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6624篇 |
免费 | 215篇 |
专业分类
各国政治 | 269篇 |
工人农民 | 376篇 |
世界政治 | 180篇 |
外交国际关系 | 221篇 |
法律 | 2263篇 |
中国共产党 | 239篇 |
中国政治 | 640篇 |
政治理论 | 557篇 |
综合类 | 2094篇 |
出版年
2024年 | 6篇 |
2023年 | 33篇 |
2022年 | 71篇 |
2021年 | 91篇 |
2020年 | 193篇 |
2019年 | 140篇 |
2018年 | 160篇 |
2017年 | 139篇 |
2016年 | 187篇 |
2015年 | 135篇 |
2014年 | 456篇 |
2013年 | 713篇 |
2012年 | 621篇 |
2011年 | 418篇 |
2010年 | 455篇 |
2009年 | 476篇 |
2008年 | 534篇 |
2007年 | 397篇 |
2006年 | 373篇 |
2005年 | 358篇 |
2004年 | 306篇 |
2003年 | 228篇 |
2002年 | 152篇 |
2001年 | 107篇 |
2000年 | 49篇 |
1999年 | 19篇 |
1998年 | 5篇 |
1997年 | 4篇 |
1996年 | 3篇 |
1995年 | 1篇 |
1991年 | 1篇 |
1988年 | 1篇 |
1984年 | 4篇 |
1983年 | 2篇 |
1982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68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我国林权制度的改革已经过四个阶段,2008年开始进行第五轮改革。每一轮改革都形成了独特的路径,而每一次的路径又会成为下一次改革的依赖。林权改革的本质是围绕权利性质、权利类型、权利主体、权利状态四种维度而展开的。在权利性质不能改变的情况下,权利性质的弱化、权利类型的多样化、权利主体的多元化、权利状态的动态化是改革路径的最好阐释和最终归宿。以此为基础对新的改革进行合理的展望。 相似文献
62.
苏永钦 《南京大学法律评论》2010,(2):16-44
刻意把债法和物法放在对立面的传统民法典体例,形成了许多似是而非的逻辑,把财产法的释义学弄得没有必要的复杂。因此在检讨物权法定原则的立法政策之前,有必要再一次厘清限制物权的"关系权"本质。至于法定还是自由,比较有说服力的讨论恐怕也只有成本一效益的分析,这部分同样需要对一些很基本的观念先有共识,才不至于沦为各说各话。本文即接续过去两度提出的经济分析观点,参考后来的一些文章,再作一点补充。我国台湾地区的立法者已经采取了行动,在不动产所有权上交易者已经可以依其需要自由建立对世性的财产关系。大陆因为土地迄未开放私有,使得这个问题的讨论变得格外复杂,必须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语境,重新检视物权的性质,并验证自由化的成本效益。本文也尝试在极有限的信息基础上,作一些最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63.
后危机时代下国际金融监管法律规制比较研究——兼及对我国之启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后危机时代下,世界主要经济体的主要任务开始由采取短期政策措施以遏制危机蔓延和深化转向金融监管立法制度改革,以此修复现行金融监管体系的根本性缺陷。美英及欧盟世界三大经济体先后颁布多项金融监管改革法案,折射出国际金融监管立法改革的新动向。其中加强系统性风险监管和加大金融消费者保护力度成为改革重点。为完善我国金融监管体制,突出解决系统性风险监管薄弱和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缺失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64.
作为法国宪法的基本范畴之一,基本权利概念的出现以宪法委员会之基本权利保障职能的活性化为基础,借鉴了外国法的表述,通过宪法裁判获得承认,并于2008年修宪确认于宪法典正文中。基本权利概念出现的原因在于,传统的公共自由只能防御行政权的侵害,而不具有对抗法律的效果,因此,需要反思传统的法律至上主义人权观、实现基本权利及其宪法规范的至上性。相应地,基本权利的论证路径也经历了从主观主义到客观主义的演变。外国法与比较法在我国基本权利研究中应用不足,法国的基本权利概念对我国学术界辨析基本权利与宪法权利的名称、基本权利的论证路径均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65.
关于人民调解的规范文件贯彻了司法最终救济的理念,但由于各地方纠纷解决需要的差异,实践中形成的不同的诉讼外纠纷解决机制,模糊了诉讼与诉讼外纠纷解决机制的关系。构建一个功能互补的纠纷解决的生态系统,必须在确立司法权威的同时,按照解纷合意获得的不同样式,确定诉讼外纠纷解决机制与诉讼的程序协动关系。 相似文献
66.
Titti Mattsson 《美中法律评论》2010,(7):29-39
This paper emphasizes the foster children's right to family life and investigates whether change of custody and guardianship to foster parents is a successful option to achieve this right. Using CRC as the base for my definition of the right to family I will include the right to continuity, well-being and a family environment in the understanding of the term "right to family" in this article. These rights may, primarily, be fulfilled by the child's parents, and, if necessary for the best interest of the child, be complemented or substituted by foster or adoption parents. The analysis of different solutions concerning state interventions will base on Swedish law. In Sweden, a child in need of help or assistance as a result of abuse, neglect, or other inappropriate behavior in the home setting may be helped by the Social Welfare Committee-voluntarily or by a court order-in the child's home or a foster home. Other alternatives contain judicial involvement by changing custody and guardianship or making a decision for adoption. Since many years ago, the most commonly used alternative for children needing long term placements outside their homes in Sweden has become foster care. This development of many long-term placements has been criticized for not fulfilling the needs of the children, especially their needs for family continuity, stability and well-being. As a consequence, an amendment to the Social Services Act 200l was enacted in 2003 which states that the Social Services Committee shall consider the "permanence" of foster care by changing custody and guardianship to the foster parents three years later since a child starts in foster care, and every six months thereafter, as long as the child remains in the foster parents' care. Assuming that the foster parents are fit and willing to become custodians and guardians, and the child views the foster home as his or her home, the District Court can decide to change the custody and the guardianship to the foster parents. The assessment is to be based solely on the best interest of the child, and not on the fitness or wishes of the original custodian. However, can changing the custody and guardianship assist foster children's right to family? This paper elaborates on this question by describing a legal reform in Sweden. 相似文献
67.
冷战结束后,国际人权法获得了较为广阔的生长空间,国际刑法也进入复兴和快速发展的阶段。国际人权法对国际刑法各个领域的影响都十分明显,从基本原则到具体规则,从实体法到程序法,从刑罚制度设计到刑罚的执行,并努力在保护被害人与保障被告人权利两者之间保持微妙的平衡。然而,透过国际人权法推动国际刑法发展的帷幔,不难发现其背后"人权"和"主权"之间的紧张博弈:为保护人权,国际人权法引领着国际刑法试图突破国家领土的藩篱进而穿透国家主权的坚硬"铠甲";国家则奋力祭起"主权"大旗并诉诸"司法独立"的坚固盾牌,抵御某些外部政治实体利用国际刑事司法机构干涉其内政、侵蚀其"司法独立",以最大限度地维护国家利益。 相似文献
68.
唐代传世文献关于告主奴仆具体身份之描述扑朔迷离,且多有彰显奴仆"家人"身份之旨趣。告主家奴、家僮、役人、从人等称谓互通的特殊现象,是唐代家庭结构深刻变化与贱民地位相对提高的真实反映,而这种变化在法律制度层面之重要表达路径,即为奴仆容隐其主原则的确立。 相似文献
69.
司法审查的正当性论争所造成的司法审查正当性困窘,堪称司法审查乃"知难行易"。辩解和诘难司法审查的两种立场,无不从民主、分权、人权与司法审查之关联以证立或驳斥司法审查,其中又内在地勾连着宪法的性质、立法与司法的关系、宪法解释的方法。此种理论上的分异乃至对立,端在于司法审查的正当性问题已非一般意义的司法的正当性问题,而是因司法审查内含修宪,遂转成为政治正当性问题。民主、分权、人权正是关联着司法审查权的依据、方式和目标三个方面,从而成为证立或驳斥司法审查所必然涉及者。而对民主、分权、人权的理解和判定,又往往人言人殊,由此造成理论上的各执一词、分庭抗礼。然而,在证立与驳斥司法审查之间,逻辑上的要求是不对等的。此所以司法审查在理论上困难重重,在实践上却大行其道。此亦所谓"知行分离"。 相似文献
70.
东周以降,礼崩乐坏,君、师分离,士阶层出现,“得君行道”观念随之产生。孔、孟认定道尊于势,不能得君,则以明道自任,道即为赋予礼以内在道德上的根据,彰显其仁心,其治道之重心在礼。战国中晚期,“势”观念勃兴,尊君思想张扬,荀子在“道”与“势”之间游移,因要尊君,遂将礼外在规范化,在治道上礼法并重。战国末期,成为思想界主流的法家,将尊君推到空前高度,因得君之切而牺牲了行道之实;因尊君而尚法,其法治沦为君主“治”臣下和人民的工具。先秦时期,士阶层从强调“行道”逐渐转向“得君”,与治道从“重礼”向“尚法”之演变大体一致。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