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11篇
  免费   83篇
各国政治   50篇
工人农民   63篇
世界政治   77篇
外交国际关系   65篇
法律   422篇
中国共产党   57篇
中国政治   339篇
政治理论   220篇
综合类   701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24篇
  2021年   40篇
  2020年   74篇
  2019年   35篇
  2018年   34篇
  2017年   45篇
  2016年   53篇
  2015年   44篇
  2014年   124篇
  2013年   249篇
  2012年   139篇
  2011年   147篇
  2010年   116篇
  2009年   87篇
  2008年   111篇
  2007年   127篇
  2006年   139篇
  2005年   90篇
  2004年   73篇
  2003年   81篇
  2002年   67篇
  2001年   41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71.
This paper explores the importance of linking the micro- and macro-level dimensions of household and personal victimization. Specifically, we use the British Crime Survey, a nationally representative sample of 10,905 residents of England and Wales, to examine differences in victimization risk associated with demographic characteristics, lifestyle-routine activities, and community context. In general, victimization risk is highest for the young, the singles, and those who frequently go out at night or leave their homes empty. Independent of these individual-level effects, however, burglary victimization is directly related to community levels of primary (single)-individual households, family disruption, unemployment, and housing density, while personal theft is inversely related to community social cohesion (friendship networks, residential stability). Furthermore, personal theft is positively related to community street activity (i.e., rate at which residents go out at night on foot), regardless of individual-level lifestyle. The results thus support a multilevel opportunity model of predatory victimization.  相似文献   
772.
张汝立  刘帅顺 《求实》2022,(1):27-42
社区信任是建设社区治理共同体的前提条件。社区治理共同体建设过程中存在着行政信任和人格信任两种截然不同的信任机制。行政信任是指对社区行政组织的认同,行政主导、行政在场和行政加冕程序强化了行政信任的生产与再生产,使行政信任具有了可迁延性。人格信任是指对社会组织这一外来治理结构的总体性疏离和对其中个体行动者的特殊化信任,具体化信任、功利性信任和总体不信任是人格信任的基本特征,因此人格信任具有不可逆性。超越对社会组织的人格信任需要从建立总体性关联、把社会组织推到前台、提升服务自主性与专业性、加强制度宣传与公民教育等四个方面着手。唯有如此,才能走出社区治理的"共同体悖论"困局,真正发挥社区信任的治理功能。  相似文献   
773.
薛启明 《法学论坛》2022,37(1):75-86
对于夫妻债务问题而言,原《婚姻法解释二》第24条所体现的"推定论"与指导《民法典》第1064条第2款立法的"用途论"均非妥当的应对策略,切合实际的治本之道只能是实现夫妻对外责任财产的有效区隔。为此起见,针对民法典相关规定的解释论应当严格区分作为夫妻内部财产关系的"抽象财产价值"划分问题与作为夫妻外部财产关系的民商财产权归属问题,并以"财产权表面归属原则"所认可的公示和类公示规则充任后一问题的解决指南。唯有首先满足这些前提,并辅之以债权人撤销权等配套制度,夫妻之间方有可能最终达致"共债共签、各债各偿"的理想状态。  相似文献   
774.
吸毒是一种社会病,吸毒人员是一种客观存在,如何管控吸毒人员,是当下各国政府和社会必须严肃对待的问题。总体而言,吸毒人员持续增多,戒断效果不佳,而当下的管控模式呈现"以高危人群为标签的管控逻辑前提、以控制防范为目标的动态管控机制、以公安机关为主导的多元管控主体、以行政强制为主要的毒瘾戒断措施"的特点,存在较为明显的缺陷。立足于吸毒人员是病人的身份定位以及吸毒人员回归社会之目标,应采取多种举措形成吸毒人员的社区管控模式。  相似文献   
775.
近年来,我国地方政府债务持续累积。所孕育的财政和金融风险不断放大。我国地方债务形成既有其深刻的内在体制性原因,又有外在的媒介性平台。因此,建立地方债务风险防范机制,抑制地方债务过度膨胀,是有效化解债务风险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776.
社区矫正从2011年明确规定于我国《刑法》后,社区矫正制度在我国不断改进和完善,2012年3月1日《社区矫正实施办法》生效实施,对社区矫正相关制度进一步进行了完善,并明确规定人民检察院对社区矫正各执法环节依法实行法律监督。但从司法实践来看,社区矫正交付执行环节仍存在着不少问题。笔者通过对北京市某区检察院2013到2014年以来社区矫正交付执行监督工作进行实证研究,通过对社区矫正交付执行现状和社区矫正交付执行监督为两条主线,探究实践中如何进一步强化社区矫正交付执行检察监督。  相似文献   
777.
1994年的分税制改革导致中央财政收入占全国财政收入的比重迅速增加,地方政府在财政收入迅速减少的情况下还要承担大量的事权。在这种财力与事权不匹配的情况下,地方政府只有通过举借债务来完成基本公共产品的提供和基本公共服务的供给。金融危机之后,地方融资平台数量骤增,地方债务数额短期内迅速膨胀,加大了银行信贷风险。因此,防范并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便成为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778.
目前,未成年人再犯罪率正逐年递增,有效遏制有犯罪前科的未成年人重新违法犯罪已成为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要从未成年人再犯罪的内因和外因上综合治理,才能切断其犯罪根源,完善我国的社区矫正制度是预防未成年人再犯罪的有力保障。  相似文献   
779.
钱晓萍 《时代法学》2014,(4):111-116
在国际立法和司法实践中,有关"国家犯罪及其刑事责任"的理论争论旷日持久,但终因各方观点不一而予以回避。学者对该问题的理论研究主要集中于,国家主权与国家的对世义务、国家犯罪和刑事责任的合法性、集体犯罪和集体惩罚的合法性、实现国家犯罪刑事责任的可行性、国家作为抽象实体有无犯罪意图、国家责任的性质六个方面,分为支持与反对两种观点,彼此针锋相对。基于国际政治现实与国际法治追求的考虑,为了有效遏制最严重的国际犯罪,在国际司法实践和学术研究中出现以"政府犯罪"代替"国家犯罪"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780.
社区矫正模式的理念:矛盾冲突中的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刑罚社区矫正模式产生与发展的过程中,始终交织着强调公正还是强调效益、刑罚应当严苛还是应当轻缓、应当公权优先还是应当人权优先等价值冲突和选择。在刑罚公正与刑罚效益的矛盾选择中,非监禁性质的社区矫正模式注重的是实现刑罚效益;在刑罚严苛还是轻缓的矛盾选择中,社区矫正模式是对刑罚轻缓的坚决选择;在公权优先还是人权优先之间的矛盾选择中,社区矫正模式则明显地强调对人权的保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