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04篇
  免费   46篇
各国政治   29篇
工人农民   99篇
世界政治   50篇
外交国际关系   24篇
法律   261篇
中国共产党   20篇
中国政治   155篇
政治理论   157篇
综合类   15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30篇
  2019年   37篇
  2018年   43篇
  2017年   44篇
  2016年   33篇
  2015年   27篇
  2014年   59篇
  2013年   188篇
  2012年   45篇
  2011年   52篇
  2010年   59篇
  2009年   43篇
  2008年   50篇
  2007年   44篇
  2006年   33篇
  2005年   29篇
  2004年   40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11.
本文从人的问题是应急处置重大突发事件过程中的核心问题这一基本命题出发,比较系统地分析了人口与计生组织网络参与地方应急处置重大突发事件的优势和作用,并就如何进一步发挥人口和计生组织网络在参与地方应急处置重大突发事件中的重要作用提出了具体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12.
213.
214.
著作权集体管理组织的注意义务的存在基础在于法律设置权利义务的公平性与公正性。著作权集体管理组织在与作者订立集体管理合同时,有义务审查该作者提供的作品的权利归属及作品的法律状态;在与作品使用人订立著作权许可使用合同时,有义务审查该使用者申请使用的作品是否属于著作权集体管理组织的会员作品;在已经授权作品使用人使用作品后,有义务审查作品使用人对作品的使用情况是否符合法律规定及合同约定。在法律中明确规定著作权集体管理组织的注意义务能有效降低法律成本,减少纠纷的发生。  相似文献   
215.
杨林 《青年论坛》2010,(2):67-70
人文关怀是当代思想政治教育的灵魂,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题中应有之义。当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效性不足,其重要原因就是人文关怀的缺失。因此,在人文关怀视阈下,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完善教学内容,创新工作方法,优化育人环境,突出心理疏导。  相似文献   
216.
由于市政府对环境恶化问题的重视及城市规划的完善 ,“九五”期间 ,市区环境质量有很大的好转 ,文章论述了治理环境的具体方法并对环境质量状况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217.
过失侵权责任的构成要件--为注意义务寻找合法席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过失侵权责任的构成要件既是责任发生的要件 ,也是责任限制的要件。这一问题之所以扑朔迷离、争论不休 ,原因之一在于各构成要件判断标准具有一定的重合性 ,以及缺乏整体性的把握。责任导源于义务 ,从注意义务出发考察责任的成立不仅符合认识路径 ,也是世界各国侵权法的共同做法。作为规范发生器的注意义务在责任的边缘领域突显其价值。  相似文献   
218.
在当前城乡统筹背景下,共青团参与社会管理创新面临着动员对象、动员目标和动员方式等“三大变化”。共青团组织要发挥自身优势,从四个方面积极推动新生代农民工融入城市:以扩大团的组织社会覆盖为基点,创新共青团参与社会管理的动员渠道;以拓展驻地流动团组织建设为重点,创新共青团参与社会管理的动员机制;以构建新生代农民工多元服务体系为核心,创新共青团参与社会管理的动员载体;以增强新生代农民工文化认同为关键,创新共青团参与社会管理的动员方式。  相似文献   
219.
企业在重视税务筹划的同时,也应重视其带来的各种风险。企业税务筹划的相关概念、区别及现状,可能出现的主要风险必须认真加以分析,只有这样,才可能找到切实可行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220.
Bridgman and Davis (2000:91) have argued that ‘ideally government will have a well developed and widely distributed policy framework, setting out economic, social and environmental objectives’. This article compares and evaluates two such frameworks or plans, Tasmania Together and Growing Victoria Together, in terms of their potential to promote sustainability. It argues that they are very different exercises in new governance, aimed at reconnecting with community priorities and at redirecting macro‐policy setting away from a preoccupation with economic priorities, respectively. Nevertheless, both plans have the capacity to ‘green’ state planning, in Tasmania in terms of more purposeful benchmarks, and in Victoria in terms of enhanced sustainability emphasis in the macro‐policy setting. The article encounters tensions in its review of the plans between deliberation and planning, policy empowerment and policy progress, and policy institutionalisation and politicisation as means of achieving policy change. It finds that whilst Tasmania and Victoria are re‐engaged states that are reinventing state policy, as yet they are failing to meet the governance challenges of sustainability.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