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2篇
  免费   24篇
各国政治   1篇
工人农民   3篇
世界政治   1篇
外交国际关系   3篇
法律   233篇
中国共产党   6篇
中国政治   44篇
政治理论   8篇
综合类   197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25篇
  2013年   22篇
  2012年   38篇
  2011年   34篇
  2010年   31篇
  2009年   29篇
  2008年   42篇
  2007年   47篇
  2006年   47篇
  2005年   45篇
  2004年   37篇
  2003年   23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71.
出售金融衍生品的金融机构正当履行说明义务,有助于矫正投资者与金融机构之间的信息不对称问题,使得投资者可以在全面了解金融衍生品的基础上做出理性的投资决策。根据说明义务的一般要求和金融衍生品的自身特性,金融机构应在衍生品出售前,以准确、可被投资者理解的方式,向投资者告知金融衍生品的功能、结构、收益、风险、保证金、挂钩指数等重要信息。  相似文献   
72.
缔约过失责任制度是由德国法学家耶林提出并被誉为法学上的重要发现,对各国的立法和判例法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先合同义务作为缔约过失责任的首要构成要件,对契约生效前契约双方的权利、义务的界定,以及对正确掌握缔约过失责任成立的时间段、缔约过失责任的性质等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3.
人权三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人权到底属于什么性质的权利,应当在人权的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上分别之,在自然属性上它是事实权利,在社会性上它才是道德权利。作为人权概念基础的问题是政府对待其公民的道德态度问题,把政府对待人权的方式表达为人权对政府义务上的束缚与限制,人类对人权的渴求和理想转化为政府具体的道德义务行动,这有利于推动人权的现实化和可操作性。从人权的自然性与社会性上来评价,人权对主体的人的价值主要体现在:权利信仰价值与促进民主宪政的成长价值。  相似文献   
74.
通过对CIETAC一则案例的评析,研究了CIF合同下买卖双方的义务以及开证行拒付留单后CIF合同的履行方式,探讨了在中国法律及<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的环境下CIF合同的性质,认为CIF合同仍然是货物交易而不是单据交易.  相似文献   
75.
由于在制度设计上遵循“刑优于民”的立法指导思想 ,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制度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司法操作实践上均表现出对被害人权利保护的缺失 ,使得对被害人的个别救济淹没在国家追究、惩罚犯罪的过程中。从对被害人权利保护的角度 ,无疑应该将刑事诉讼与民事诉讼分离开来 ,并进而建立对刑事被害人的国家补偿制度  相似文献   
76.
如实告知义务是保险法中诚信原则的具体体现。近年,在我国司法实践中,与如实告知义务有关的保险人拒赔纠纷或投保人骗保案件不减反增。因此,透过这一表象,有必要对我国告知义务制度的合理性、规则的可行性等深层次问题重新进行审视,并对我国立法制度进一步完善建言献计,以期对我国的告知义务制度的合理构建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77.
刑事附带民事诉讼是指司法机关在刑事诉讼过程中,在解决被告人刑事责任的同时,附带解决因被告人的犯罪行为所造成的物质损失的赔偿问题而进行的诉讼活动。在司法实践中,调解在刑事附带民事诉讼中已被广泛运用,在处理刑事附带民事案件中发挥了特殊的作用。调解作为解决民事纠纷的一种特殊制度,是促使双方当事人和解的一种结案方式和诉讼活动,具有方便、快捷、灵活、成本低廉和对抗性弱的特点。  相似文献   
78.
和传统的作为侵权责任相比较,不作为侵权责任是行为人的一种消极侵权行为。不作为也要承担侵权责任是随着社会关系的日益复杂化和人们权利保障意识的不断加强而产生的。目前,在侵权责任法中,如何完善不作为侵权是我国侵权立法所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79.
为了切实保障被害人的合法权益,以刑代赔,仅仅给予公法的保护是远远不够的,精神损害赔偿制度已纳入了我国民事法律的调整范围。为了协调法律体系内部的矛盾,也使被害人的利益得到最好的保护,应尽快建立起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精神损害赔偿制度。  相似文献   
80.
《刑法》第133条规定的逻辑结构决定了如若将交通肇事者肇事后报警并保护事故现场的行为认定为自首,将违反刑法禁止重复评价原则。通过与交通肇事罪同质的其他过失犯罪的法定刑配置对比,可得出交通肇事罪的基本法定刑适用情形中包含了肇事者报警并保护事故现场的内容之结论。其他法律、法规为肇事者设定自首义务有其心理学基础且契合作为法的整体精神。肇事者逃逸后又自动投案并如实供述自己罪行的成立本罪之自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