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940篇
  免费   347篇
各国政治   139篇
工人农民   166篇
世界政治   120篇
外交国际关系   240篇
法律   6009篇
中国共产党   281篇
中国政治   1240篇
政治理论   576篇
综合类   4516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1篇
  2022年   66篇
  2021年   109篇
  2020年   206篇
  2019年   105篇
  2018年   137篇
  2017年   139篇
  2016年   158篇
  2015年   166篇
  2014年   587篇
  2013年   794篇
  2012年   874篇
  2011年   845篇
  2010年   737篇
  2009年   908篇
  2008年   1092篇
  2007年   1167篇
  2006年   1131篇
  2005年   1113篇
  2004年   1043篇
  2003年   670篇
  2002年   515篇
  2001年   334篇
  2000年   241篇
  1999年   92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31.
主流法律经济学对法律问题进行分析、评价和预测,其基本内容是以经济合理性或理性选择的方法来评价法律权利的不同分配所带来的一致性和效率,其所涉及的经济学理论基础主要是新古典主义微观经济学的基本范畴和有关原理,包括“普通法的效率假说”及其中所包含的“看不见的手”原理。主流法律经济学存在的最主要的缺陷是缺乏对政治过程中的权力、意识形态等因素的政治经济学分析,忽视了政治过程在公共政策制定和法律决策中的重要影响。为了弥补上述缺陷,应当建构一种“法律经济学的现实主义范式”。  相似文献   
132.
对我国海上保险法的思考与展望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文综述了国际上对统一海上保险法的讨论、我国海事法院对海上保险的一些焦点问题的司法认识 ,和修改《海商法》第 12章的学术讨论成果  相似文献   
133.
法人越权是指法人的行为超出了章程规定的目的范围。其中如何平衡投资者、法人及交易相对人的利益是关键问题。研究英美法系的主要国家对法人越权问题的研究发展状况 ,可以对我国应采取的措施有些启示  相似文献   
134.
刘志云 《法律科学》2006,24(2):17-24
自现代国际关系理论产生以来,与国际法研究的联结已有三次,均对国际法理论与实践的发展产生很大影响。一战后国际法的繁荣与理想主义对其的重视紧密相关。而在冷战时期现实主义占据国际关系理论与实践的主流的情势下,国际关系理论与国际法研究一度疏远,直到20世纪80年代国际机制理论的兴起才重新拾起这种联结纽带,并为国际法晚近的发展构建了合理性基础。在全球化迅猛发展的背景下兴起的建构主义实现了两个学科的第三次联结,并对国际法的理论与实践产生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135.
本文认为,中国传统税法研究过于强调税收的“权力性、强制性与无偿性”,因而使税法异化为侵犯(私人)财产权的“侵权法”,与作为“维权法”的私法形成对立。然而,从依法治国之宪法意旨和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来看,税法与私法本质上应为统一,并具有内在、广泛的联系,其本源就在于“对(私人)财产权的确认和保障”。  相似文献   
136.
近期我国证券市场相继暴露出不少严重的市场违法、违规问题,针对这种情况,我国应当尽快建立和健全证券民事赔偿制度,以维护证券市场运行秩序,保护广大投资者利益。建立证券民事赔偿制度应着重界定以下问题:1.将涉及证券的民事赔偿作为特殊侵权行为特殊处理;2.建立可行的证券民事赔偿额度计算方法;3.设立行政管理者对受损害投资者的法律权利告知义务;4.鼓励当事人通过仲裁程序解决证券损害赔偿纠纷。  相似文献   
137.
论民商法价值取向的异同及其对我国民商立法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赵万一 《法学论坛》2003,18(6):12-21
民法和商法作为调整市场经济关系的重要法律制度,既有密切联系又有一定区别。其区分依据除了要考虑法律的调整对象之外,立法价值取向的差异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民法的最高价值取向是公平,立法上采取的是公平优先原则;而商法的最高价值取向则是效益,立法上采取的是效益优先原则。正确认识民法和商法在价值取向上的不同,无论对于理论研究还是司法实践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8.
The development of care technology under liability law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It is well known that strict liability and negligence induce pareto optimal care in a most restrictive model of unilateral accidents. The paper at hand extends this traditional theorem from its static context to an intertemporal setting where tort law induces progress in care technology. This model provides a methodological framework for a general analysis of the dynamic incentives generated by alternative liability rules. One of the many possible extensions of the basic model is to allow for incomplete information. Particularly, we drop the assumption that the authority setting the due care standard under negligence is able to assess technical progress ex ante. It is shown that the dynamic incentives of the negligence rule are distorted compared to strict liability in this modified framework.  相似文献   
139.
论我国电信运营商之间互联互通纠纷的司法管辖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娄耀雄 《法律科学》2005,23(4):117-121
国内电信运营商之间因互联互通纠纷引发的司法管辖权争议,由于种种原因尚未得到妥善解决。利用司法救济手段解决互联互通争议,最终有待于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释或未来电信法作出明确的决定。  相似文献   
140.
中国民法现代化历程中的三个误区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清末民初开始的中国民法现代化历程,在确立平等、自由、秩序等现代民法精神,构筑当代民法制度发展基本脉络的同时,尚存有一些遗憾与不足,以下三个历史误区更值得关注:民法现代化初期的民法价值理念,不恰当地追随了西方的“权利社会化”思潮;民法现代化历程始终未能摆脱国家本位主义的阴影;民法制度的创制过度突出了“制定法”地位与“法律移植”的作用。为此,我们需要进一步反思这一百年的民法现代化历程之得失,以期重新展望、描绘更为美妙的民法现代化图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