似文献   
20.
Human blood is the body fluid most commonly encountered at crime scenes, and blood detection may aid investigators in reconstructing what occurred during a crime. In addition, blood detection can help determine which items of evidence should be processed for DNA-STR testing. Unfortunately, many common substances can cause red-brown stains that resemble blood. Furthermore, many current human blood detection methods are presumptive and prone to false positive results. Here, the developmental validation of a new blood identification test, Rapid Stain Identification™-Blood (RSID™-Blood), is described. RSID™-Blood utilizes two anti-glycophorin A (red blood cell membrane specific protein) monoclonal antibodies in a lateral flow strip test format to detect human blood. We present evidence demonstrating that this test is accurate, reproducible, easy to use, and highly specific for human blood. Importantly, RSID™-Blood does not cross-react with ferret, skunk, or primate blood and exhibits no high-dose hook effect. Also, we describe studies on the sensitivity, body fluid specificity, and species specificity of RSID™-Blood. In addition, we show that the test can detect blood from a variety of forensic exhibits prior to processing for DNA-STR analysis. In conclusion, we suggest that RSID™-Blood is effective and useful for the detection of human blood on forensic exhibits, and offers improved blood detection when compared to other currently used method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