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11篇
  免费   117篇
各国政治   104篇
工人农民   293篇
世界政治   83篇
外交国际关系   109篇
法律   1648篇
中国共产党   104篇
中国政治   334篇
政治理论   295篇
综合类   125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42篇
  2021年   34篇
  2020年   85篇
  2019年   71篇
  2018年   77篇
  2017年   81篇
  2016年   89篇
  2015年   65篇
  2014年   217篇
  2013年   328篇
  2012年   308篇
  2011年   231篇
  2010年   245篇
  2009年   310篇
  2008年   352篇
  2007年   341篇
  2006年   340篇
  2005年   308篇
  2004年   258篇
  2003年   166篇
  2002年   114篇
  2001年   86篇
  2000年   36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3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41.
收容遣送制度应予废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收容遣送已演变成限制公民人身自由的行政强制措施和行政处罚措施。它违背了宪法基本原则 ,严重滞后于我国现状 ,应予废止。  相似文献   
842.
工会实践“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就要把为职工群众办实事、办好事作为一切工 作的核心,把维护职工的利益放在首位。  相似文献   
843.
Motha  Stewart 《Law and Critique》2002,13(3):311-338
This article interrogat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sovereign event and a legal decision that purports to place sovereignty beyond law. It argues that sovereignty cannot be regarded as unitary, and elaborates the process of iterability by which the sovereign event is split from the outset. This dynamic is examined through an interrogation of the non-justiciability of sovereignty in Mabo v. Queensland (No. 2)(1992). Along with the unitary conception of sovereignty, Mabo (No. 2) deployed an absolute measure for community in the form of the ‘skeletal principle’ of the doctrine of tenure. The paper argues that a conception of the political that affirms the One sovereign source of community and law instead of the original dis-position of law, nation and community repeats the original violence, and will, at best, run aground on the righteous (mis)recognition of the ‘appropriate savage’. It concludes with an indicative rethinking of community through the thought of Jean-Luc Nancy. This revised version was published online in July 2006 with corrections to the Cover Date.  相似文献   
844.
Ward  Ian 《Law and Critique》2002,13(2):107-125
This article revisits what the poet Samuel Taylor Coleridge termed the ‘rage of metaphysics’, the grand intellectual engagement that defined the late eighteenth and early nineteenth century Enlightenment. It does so in order to retrieve an alternative jurisprudence, one that described itself as much in terms of sentiment as of sense. It is suggested that one of the most striking expressions of this jurisprudence can be found in Adam Smith's Theory of Moral Sentiments. This attempt to retrieve a sentimental jurisprudence chimes with a wider intellectual movement, headed by the likes of Richard Rorty and Martha Nussbaum, which seeks to reinvest a ‘new’ humanism in both domestic and trans-national legal and political order. It speaks more particularly to recent debates surrounding the nature of human and civil rights, and enjoys an added resonance in the context of recent attempts to fashion a jurisprudence of ‘reconciliation’ in South Africa and elsewhere. This revised version was published online in July 2006 with corrections to the Cover Date.  相似文献   
845.
论刑法平等原则的理论基础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李邦友 《现代法学》2002,24(3):104-112
平等是指人们相互间权利获得与义务履行的相同性 ,它应是一种相对平等、地位平等。刑法平等应是权利意义上的人人平等 ,它以形式平等为原则 ,反对结果平等 ,但同时也应包括实质平等的内容。就目前而言 ,可接受的实质平等只能是给弱者优待 ,而不能给强者特权。上述意义的刑法平等原则 ,应在基本原则中居于最高地位 ,应担负起罪刑法定、罪刑均衡无能为力的任务  相似文献   
846.
论新世纪我国经济伦理学发展的新领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完善。必将赢来一个经济伦理学繁盛的新时代。在未来经济伦理学的发展中,产权伦理学,竞争伦理学,分配伦理学和生态经济伦理学将成为孕育重大突破和引领经济伦理学发展潮流的新学科,对社会经济生活的影响也将日趋明显。  相似文献   
847.
宪法权利是一种反向权利,原则上不能被当正向权利加以定位,但是,应正视反向权利的宪法定位有可能引发的宪法权利虚置问题;宪法权利是一种公权利,原则上不能被用来调整私人之间的关系,但是应创设相应的制度机制来应对社会的变迁所带来的对宪法权利私法适用的内在要求;宪法权利是一种底线性权利,而不是一种穷尽性权利,但是在对其底线性定位的同时,应注意防止宪法权利的泛化现象。  相似文献   
848.
死刑是对犯罪分子最严厉的处罚,也是最古老的刑罚之一,自死刑产生后的几千年,被历代统治者奉为"治国法宝",没有人质疑它存在的合理性."近代刑事法之父"贝卡利来在<论犯罪与刑罚>中最早对死刑的残酷性提出尖锐的批判,由此引发关于死刑存废的争论.本文着重探究贝卡利来主张废除死刑的积极思想,以期对死刑制度进行理性的再反思.  相似文献   
849.
汪栋  董和平 《河北法学》2004,22(12):15-19
作为美国联邦宪法重要组成部分的《权利法案》规定了完备的程序制度,为规范权力、保障人权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其程序性的制度设置为公民权利是否列入宪法,如何列入宪法提供了技术支持,澄清了人们对公民实体权利宪法规定的必要性和可能性问题上的疑虑。  相似文献   
850.
环境权问题:一种新的探讨路径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朱谦 《法律科学》2004,22(5):96-103
各国宪法和环境基本法律中规定的公民享有良好环境的权利不应被视为实体性基本人权 ,而应当看作是揭示环境保护的政策、理念的宣示性条款。该条款的现实意义在于确立国家的环境管理权和公众的环境保护权 ,从而保护公众的生命、健康、财产等基本权利不因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而遭受侵害。在民法物权法中应当确立环境物权制度 ,将公众的环境使用权纳入其中 ;同时 ,在利益衡量的基础上 ,通过环境法对环境物权的行使进行必要的限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