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4771篇 |
免费 | 18篇 |
专业分类
各国政治 | 82篇 |
工人农民 | 35篇 |
世界政治 | 93篇 |
外交国际关系 | 194篇 |
法律 | 1785篇 |
中国共产党 | 69篇 |
中国政治 | 466篇 |
政治理论 | 278篇 |
综合类 | 1787篇 |
出版年
2025年 | 1篇 |
2024年 | 2篇 |
2023年 | 13篇 |
2022年 | 20篇 |
2021年 | 31篇 |
2020年 | 78篇 |
2019年 | 58篇 |
2018年 | 57篇 |
2017年 | 79篇 |
2016年 | 75篇 |
2015年 | 70篇 |
2014年 | 205篇 |
2013年 | 384篇 |
2012年 | 361篇 |
2011年 | 304篇 |
2010年 | 237篇 |
2009年 | 282篇 |
2008年 | 343篇 |
2007年 | 383篇 |
2006年 | 397篇 |
2005年 | 391篇 |
2004年 | 381篇 |
2003年 | 257篇 |
2002年 | 183篇 |
2001年 | 91篇 |
2000年 | 75篇 |
1999年 | 21篇 |
1998年 | 2篇 |
1997年 | 1篇 |
1996年 | 2篇 |
1995年 | 1篇 |
1990年 | 2篇 |
1988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47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01.
This paper aims to contribute to the discussion concerning the one-stop-shop mechanism proposed in the General Data Protection Regulation (hereinafter “GDPR”). The choice of regulation as the instrument to legislate on data protection is already an unmistakable indication that unification and simplification (together with respect of data subjects' interests) shall be the guide for every legal discussion on the matter. The one-stop-shop mechanism (hereinafter “OSS”) clearly reflects the unification and simplification which the reform aims for. We believe that OSS is logically connected with the idea of one Data Protection Authority (hereinafter “DPA”) with an exclusive jurisdiction and that this can only mean that, given one controller, no other DPA can be a competent authority.2 In other words, OSS implies a single and comprehensive competent authority of a given controller. In our analysis we argue that such architecture: a) works well with the “consistency mechanism”; b) provides guarantees to data subjects for a clear allocation of powers (legal certainty); and c) is not at odds with the complaint lodging procedure. Our position on fundamental questions is as follows. What is the perimeter of competence of the DPA in charge? We believe that it should have enforcement power on every issue of the controller, including issuing the fines. How to reconcile such dominant role of one DPA with the principle of co-operation among DPAs? We do not consider co-operation at odds with the rule that decisions are taken by just one single authority. Finally, we share some suggestions on how to make the jurisdiction allocation mechanism (the main establishment criterion) more straightforward. 相似文献
902.
近十几年来 ,无论是在实务界还是在理论界 ,人们更多关注的是民事审判方式的改革以及对程序独立价值的重新思考和定位。所有这些使我国过去审判和实务中“重实体、轻程序”的顽疾得到了革除 ,提升了当事人对民事程序进行的主导权和决定权。但是对于作为终结程序运行的民事判决及其存在的问题却鲜有人论及。 相似文献
903.
论行政处罚中当事人的申辩权--对行政处罚听证程序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谢生华 《甘肃政法学院学报》2003,(5):87-91
随着我国法治化进程的进一步加快 ,在行政处罚时充分尊重当事人的申辩权将成为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听证程序是行政处罚普通程序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从听证程序的性质与功能、听证程序的组织机构和主持人、听证程序过程的设计以及听证过程中的有关行为的法律效力等方面对当事人申辩权的影响作了论述 相似文献
904.
建构简易程序中的被告人参与模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创设刑事简易程序是当今世界各国刑事诉讼发展的趋势。我国刑事诉讼法设计的简易程序没有保障被告人最低限度的公正标准,这导致简易程序的适用比例不高,也与设立简易程序的初衷不相符。建立被告人程序参与模式以扩大简易程序的适用,都应以最低限度的公正标准为基础来分析和解决。 相似文献
905.
对证券欺诈民事责任制度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莫爱萍 《甘肃政法学院学报》2003,(1):43-48
分析我国现行的立法现状,透视实际发生的案例,完善有关证券欺诈的民事责任制度势在必行,尤其是虚假陈述行为的民事赔偿责任机制存在着诸多问题,对此提出一些建议,以更好地惩戒违法者,保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906.
张文胜 《安徽警官职业学院学报》2003,2(4):60-63
辩诉交易是盛行于美国的一项刑事诉讼制度,我国也在刑事诉讼中开始了这一制度的实践.然而,就我国目前状况而言,辩诉交易并不是解决公正与效率之间冲突的最佳途径,我国还不具备引进该制度的条件和机制. 相似文献
907.
刘琼 《安徽警官职业学院学报》2003,2(4):50-52
我国民事诉讼中的无独立请求权第三人是指对他人之间争议的诉讼标的不享有独立的实体权利,但案件的处理结果与其有法律上利害关系的诉讼当事人。为维护自己民事权益,第三人可申请参加诉讼或由法院通知其参加诉讼。法院依据相关实体法规定可裁决无独立请求权的第三人承担民事责任。我国的无独立请求权第三人制度在立法上存在着难以回避的矛盾,建议以诉的理论为基础,以“准独立第三人”和“辅助参加人”概念代替“无独立请求权第三人”概念,重构无独立请求权第三人制度。 相似文献
908.
909.
社会资本视角下中国善治问题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郭忠华 《上海行政学院学报》2003,4(2):23-29
经济全球化和政治民主化浪潮的加速发展催生了社会对善治的诉求,但是,社会资本与善治之间存在着结构性制约与依赖的关系。我国政权的性质和谋求发展的政策取向决定了我国对善治的必然选择。目前,我国现代社会资本还相当缺失,制约了善治模式的普遍形成。发展公民社会的现代公民意识,增强公民的主体意识、权利意识和参与意识;发展公民社会的公共精神,提高公民社会的认同、信任、合作和互助水平;培育民间组织的发展,形成现代社会资本的网络结构,对于我国善治的普遍形成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10.
银广夏诉讼案实体法分析——《证券法》的虚假信息民事责任制度设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彦 《广西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3,18(4):105-107
对《证券法》的民事制度增设和完善工作的必要性 ,人们已达成普遍的共识。本文的行文正是基于如此基调之下 ,结合银广夏虚假信息披露案 ;同时从经济学角度 ,进一步分析虚假信息民事制度设立的可行性和效率性 ,作出一套完整、明晰的虚假信息民事制度的设计 (选择 )。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