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48篇
  免费   67篇
各国政治   41篇
工人农民   15篇
世界政治   11篇
外交国际关系   21篇
法律   524篇
中国共产党   113篇
中国政治   209篇
政治理论   133篇
综合类   54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66篇
  2013年   110篇
  2012年   113篇
  2011年   92篇
  2010年   81篇
  2009年   93篇
  2008年   127篇
  2007年   150篇
  2006年   143篇
  2005年   133篇
  2004年   146篇
  2003年   87篇
  2002年   74篇
  2001年   39篇
  2000年   27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51.
魏东 《北方法学》2010,4(6):86-96
李庄案不但涉及辩护人伪造证据、妨害作证罪的司法认定,而且还涉及一系列基础的犯罪论问题。李庄“利用会见龚刚模之机,向龚刚模宣读同案人供述,教唆龚刚模编造被公安机关刑讯逼供的供述”的行为,不能毫无例外地简单地认定为辩护人帮助伪造证据的行为;同时,不能将一般的“引诱”证人违背事实改变证言或者作伪证的行为认定为犯罪,而应明确限制为“以暴力、威胁、贿买等方法”指使证人违背事实改变证言或者作伪证的行为才能构成犯罪。辩护人伪造证据、妨害作证罪同时兼备行为犯与结果犯的双重特征,以辩护人伪造证据、妨害作证罪是结果犯,作为李庄无罪辩护的实体法理论依据本身缺乏充分的刑法规范依据和刑法理论支撑。我国应采取明确限缩犯罪成立最低规格的立法政策和立法技术,重新构建中国犯罪构成理论体系,在中国犯罪构成论体系内将标准的犯罪构成、修正的犯罪构成与犯罪成立最低规格标准等犯罪论关系范畴进行周延的逻辑梳理,实现中国犯罪构成论体系的逻辑自洽。  相似文献   
152.
中国通论犯罪构成理论体系评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洁 《法律科学》2008,26(2):72-79
如果将犯罪构成理论理解为解释法律的理论体系,那么理论体系的设定就应当遵循安全性、可操作性两个价值前提。依据这两个价值前提评价我国通论的四要件犯罪构成理论体系,该理论体系的一次性评价的体系设计,出罪通道的不畅通,导致刑法运行安全方面的保障欠缺;将一个总体的犯罪评价对象即犯罪行为,拆分为四个方面的理论体系思路,难于符合人的一般思维习惯;具有可操作性方面的问题。因此,通论四要件的犯罪构成理论体系不具有选择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153.
财产权制度的存在基础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刘坤  赵万一 《现代法学》2004,26(5):133-141
民族性、目的性和当代性是民法制度设计的根基,财产权观念不仅是一种单纯的法律确认,同时也是一种伦理升华和哲学判断。财产权制度的产生与流变既是人类理性思维的结果,而且也有其赖以存在的充分的哲学依据,财产权制度的设计和改革必须以效益观念为指导。作者认为伦理基础是财产权制度民族性的体现,哲学基础决定了财产权制度设计的目的,而经济基础则是财产权制度时代性的必然要求。通过对财产权制度存在基础的综合分析,力图在前人已取得的丰硕成果上,重新观察财产和财产权这样一个开放的权利体系,对其做出正本清源的概括和梳理,以期对我国民法典和物权法的制定提供一种带有基础性的研究基点和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154.
This article discusses recent moves in political science that emphasise predicting future events rather than theoretically explaining past ones or understanding empirical generalisations. Two types of prediction are defined: pragmatic, and scientific. The main aim of political science is explanation, which requires scientific prediction. Scientific prediction does not necessarily entail pragmatic prediction nor does it necessarily refer to the future, though both are desiderata for political science. Pragmatic prediction is not necessarily explanatory, and emphasising pragmatic prediction will lead to disappointment, as it will not always help in understanding how to intervene to change future outcomes, and policy makers are likely to be disappointed by its time-scale.  相似文献   
155.
古希腊哲学中的灵魂问题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吴松 《思想战线》2001,27(1):1-7
在古希腊哲学中,从泰勒斯、毕达哥拉斯到赫拉克利特、德谟克利特,再到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都对灵魂问题进行了阐释,分别赋予灵魂概念以物质、精神、运动、认识论和主体性的意义,并以灵魂问题为切入点,在人类认识史上开启了哲学基本问题的研究,从而使灵魂问题成为古希腊哲学中一个重要的基本问题.  相似文献   
156.
哲学和宗教既有密切的联系,又有明显的区别和界限。任何真正的哲学都不能不认真面对如何认识、理解和对待宗教的问题。作为人类文化的基本样态,哲学和宗教将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与人类相伴随,仍会在发展的过程中彼此交融、对立斗争。在现代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背景下,哲学、科学与宗教的关系更为复杂和微妙。我们要尊重科学、发展科学,积极促进哲学的繁荣,同时要加强宗教学理论的研究,妥善处理宗教事务,引领宗教健康发展,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相适应。  相似文献   
157.
作为日常生活中普遍使用的语词,“妇女”和“母亲”在《宪法》中的含义比较复杂,需要从理论上明确界定。基于宪法概念的规范性与确定性要求,应从宪法精神与目的出发,结合《宪法》文本并参考相关法律,对《宪法》中的“妇女”作广义界定,并从婚姻家庭与国家社会两个层面来解读《宪法》中“母亲”的含义。此外,“妇女”和“母亲”都是《宪法》中特殊的基本权利主体,二者存在诸多差异,但其联系却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158.
邓小平的哲学思想具有尊重实践、注重系统和关注未来的特征.尊重实践是对传统思维方法的反思与批判;注重系统是对辩证思维方法的丰富和发展;关注未来是对现代思维方法的构建和充实.  相似文献   
159.
《Critical Horizons》2013,14(2):229-245
Abstract

In this paper it is argued that Habermas' critique of German Idealism is misguided and that his rejection of the philosophy of the subject is unjustified. Critical Theory needs to recognise the importance of subjectivity for all social philosophy if its theoretical aims are to be achieved. In order to demonstrate the relevance of subjectivity to Critical Theory the essay draws on analytic philosophy of mind and on the work of Manfred Frank and Dieter Henrich.  相似文献   
160.
结合时代特征和中国革命与建设的实践 ,邓小平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质作出了新的阐释 ,这就是“解放思想、实事实是”。邓小平首次深刻提示了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的内在联系。同时 ,邓小平结合当代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际 ,在继承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的基础上 ,对唯物辩证法的运用与发展作出了新的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