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2篇
  免费   34篇
各国政治   30篇
工人农民   8篇
世界政治   6篇
外交国际关系   13篇
法律   324篇
中国共产党   8篇
中国政治   37篇
政治理论   57篇
综合类   183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49篇
  2012年   48篇
  2011年   48篇
  2010年   38篇
  2009年   51篇
  2008年   52篇
  2007年   64篇
  2006年   60篇
  2005年   51篇
  2004年   59篇
  2003年   26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美国宪法性刑事诉讼法是美国联邦最高法院以宪法文本及宪政精神为理据,在特定的刑事诉讼案件的裁判过程中,经由司法判决而延伸出来的一套基本权保障与救济机制。它与宪法存在紧密关系,但又与宪法不同构,有着自身的意旨与构造。西法可鉴,研究美国宪法性刑事诉讼法对当前我国刑诉法研究的纵深发展有很大的启示。  相似文献   
92.
印尼多元民主改革始于宪政改革,并效仿美国一些政治制度,在具体实践中遇到了严峻的挑战。经过10年的改革,印尼基本建立起多元民主体制。印尼的民主改革的前景并非一片坦途,最终还需与民主治理、政府效能结合起来,印尼民主改革才能具有生命力。  相似文献   
93.
当人们通览宗教和世界观自由的基本权利在过去十几年里的实际运用和法教义学上的发展时,很难忽略其在规范性轮廓上萎缩这一事实。这一现象由构成要件要素的发展上更多地考虑主观标准所承载,并且经由联邦宪法法院在司法判例中对有关限制问题的决断性的、限制性的判决而被强化。因此,相对于依据宗教或者世界观的动机而提起的个人的发展请求,一般的法治国规范的有效领域持续地受到限制。当相关现象的潜在冲突在德国呈现趋势性增长的时候,这样的判断就显得越发的危险。  相似文献   
94.
表达自由是自由社会的人们享有的一项带有普遍性的、根本性的权利,通常表现为宪法或法律规定的权利。鉴于各国政治和法律体制以及文化环境之不同,人们享有该项权利的普遍性和充分性存在很多差别,因此,可从比较法,特别是普通法的角度关注该项根本权利的行使及对其设定的界限和施加的限制,集中展示强加这等界限或限制的法理学说、理据以及方法和途径,并分析提出具有普遍意义的结论。  相似文献   
95.
李忠夏 《法学研究》2011,(2):160-172
政治宪法学过度强调不成文宪法、政策及利益的重要性,而规范宪法学存在对规范性一词的误解。宪法学作为理解的科学,既非纯粹的、逻辑严密的价值学,也非纯粹的实证主义科学或纯粹描述事实的社会学。宪法中的价值源自宪法规范与社会现实的结合。必须面向时代精神价值,通过具有整合性的宪法解释将宪法的规范含义与不断变化的现实结合起来,既保持变通性又不失安定性,这是中国宪法学面临的迫切任务之一。  相似文献   
96.
作为"权利的宣言书",宪法最明快地保护人权,理当在实践中发挥作用.但即使在宪法审查制度发达的国家,法院在引用宪法上也恪守消极主义立场,尽量回避宪法性判断,在法律层面上处理案件,充分尊重普通法律的稳定和立法权的独立.然而法律的制定常受现实的影响,从而忽略宪法的基本原则,如果盲目坚持回避宪法判断的原则,就会姑息纵容损害基本权的立法行为.所以当基本权受到明显的、持续的、严重的侵犯时,各国法院仍会积极适用宪法判断.这一点也值得国内实务界和学术界适当借鉴,以应付以宪法为诉讼依据的案件和事件.  相似文献   
97.
宪政的设计和运行程序集中表现为权利保障与权力控制二者之间的张力。宪政与检察行为的内在逻辑在于人权保障,宪政的基调决定着检察行为的品质。在宪政环境下,检察机关应当充分履行法律监督职责,以保障人权为终极价值,通过规范、创新检察行为,避免对公民个体权利的侵犯,最大限度地保障各刑事诉讼参与人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98.
人民调解制度发源于传统的民间调解,兼具内发性和外生性。从宪政的视角考察人民调解在农村遭遇的困境,很重要的原因是村民自治未能在农村真正实现,导致了转型期农村社会的复杂状态,没有给人民调解在农村的生存和发展提供良好的制度环境。尽快实现村民自治,完善基层民主机制,保障村民的基本权利和自由,可以促进人民调解的发展;人民调解的广泛实施,能够为农村提供合理有效的纠纷解决机制,有助于形成和谐的村庄秩序,构建公平的社会结构.推动村民自治的实现。二者在农村宪政建设的进程中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99.
中央权威是指中央权力在国家权力结构中所享有的独占性威望和最高强制力。中央权威的宪政之道是对国家法治战略之中央权力宪法安排的解读。社会主义法治意识形态是我国宪法精神的集中表达,是央地权力共同的价值基础和信仰支撑;从政策治国向依法治国转变是宪法之依法治国战略的基本要求,它为中央权威提供了更具连续性和公正性的合法性基础;落实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最高监督权和加强中央司法权威的控制力,是宪法国家权力结构的内在需求,也是加强中央权威的根本宪政途径;宪法意义上的地方分权是地方权力对中央权威的一种回应性诉求,也是宪政权力纵向配置的一种内在机理。  相似文献   
100.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探索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的过程中,昭示了一条有中国特色的民主发展路径:即坚持基层民主与国家层面的完政民主相互协调,共同推动中国民主政治发展。宪政民主与基层民主是两种不同的民主形式,它们之间的区别是显而易见的,但二者又都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成为并行不悖的两种基本的民主形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