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4篇
  免费   38篇
外交国际关系   148篇
法律   88篇
综合类   46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5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25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26篇
  2005年   23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1989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71.
犬瘟热病毒昆明分离株的生物学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1只曾接种过犬瘟热弱毒疫苗但又发病的宠物犬血样中分离到1株犬瘟热病毒(CDV),命名为CDV昆明分离株(CDV-KM)。该毒株可使Vero细胞产生以细胞融合及空泡化为特征的细胞病变,病毒效价为105.8TCID50/mL或1.76×106PFU/mL,并能在鸡胚绒毛尿囊膜、鸡胚成纤维细胞及MDCK细胞上增殖。微量中和试验结果发现,自制的犬抗CDV-KM株同份血清对CDV-KM株与参考毒株CDV-Onder-stepoort的中和抗体效价即半数保护量分别为1:142和1:132,显示二者未存在明显的中和表位差异。RT-PCR、RFLP和DNA测序分析结果显示,使用参照组合引物CDV-P2/P3/P4扩增,均可得到被认为指示弱毒株特征的177bp核酸片段;而H蛋白全长基因扩增产物未见能指示野生毒株特征的NdeⅠ和SspⅠ酶切位点;H蛋白基因与Onderstepoort小空斑变异株、鸡胚适应株和大空斑变异株的核酸序列同源性分别为98.84%、98.90%和100%。表明该分离株属于疫苗基因群。  相似文献   
72.
通过分析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HH08株GP5基因序列,设计了2对引物,经PCR扩增,获得不含信号肽和跨膜功能区的GP5基因片段,长度分别为121 bp和248 bp。应用酶切位点相连构建融合基因技术,将2段基因亚克隆到原核表达载体pET-30a(+)中,获得重组表达质粒pET-GP5。将重组质粒转入大肠杆菌,经IPTG诱导后获得高效表达。免疫印迹试验证实,表达的融合蛋白能与特异性血清抗体反应,表明表达的PRRSV GP5蛋白具有良好的生物学活性。  相似文献   
73.
为构建鸡贫血病毒(CAV)VP1、VP2、VP3基因酵母双杂交载体并鉴定其自激活作用,从CAV细胞传代毒M9905毒株中提取基因组DNA,利用PCR分别扩增VP1、VP2和VP3基因,采用Gateway技术将VP1、VP2和VP3基因分别克隆到酵母双杂交载体pDEST32和pDEST22中,构建了诱饵载体及猎物载体,经酶切和PCR鉴定且测序正确后,用醋酸锂法转化酵母菌株Mav203,通过缺陷型平板SD/-Leu/-Trp/-His和SD/-Leu/-Trp/-Ura筛选以及LacZ报告基因检测载体有无自激活作用。结果表明,成功构建了诱饵载体pDEST32-VP1/VP2/VP3和捕获载体pDEST22-VP1/VP2/VP3,并证明其VP1、VP2和VP3蛋白在酵母双杂交系统中无自激活作用。研究结果为下一步利用酵母双杂交系统探索CAVVP1、VP2、VP3蛋白之间的相互作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74.
以山羊痘病毒(GPV)古浪(Gulang)株的DNA为模板,采用PCR扩增目的基因p32,应用TM-pred软件预测其跨膜结构区域,通过Threading方法建立GPVGulang株P32蛋白的3D结构,并综合亲水性、可塑性、抗原指数以及表面可能性等参数预测其B细胞抗原表位。结果表明,p32在核苷酸水平上非常保守,19株GPVp32基因的整体变异率为0.22%。GPVGulang株P32结构蛋白的三维空间结构有不同的结构区域,共由14个α-螺旋、5个β折叠、35个转角和若干无规则卷曲构成。P32蛋白呈现较规则的空间构象,其中羧基末端第286~306位氨基酸区段为跨膜区域,11~19、21、47、66、123、154、155、183、185、225、230~232、235、238、239这些氨基酸在空间上共同形成的区域极有可能是抗原表位区域。  相似文献   
75.
为研制一种新型有效的狂犬病重组活载体疫苗,将EGFP-rgp的表达框克隆入p8-AA载体的Sph Ⅰ/Nde Ⅰ酶切位点处,将酶切鉴定为正向连接的阳性重组子命名为p8AA-EGFP-rgp.在质脂体介导下将该质粒与Bartha-K61共转染PK-15细胞,获得能够表达狂犬病病毒(RV)CVS-11株糖蛋白的重组伪狂犬病病毒rPRV/EGFP-rgp,经RT-PCR和Western-blot鉴定后对犬进行肌肉注射免疫,并测定相应试验指标,研究重组病毒对犬的免疫诱导情况.结果显示,重组病毒可以有效地刺激机体产生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产生的针对RV的中和抗体水平[(0.95±0.21)U/mL]在14周时还保持相对国际最低保护标准(0.5U/mL)较高的水平;且产生的针对RV和PRV的中和抗体水平均达到了相应灭活疫苗和减毒活疫苗的水平,抗体效价均维持在14周以上.  相似文献   
76.
目的:研究灯盏花注射液对避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采用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观察灯盏花注射液对血清胞浆酶及fos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脑缺血现后血清胞浆酶含量及foa蛋白表达显增加(P<0.01);灯花注射液可明显降低脑缺血再灌注后血清胞浆酶含量,下调fos蛋白的高表达(P<0.01),结论:灯盏花注射液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其犯罪 清胞浆酶及下调fos蛋白高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77.
以猪伪狂犬病病毒(PRV)Min-A株pMD-gE质粒为模板,利用所合成的特异性引物进行PCR扩增,获得了1 000 bp的DNA片段,并将其克隆至表达载体pET-30a中,转化到大肠杆菌中进行了原核表达,对表达产物进行了抗原性分析;在此基础上,用纯化的gE蛋白免疫BALB/c小鼠,筛选和鉴定了分泌抗gE蛋白单抗的杂交瘤细胞株。结果显示,原核表达的gE蛋白具有良好的抗原性,其分子质量为46 ku。筛选获得3株分泌抗gE蛋白单抗的杂交瘤细胞株,Western-blot和间接免疫荧光试验证实,所获得的3株单抗具有良好的特异免疫反应原性。3株单抗均为IgG1亚类,且轻链均为κ链。  相似文献   
78.
丝裂酶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是生物体内重要的信号转导系统之一。MAPK信号转导通路中3组分激活模件内的激酶,引发一系列的磷酸化级联反应,参与细胞的生长、发育、分裂、分化、死亡以及细胞间的功能等多种细胞过程。本文就MAPK信号转导通路的组成成分、调控方式和作用机制的研究现状作一综述,旨在为组织损伤程度和伤后时间推断的法医学研究提供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79.
Recent studies suggest that many fatal heroin overdoses are caused by anaphylactoid reaction. In the present study we measured tryptase and eosinophil cationic protein in post-mortem blood of 48 deaths after heroin injection. We also investigated the presence and pulmonary distribution of mast-cells using specific immunohistochemical antibody for tryptase and morphometric evaluation in those cases of heroin-related deaths. The data were compared with 44 subjects who died following head trauma and to 32 cases of fatal anaphylactic shock. In the heroin-related death cases, the measurements of serum tryptase levels and eosinophil cationic protein dosages resulted in particularly elevated concentrations compared with the trauma cases. Nevertheless, the data that our study supplies by immunohistochemical techniques indicate that when mast-cells count in the lung was determined, no definite pattern was obtained between fatal heroin overdose cases and the control groups. Furthermore, the wide range of morphine concentrations found in post-mortem blood samples suggest that the term ‘overdose’ is relative and does not sufficiently characterize death associated with heroin addiction. Our study confirms that elevated concentrations of serum tryptase are associated with many heroin-related deaths. At this moment to attribute the cause of these deaths to ‘heroin overdose’ ignores the likely causal contribution of other possible systemic reactions to the mechanism of death.  相似文献   
80.
Xiong CY  Guan DW  Liu ZH  Zhen B  Zhao R  Zhu BL 《法医学杂志》2008,24(5):325-326,335,401
目的观察烧伤后人皮肤磷酸化JNK(p-JNK)的变化特点,初步探讨烧伤后创面愈合的分子机制。方法取12例烧伤后住院植皮患者的烧伤周边区皮肤为烧伤周边皮肤组;另取正常皮肤12例为正常皮肤组。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和常规HE染色检测p-JNK在皮肤烧伤周边区和正常皮肤组织中的变化情况。结果正常皮肤组织中表皮基底层细胞的胞浆和胞核内有p-JNK阳性着色,阳性细胞率为(8.8±1.3)%。在烧伤周边皮肤组中,p-JNK阳性着色主要定位于表皮细胞和部分炎症细胞中,阳性细胞率上升至(31.2±3.3)%,明显高于正常皮肤组织(P〈0.01)。结论烧伤后人皮肤p-JNK的变化可能与创面愈合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