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52篇
  免费   51篇
各国政治   21篇
工人农民   3篇
世界政治   4篇
外交国际关系   12篇
法律   355篇
中国共产党   18篇
中国政治   84篇
政治理论   43篇
综合类   36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31篇
  2013年   54篇
  2012年   59篇
  2011年   43篇
  2010年   38篇
  2009年   52篇
  2008年   74篇
  2007年   90篇
  2006年   86篇
  2005年   76篇
  2004年   90篇
  2003年   52篇
  2002年   46篇
  2001年   20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861.
照搬德日三阶层犯罪构成体系并非完善我国犯罪构成体系完善的正确方向。对比我国传统四要件犯罪构成体系,三阶层体系所具有的所谓比较"优点"属于主观臆断。三阶层体系内部存在逻辑上的矛盾;在三阶层体系下,故意、过失的体系地位无法确定,对客观违法与主观责任无法予以真正区分。三阶层体系的具体构造在当今德日刑法理论中已开始被展开质的改造,其通说理论地位在未来还能否被保持尚存在疑问。  相似文献   
862.
人格尊严是指人作为人应具有的最起码的资格,是人之为人所必须享有的地位、待遇和应受的尊重.学术界对于人格尊严概念的界定和使用存在混乱,为学术研究带来障碍.民法领域中的人格尊严属于一般人格权的核心内容,主要针对具体人格权而言.这种把人格尊严只当成人格权的一项权能的做法,从根本上抹杀了人格尊严的实质价值.从宪法学角度分析可以看出,人格尊严具有浓郁的宗教和哲学背景,是宪法的价值核心,是基本权利的基础和保障.  相似文献   
863.
兴起于21世纪初的犯罪构成体系研究开启了我国刑法学界难得一见的学术论争。但这一论争过程由于缺乏对一些基本关系范畴的统一认识,从而呈现出较大的随意性。这些基本的关系范畴主要表现为:犯罪构成与犯罪概念之间的关系,以及犯罪构成与犯罪构成要件之间的功能关系。我国通说关于这两大基本关系范畴的解说有待商榷,在犯罪构成与犯罪概念之间二者并不是本质与现象、反映与被反映的关系,而是一种对同一对象的不同表述关系;在犯罪构成与犯罪构成要件之间也不是一种整体与部分的关系,二者的应然功能应有所不同:前者是“认定犯罪”,后者是“罪之法定”。因此,如果一定要在犯罪构成与犯罪构成要件之间寻找某种联系,则可以通过将“罪状”的概念引入犯罪构成理论中,从而通过罪状将二者联系起来。  相似文献   
864.
证券内幕交易、泄露证券内幕信息罪侵犯的是国家对证券市场的正常管理秩序和投资者公平交易的权益。客观方面必须具有在涉及证券的发行、交易或者其他对证券的价格有重大影响的信息未公开前买入或者卖出该证券,或者泄露该信息,情节严重的行为。主体方面为一般主体,除自然人外,单位也可成为本罪的主体,主观方面只能是故意才能构成,行为人因过失而泄露证券内幕信息,不构成本罪。确认主观方面应用客观归责的原则。判处罚金刑时,应正确确定违法所得。  相似文献   
865.
宪法的人权保障机制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保障人权是宪法的终极价值。本文讨论了宪法保障人权的机制 ,认为宪法通过宏观上控制国家权力和微观上规定基本权利的内容 ,形成有机的宪法人权保障机制。历史地看 ,宪法对人权的保障突出从宏观上的国家权力控制到微观上的正面规定基本权利的转变。我国宪法与现代宪法有暗合之处 ,但有需要改进的地方。  相似文献   
866.
骗取贷款、票据承兑、金融票证罪侵犯了正常的金融管理秩序和金融机构信用安全;客观上实施以欺骗手段取得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贷款、票据承兑、信用证、保函等,给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造成重大损失或有其他严重情节的行为;主观方面为故意,但不具有非法占有目的;主体方面既可以是自然人也可以是单位。  相似文献   
867.
刑法学领域有三种犯罪构成模式 ,这三种犯罪构成并没有本质的区别 ,只是认识问题的切入点和思维的方式不同而已。以“分析性思维”为特点的西方人和以“对立统一之综合性思维”为特点的中国人在社会危害性分析的基础上形成了不同的犯罪构成理论。我国的犯罪构成在节省司法资源、保障人权等方面要优于国外的犯罪构成。  相似文献   
868.
《刑法修正案(六)》第9条规定了背信损害上市公司利益罪。该罪侵犯的是复杂客体,主要客体是公司、企业的管理秩序,次要客体是公司股东和债权人的合法权益;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实施了背信行为;自然人和单位均可成为本罪主体;主观方面仅限于故意,过失不构成本罪。在司法认定中,应注意区分罪与非罪、一罪与数罪的界限等问题。  相似文献   
869.
诚信不仅适用于民商法 ,在公法领域也同样适用。宪法中应该坚持诚信原则 ,制定宪法要诚实 ,实施宪法要守信。诚信是刑法的内在道德要求 ,在刑法中通过一系列原则规定、制度设计、罪名安排等得以体现 ,并且刑法通过特有的内容和手段 ,推动诚信在全社会的建立。随着行政法的发展 ,诚信也逐渐成为行政法的一种内在要求。  相似文献   
870.
宪法中的民主不仅意味着少数人对多数人的服从,而且也体现着对少数的保护;民主不仅反映着人们的实体权利,而且也是一种权力运作和社会矛盾的调解机制.要实现宪法民主必须大力发展商品经济,结合具体的国情培养和实现"民主文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